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6429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80064337.1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科莱恩国际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137 , C12N15/113 , C12Y503/01005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可以在各种条件下以高水平启动基因的转录的新型人工寡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含该人工寡核苷酸序列的重组DNA片段、包含该重组DNA片段的表达质粒和用该重组DNA片段转化的宿主细胞。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44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07649.4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92 , C12P19/02 , C12Y503/0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葡萄糖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在催化D‑葡萄糖异构化制备D‑果糖中的应用,突变体是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89位、第136位、第352位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单突变或多突变获得的。本发明实现高转化率葡萄糖异构酶基因的高效表达,酶活为7.23U/mg。本发明中所述ToGI突变体的最适反应温度为110℃,该催化剂在100℃高温下催化400g/L D‑葡萄糖制备的高果糖浆中,D‑果糖浓度高达61.3%。
-
公开(公告)号:CN10514344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17949.0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92 , C12N15/81 , C12P7/06 , C12Y503/01005 , Y02E50/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木糖利用能力的真核细胞。提供了一种具有木糖异构酶活性并且具有下述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表示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时从N末端侧起按所述顺序包含由SEQ ID NO:2至7表示的第1基序至第6基序,并且以另一氨基酸替换第6基序的氨基酸序列中的天冬酰胺(N)。
-
公开(公告)号:CN104955949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80070664.9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科德克希思公司
Inventor: 奥斯卡·阿尔维左 , 马修·G·米勒 , 本杰明·N·米杰茨 , 盖利特·梅舒拉姆-西蒙 , 罗伯特·麦克丹尼尔
IPC: C12N15/11 , C12N15/04 , C12N9/24 , C12N1/15 , C12N1/18 , C12P7/06 , C12N9/92 , C12P19/24 , C12R1/645 , C12R1/85 , C12R1/8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Y207/01017 , C12N9/0006 , C12N9/1205 , C12N9/92 , C12P7/06 , C12P7/10 , C12Y101/01009 , C12Y503/01005 , Y02E50/16 , Y02E5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适于在木糖向木酮糖的异构化中使用的方法和组合物,以及适于在木糖向木糖醇和木酮糖的转化中使用的方法和组合物,包括核酸构建体、重组真菌宿主细胞、和相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75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80066549.5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马斯科马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06 , C12N1/20 , C12N9/1205 , C12N9/92 , C12N15/74 , C12P7/065 , C12P7/10 , C12P7/54 , C12Y207/01017 , C12Y503/01005 , Y02E50/16 , Y02E50/17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生物质材料的木糖部分向燃料和化学品的工业生物转化。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生物质材料的木聚糖部分向燃料和化学品的工业生物转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细菌热纤梭菌,一种在联合生物加工配置中具有作为生物催化剂的巨大潜能的高纤维素分解性生物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是赋予热纤梭菌发酵木糖的能力的遗传修饰和利用该修饰产生的菌株。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遗传修饰由来自解糖热厌氧杆菌(T.saccharolyticum)的操纵子中包含的两个基因组成。所述基因表达具有木糖异构酶(XI)和木酮糖激酶(XK)活性的蛋白质。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能够发酵木聚糖的重组热纤梭菌宿主细胞。
-
公开(公告)号:CN10326139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80059296.9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德公司
Inventor: 肖恩·乔丹 , 贝丝·范特兰德-布鲁姆 , 李灵耀
IPC: C12N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1 , C12N9/0006 , C12N9/92 , C12P7/10 , C12Y101/01009 , C12Y503/01005 , Y02E50/16 , Y02E50/17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的是一种对于以下而言的新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利用木糖异构酶转化木糖为木酮糖用于经由木酮糖激酶进入戊糖磷酸途径,来将酿酒酵母进行工程化来发酵木糖制造乙醇。当生长在包含有木糖的一种培养基上时,木糖醇趋向于在细胞中积累,尽管在酿酒酵母中缺失木糖还原酶活性。木糖醇抑制木糖异构酶活性。一种描述的解决方案是同时表达一种外源木糖醇脱氢酶连同该外源木糖异构酶同时还任选地在缺失一种木糖还原酶表达情况下过表达木糖激酶。另一种解决方案是来自脆弱拟杆菌的一种木糖异构酶,与其他木糖异构酶(例如大肠杆菌木糖异构酶)相比更不受木糖醇抑制。该脆弱拟杆菌木糖异构酶的表达可以单独使用,或与木糖醇脱氢酶的表达以及任选地与木酮糖激酶的过表达组合使用以改进来自木糖的乙醇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848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478368.7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3/08 , C12N9/1205 , C12N9/92 , C12Y207/01017 , C12Y503/01005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利用木糖的棒状杆菌微生物和利用其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改良的棒状杆菌微生物,其中导入编码作为木糖合酶的木糖异构酶和木酮糖激酶的基因以表达木糖合酶。本发明还涉及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包括利用木糖作为碳源而培养改良的棒状杆菌微生物和从所述培养物回收L-赖氨酸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514344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480017949.0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92 , C12N15/81 , C12P7/06 , C12Y503/01005 , Y02E50/17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木糖利用能力的真核细胞。提供了一种具有木糖异构酶活性并且具有下述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表示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时从N末端侧起按所述顺序包含由SEQ ID NO:2至7表示的第1基序至第6基序,并且以另一氨基酸替换第6基序的氨基酸序列中的天冬酰胺(N)。
-
公开(公告)号:CN104245921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3346.9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3/08 , C12N9/1205 , C12N9/92 , C12Y207/01017 , C12Y503/01005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利用木糖的棒状杆菌微生物和利用其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改良的棒状杆菌微生物,其中导入编码作为木糖合酶的木糖异构酶和木酮糖激酶的基因以表达木糖合酶。本发明还涉及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包括利用木糖作为碳源而培养改良的棒状杆菌微生物和从所述培养物回收L-赖氨酸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422059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80063242.4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纳幕尔杜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74 , C12N9/0006 , C12N9/1022 , C12N9/1205 , C12N9/92 , C12P7/065 , C12P7/10 , C12Y101/01021 , C12Y202/01001 , C12Y202/01002 , C12Y207/01017 , Y02E50/16 , Y02E50/17 , C12Y503/01005
Abstract: 经过基因工程改造以具有破坏的醛糖还原酶基因,使在NADPH存在下将木糖转化为木糖醇的醛糖还原酶活性降低了超过90%的、以及经过工程化改造以表达木糖利用代谢途径的发酵单胞菌(Zymomonas)细胞,被发现具有在包含作为唯一糖类的木糖的培养基上生长而不需在包含木糖的培养基上适应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