-
公开(公告)号:CN105102809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480020640.7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15/08 , F02P3/0435 , F02P3/05 , F02P5/15 , F02P5/1502 , F02P15/10 , Y02T10/46
Abstract: 点火装置具备调整部,该调整部基于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一次电压及二次电压中的至少一方,在由点火线圈向火花塞投入了主电能的状态下,调整包含对点火线圈的辅助电能的投入的有无的投入定时和投入电平中的至少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99876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80064869.1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3/0442 , F02D2041/2003 , F02D2041/2051 , F02P3/02 , F02P3/0407 , F02P3/0435 , F02P15/10 , F02P17/12 , F02P2017/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点火装置的工作方法,该点火装置带有被设计成变换器的点火线圈(ZS)、与点火线圈(ZS)的二次绕组连接的火花塞(ZK)、与点火线圈(ZS)的一次绕组串联地连接的可控的开关元件(IGBT)、与点火线圈(ZS)的一次绕组及开关元件(IGBT)的控制输入端连接的控制单元(SE),其中,控制单元(SE)根据流经点火线圈(ZS)的一次和二次绕组的电流(I_Prim、I_Sec),并根据在点火线圈(ZS)的一次绕组与开关元件(IGBT)的连接点和供电电压的负接头(GND)之间的电压,为点火线圈(ZS)提供供电电压(V供电),并为开关元件(IGBT)提供控制信号(IGBT_Control),在变换器工作中为了使得点火线圈(ZS)工作,通过切断开关元件(IGBT)和再次接通开关元件,给点火线圈(ZS)充电并建立点火火花,之后,检测控制单元(SE)的供电电压(V供电),且在超过预定值时又切断开关元件(IGBT)。预定值表明存在表面放电火花。
-
公开(公告)号:CN100575696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680024011.7
申请日:2006-04-25
Applicant: 范应用物理研究院
Inventor: 米克海尔·潘特雷莫诺维奇·布里泽涅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3/0435
Abstract: 该设备涉及车辆结构,即内燃发动机的火花点火系统。本发明能够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可靠性,特别是在低温和高湿度的情况下。该点火系统中的点火线圈被设计为在考虑到泄漏电流的情况下使得由次级绕组中的电感和有效电容所形成的振荡电路的波阻抗ρ处于以下范围内:(1.4·Ubr)/Imax<ρ<(4.5·Ubr)/Imax,其中Ubr是用于保证击穿的放电间隙中的电压的最小值,Imax是用于使火花不会转换为低电压电弧放电的火花放电的最大允许电流。在该范围内的波阻抗ρ的值与火花放电的参数(击穿电压和放电电流)相适应,这降低了点火系统中的不期望的能量损耗,并提高了火花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207491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1145626.4
申请日:2001-12-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P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3/0435 , F02P1/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点火系统,其中包括一个与发动机转动同步旋转的转子,一个铁芯固定安装在与转子外周相对的位置,一个初级线圈和一个次级线圈同心地缠绕在铁芯上。永磁体安装在铁芯上,铁芯上有多个与转子外周相对的段铁,这些段铁在沿转子圆周方向上有间隔,一个感应体固定在转子外周。在沿转子圆周方向相邻的一对段铁间为至少一个永磁体产生的磁通量形成磁路。段铁在转子圆周方向上成对相邻,每次感应体通过每对段铁时,缠绕在铁芯上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绕组为火花塞加电。
-
公开(公告)号:CN1447023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04368.2
申请日:1998-05-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株式会社日立汽车工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3/44 , F02D2400/18 , F02P3/02 , F02P3/0435 , F02P11/00 , F02P13/00 , H01F27/022 , H01F27/29 , H01F27/325 , H01F27/327 , H01F27/40 , H01F38/12 , H01F41/064 , H01F2005/025 , H01F2038/122 , H01F2038/125 , H01F2038/127
Abstract: 一种具有塑料气缸盖罩的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气缸盖罩设一塑料气缸盖罩;安装在所述气缸盖上的各火花塞直接与分开的用于各火花塞的单点火型点火线圈相连接;所述单点火型点火线圈包括:一线圈部分,其中中央芯部、绕在副绕线筒上的副线圈和绕在主线圈架上的主线圈是同轴线地安装在薄窄的圆柱形线圈盒内,以及具有接线器的电路盒,接线器设在所述线圈盒的上部并在内部具有点火电路装置;所述的线圈部分穿出所述塑料气缸盖罩而所述的点火线圈的重心处于离开塑料气缸盖罩的较低位置上;以及具有所述接线器的电路盒固定在塑料气缸盖罩的外表面上。这种几个可获得轻重量机构(薄厚度结构)和结构简化的塑料气缸盖罩,并可实现单点火型点火线圈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794969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80048016.7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密歇根州立大学董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17/12 , F02D35/021 , F02P3/0435 , F02P13/00 , F02P2017/128 , G01L23/223 , G01N27/626 , H01F38/12 , H01T13/58 , H01T15/00
Abstract: 一种电离探测器(120)通过使点火线圈(118)的初级绕组(202)的电感短路来减小点火线圈(118)电感的滤波效应。电离探测器(120)包括偏置电压源(220)和电感控制开关(228)。偏置电压源(220)供应横跨火花塞(116)的电气间隙两端的电压,用于检测燃烧室内的电离。电感控制开关(228)与点火线圈(118)的初级绕组(202)在电学上并联,并且可操作以使初级绕组(202)的电感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87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310080855.5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博格华纳贝鲁系统有限公司
IPC: F02P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3/045 , F02B75/18 , F02B2075/1808 , F02P3/04 , F02P3/0407 , F02P3/0414 , F02P3/0435 , F02P3/0442 , F02P3/05 , F02P3/053 , F02P3/055 , F02P15/10 , F02P17/12 , H01T13/44 , H01T1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驱动内燃机中的火花塞(1)的方法,其中火花塞(1)分配有第一点火线圈(42)和第二点火线圈(43)。经起动信号(24)触发,通过提供直流电,为第一点火线圈(42)的初级绕组(6)充电,以及延时D后,其中0≤D,为第二点火线圈(43)的初级绕组(7)充电,其中,当每一个初级绕组(6、7)充电时,各自的次级绕组(4、5)被阻断;测量提供至初级绕组(6、7)的初级电流;时期T后,第一点火线圈(42)的初级绕组(6)放电,延时D后第二点火线圈(43)的初级绕组(7)放电;测量流过火花塞(1)的次级电流;之后,当次级电流低于阈值时,第一和第二点火线圈(42)和(43)的初级绕组(6、7)开始交替充电;当初级电流达到上阈值时,初级绕组(6、7)交替放电;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火花塞(1)的两个电极(1a)和(1b)之间的放电持续时间达到预定值Z。
-
公开(公告)号:CN101418740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0810166322.8
申请日:2008-09-22
Applicant: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迈克尔·达尔安·切克拉 , 罗斯·戴克斯特拉·珀西富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17/12 , F02D35/021 , F02D41/20 , F02D2041/2003 , F02P3/0435 , F02P2017/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离子电流传感和燃料喷射器的共用电源的内燃机,公开一种用于控制具有燃料喷射器和离子电流传感器的多汽缸内燃发动机的系统和方法,包括在发动机运转的至少部分时期可连接至燃料喷射器和离子传感器并供应相对于标称电池电压基本上相同的标称升压电压给燃料喷射器和离子传感器的高压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0399401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050303.4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3/32 , F02P3/0435 , H01T13/20
Abstract: 一种点火系统,能充分运用来自电源的输出能量并实现良好的引燃性。具有:点火火花塞,在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形成有火花放电间隙;电源,向火花放电间隙投入电能,通过从电源向火花放电间隙投入电能,产生火花放电。产生一次火花放电时的电源的输出能量为100mJ以上。另外,设火花放电间隙的大小为G1(mm),当在与轴线(CL1)垂直的平面(VS)中将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进行投影时,设中心电极的投影区域(5P)中除与接地电极的投影区域(27P)重叠的区域之外的区域的面积为S1(mm2),设中心电极的投影区域的面积为S2(mm2),则满足S1≥[{-30(mm-1)×G1+60}/100]×S2及G1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87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80855.5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博格华纳贝鲁系统有限公司
IPC: F02P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3/045 , F02B75/18 , F02B2075/1808 , F02P3/04 , F02P3/0407 , F02P3/0414 , F02P3/0435 , F02P3/0442 , F02P3/05 , F02P3/053 , F02P3/055 , F02P15/10 , F02P17/12 , H01T13/44 , H01T1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驱动内燃机中的火花塞(1)的方法,其中火花塞(1)分配有第一点火线圈(42)和第二点火线圈(43)。经起动信号(24)触发,通过提供直流电,为第一点火线圈(42)的初级绕组(6)充电,以及延时D后,其中0≤D,为第二点火线圈(43)的初级绕组(7)充电,其中,当每一个初级绕组(6、7)充电时,各自的次级绕组(4、5)被阻断;测量提供至初级绕组(6、7)的初级电流;时期T后,第一点火线圈(42)的初级绕组(6)放电,延时D后第二点火线圈(43)的初级绕组(7)放电;测量流过火花塞(1)的次级电流;之后,当次级电流低于阈值时,第一和第二点火线圈(42)和(43)的初级绕组(6、7)开始交替充电;当初级电流达到上阈值时,初级绕组(6、7)交替放电;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火花塞(1)的两个电极(1a)和(1b)之间的放电持续时间达到预定值Z。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