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958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76551.6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82 , C12N15/70 , C12Y305/0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源L‑门冬酰胺酶II基因敲除的宿主菌、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敲除大肠杆菌内源L‑门冬酰胺酶II基因的方法,并获得敲除该基因的宿主菌株。利用打靶载体敲除的方式,所述宿主菌基因组不含有编码L‑门冬酰胺酶II及其变体的基因。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宿主菌,可以重组表达欧文氏菌、埃希氏菌等不同微生物来源的L‑门冬酰胺酶II及其变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44841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0780018555.7
申请日:2007-03-21
Applicant: 麦凯恩食品有限公司
Inventor: 迈克尔·萨哈吉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7/03 , A23B7/155 , A23L5/25 , A23L19/10 , A23L19/12 , A23L19/18 , C12Y305/0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干燥过程中用酶接触产品而进行块根植物产品的酶表面修饰的方法和组合物。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减少由于烹饪、加热或者处理块根植物产品例如炸薯条产生的丙烯酰胺的方法和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394884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80015860.6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爱瑞泰克药物公司
Inventor: 扬·戈德弗兰
IPC: A61K38/50 , A61K9/50 , A61K9/10 , A61P35/02 , A61K31/7068 , A61K31/704 , A61K31/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8/50 , A61K9/0019 , A61K9/5068 , A61K31/136 , A61K31/704 , A61K31/7068 , A61K45/06 , A61K47/46 , C12Y305/01001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处理。其特别地涉及用于治疗这种癌症的新组合物和相关的治疗处理方法。本发明涉及包封天冬酰胺酶之红细胞的悬液作为用于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药剂。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方法,其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封天冬酰胺酶之红细胞的悬液。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199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103597.5
申请日:2008-08-12
Applicant: 福瑞托-雷北美有限公司
Inventor: 文森特·艾伦·艾尔德 , 克里斯托弗·詹姆斯·科赫 , 詹姆斯·基思·亨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82 , A23L5/25 , A23L29/06 , C02F1/20 , C02F1/283 , C02F1/42 , C02F1/441 , C02F1/66 , C02F2209/29 , C12N9/96 , C12Y305/01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天冬酰胺酶溶液。一方面,处理饮用水以减少氯含量,从而提高剩余的天冬酰胺酶的酶活性。所述处理可以通过去除氯元素或通过提供减少氯含量的添加剂进行。添加剂可以包括还原剂和氯清除剂。去除技术可以包括活性碳、离子交换和吹脱法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81272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480017748.7
申请日:2004-06-14
Applicant: 宝洁公司
Inventor: L·M·特拉斯 , S·P·金莫曼 , D·V·齐扎克 , P·Y·T·林 , M·斯托加诺维克 , R·A·桑德斯 , M·D·M-S·韦尔里戈兰 , J·K·霍伊 , R·G·夏弗梅尔
Abstract: 一种降低玉米基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含减量丙烯酰胺的玉米基食品以及商品。在一个方面,所述方法包括在最终加热(例如烹制)前,降低玉米基食品物料中的天冬酰胺含量。在另一个方面,所述方法包括向玉米基食品物料中加入能够水解游离天冬酰胺的酰胺基的酶。在另一个方面,商品还告知消费者玉米基食品含有减量或低含量的丙烯酰胺或天冬酰胺。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439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80007804.7
申请日:2008-03-07
Applicant: 诺维信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82 , A23L5/25 , A23L19/18 , C12Y305/0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性能的新天冬酰胺酶,优选具有改进的耐热性,如在高温具有改进的活性和/或改进的热稳定性。本发明还涉及编码这种改进的天冬酰胺酶的DNA序列,所述酶在重组宿主细胞中的产生,以及使用天冬酰胺酶的方法,具体用于减少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产生和制备具有改进性能的天冬酰胺酶变体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569101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380107012.4
申请日:2003-12-18
Applicant: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彼得·简·阿诺尔德斯·玛丽亚·普洛普 , 莱克斯·博尔德·德 , 鲁特格尔·简·洛尔延·范 , 罗埃尔弗·伯恩哈德·梅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Y305/01001 , A21D8/042 , A23L5/25 , A23L5/28 , A23L7/104 , A23L7/107 , A23L19/18 , A23L29/06 , A23L33/10 , C12N9/82 , C12Y305/0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及到至少一个加热步骤的食物制品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一种或多种酶加入到所述生产方法的所述食物制品的中间产物形式中去,其中,所述的酶在加热步骤之前加入,酶的加入量对降低存在于所述食物制品的所述中间产物形式中涉及所述加热步骤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氨基酸的水平是有效的。本发明还涉及从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食物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084723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5554.2
申请日:2017-01-02
Applicant: 爱瑞泰克药物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5/18 , A61K9/0019 , A61K9/10 , A61K31/675 , A61K38/50 , A61K38/51 , C12Y305/01001 , C12Y404/01011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体内的液体和实体癌进行治疗的方法,其中,甲硫氨酸酶在天冬酰胺酶之前施用。本发明还包括在以天冬酰胺酶进行治疗之前,通过饮食方式,或者通过饮食与甲硫氨酸酶施用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甲硫氨酸缺乏。甲硫氨酸酶和天冬酰胺酶尤其可以游离形式,聚乙二醇修饰形式或包封于红细胞内的形式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48571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4031.0
申请日:2016-09-02
Applicant: 艾瑞朗医疗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7/56 , A61K31/436 , A61K31/437 , A61K31/44 , A61K31/475 , A61K31/506 , A61K31/519 , A61K31/553 , A61K31/565 , A61K31/573 , A61K31/664 , A61K31/706 , A61K31/7068 , A61K38/08 , A61K38/12 , A61K38/15 , A61K38/21 , A61K38/50 , A61K39/39558 , A61K45/06 , C12Y305/01001 , G01N33/5023 , G01N2500/04 , G01N2500/10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拟肽大环化合物以及使用此类大环化合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文还提供了使用此类大环化合物与至少一种附加药学活性剂联合治疗病症,例如治疗癌症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06299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28335.5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南大学(如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 , 如皋江大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82 , C12Y305/01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活提高的L-天冬酰胺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的突变体是在SEQ ID N0.2所示的氨基酸的基础上,将第166位丝氨酸突变成丙氨酸。本发明得到的突变体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摇瓶发酵24h后酶活为657.1U/mL,突变酶活提高了23%,底物亲和力较原始酶降低20%,催化效率提高8.4%,同时比酶活提高25%。本发明表明166位氨基酸残基对酶的催化作用有较大影响,对该酶的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