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桨侧喷发式航空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643810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39365.2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姚永新

    Inventor: 姚永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00 F02C7/222

    Abstract: 叶桨侧喷发式航空发动机,涉及到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火箭发动机结构复杂,可靠性,燃料可选性受限等技术不足,包括有:主轴、主轴架組件、叶桨及机壳;叶桨与主轴固定连接,主轴活动连接在主轴架组件上,主轴架组件与机壳固定安装;所述的叶桨的侧边设有能量喷口,叶桨内设有与能量喷口相通的叶桨燃料通道,所述的主轴内设有与叶桨燃料通道相通的主轴燃料通道。燃料喷发所产生的动能使叶桨旋转,结构简单易造,坚实可靠,能够应用燃料具有多样性,气体、液体、固体粉沬、固体颗粒燃料都可适用,尤其适用于高爆燃料火药、炸药及相关高爆品爆推叶桨运转。

    大型分段复合材料壳体连接结构及壳体缠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222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9154.1

    申请日:2016-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00 B29C70/32 F05D224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分段复合材料壳体连接结构,它的左段火箭发动机壳体和右段火箭发动机壳体通过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固定连接,通过纤维在每个第一纤维缠绕挂桩和左段发动机壳体封头之间进行螺旋缠绕形成第一螺旋倾斜缠绕层,通过纤维在第一螺旋倾斜缠绕层外表面进行环向缠绕形成第一环向缠绕层,通过纤维在每个第二纤维缠绕挂桩和右段发动机壳体封头之间进行螺旋缠绕形成第二螺旋倾斜缠绕层,通过纤维在第二螺旋倾斜缠绕层外表面进行环向缠绕形成第二环向缠绕层。本发明能使大型分段复合材料壳体高稳定性连接、高自动化缠绕成型。

    一种火箭旋翼着陆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99544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53237.0

    申请日:2016-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3/00 F02K1/00 F02K9/00

    Abstract: 一种火箭旋翼着陆动力系统,包括压气机、环形混合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尾喷管、燃气发生器、内轴、外轴、进气口、外壳、氧化剂供应管路、燃料供应管路和旋翼桨盘。其通过设置压气机,压气机将吸入气体进行加压,并与燃气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在环形混合室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驱动高压涡轮转动,高压涡轮带动压气机转动;混合后气体继续驱动低压涡轮转动,再通过变速机构,进而带动旋翼转动产生升力。大面积比尾喷管设计可以使混合气体产生足够的喷管出口速度,同样产生升力。由于高、低压涡轮带走了高温高压混合气体的一部分能量,尾喷管出口的气体速度减小,进而减小了尾气带走的能量,提高了推进剂利用效率,最终提高了推进效率。

    全能量燃料转化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307720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92140.0

    申请日:1997-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能量燃料转化系统的方法和设备。本发明在于把碳素物质转换成燃料和石油化学产物并改善了动力供应系统的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绝热通道内点燃火箭发动机以驱动气体涡轮或自由涡轮;将排气分离成最少气流和最大气流;在原动机单独地再压缩每一种所述气流,其中选择所述最少气流的大小并把它压缩;在极限压力下将所述压缩的最小气流输送到所述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内;压缩所述最大气流至比所述最少气流低得多的压力;输送所述压缩的最大气流进入由所述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射流下流的次级口,从而所述射流提供足够动量以推进最大气流与射流的组分混合,并使混合气流达到设计压力以便输送用于所述涡轮的所述动力。

    一种吸气式火箭组合动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86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29067.5

    申请日:201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7/00 F02C3/14 F02K1/78 F02K9/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吸气式火箭组合动力装置,采用双同轴推力室结构,包括外环燃烧室、外环扩张段、中心燃烧室、中心扩张段和大喷管,外环燃烧室和外环扩张段构成外环推力室,中心燃烧室和中心扩张段构成中心推力室;中心推力室居中,外环推力室为环形结构,周向分布。外环推力室用于低空飞行阶段,采用吸气工作模态,吸入大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参与燃烧产生推力;中心推力室用于高空飞行阶段,采用火箭工作模态,利用自身携带的液氧作为氧化剂,参与燃烧产生推力。本发明设计的吸气式火箭组合动力装置,具有低空高度补偿特性和高空高性能的双模式工作特点,是用于未来飞行器可重复使用水平起降单级入轨的新型动力装置。

    电磁推进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9226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20915.8

    申请日:2012-03-22

    Inventor: G·P·菲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00 B64G1/409 F03H99/00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电磁推进的系统和方法。一种电磁推进系统,包括:包括导电内表面的轴向不对称谐振腔,该谐振腔适于在其中支持电磁(EM)驻波,该EM驻波具有限定该谐振腔的z轴的振荡电场矢量。该谐振腔缺乏第二轴轴向对称。该EM驻波在该谐振腔上引起单向净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