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燃料动力船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196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52527.9

    申请日:2017-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1/20 B63B25/28 B63H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动力船舶,包括供气室、燃料罐间、隔离舱、阻隔区、机舱,所述燃料罐间内设有LNG罐和控制总阀房间,所述控制总阀房间设在LNG罐的顶部,所述燃料罐间的一侧设有机舱发电机房和锅炉房,所述机舱发电机房和锅炉房连接有机舱,所述燃料罐间的另一侧设有供气室,所述的供气室与机舱、货舱之间分别设有隔离舱,所述的供气室与燃料罐间、机舱之间分别设有阻隔区。透气塔位于主甲板,主要布置燃气透气管、双层管外管的透气管。本发明完全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规范要求,且很好地解决了双燃料动力汽车滚装船在船舶上的布置问题,实现了在汽车滚装船上的应用。

    极地甲板运输船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4010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91958.1

    申请日:2017-05-27

    Inventor: 薛林 周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1/06 B63B17/00 B63B25/28 B63B2025/2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极地甲板运输船,包括主船体、以及位于所述主船体两端的船艏和船艉,所述船艏的外飘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其中,a=13‑25°。通过将船艏的外飘与水平面的夹角设计为13‑25°,使极地甲板运输船在极地区域航行时,船艏的外飘可连续挤压冰,将冰块破除,破冰遇到的阻力小,不需要使用破冰船在前方破冰即可在较大载重航行的过程中实现快速破冰。

    一种内河大型节能绿色集装箱船

    公开(公告)号:CN10649456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21227.X

    申请日:201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11/00 B63B11/04 B63B2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河大型节能绿色集装箱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首部型线为直首,尾部型线为双尾鳍型,所述船体上表面设置主甲板,所述主甲板下方从船首部至船尾依次为第一空舱兼首尖舱、辅助机械舱、货舱、机舱、燃油舱和尾压载舱,所述燃油舱设置在尾压载舱中部,所述主甲板尾部布置有舵机舱,所述货舱从机舱前壁向首部伸至辅助机械舱后壁,所述货舱下方设有管弄,所述船体使用的螺旋桨加装了节能装置。本发明在总体布置上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货舱与甲板面积,使装箱率达到最大化,装箱量大于500TEU。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载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1651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97538.1

    申请日:2015-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旋翼无人机载运装置,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固设有载运甲板,在支撑板上位于载运甲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伸缩展板和第二伸缩展板,两伸缩展板均可以沿支撑板滑移,当两伸缩板缩回时,两者合并在一起,当两伸缩展板均伸出时,两伸缩展板及载运甲板构成无人机载运平台,在两伸缩展板上设置有夹紧机构,在支撑板的外周设置有自动耦合传感器单元,所述自动耦合传感器单元包括超声波探头和光电传感器。本发明设置的自动耦合传感器单元能实现无人机的精准降落,通过两伸缩展板能扩大载运夹板的承载面积,同时通过设置夹紧装置,在无人机降落后将无人机固定,从而降低了无人机的降落难度,保障了无人机的安全。

    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以及海上输送用驳船

    公开(公告)号:CN102695647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80005662.2

    申请日:2011-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003 B63B17/02 B63B25/28 B63B3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以及该海上输送方法中所使用的海上输送用驳船,该驳船对于长、宽或高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且能够完全不与海水相接触地输送大型重物。在驳船主体(2)的甲板(3)上利用多个空的集装箱(4、5)形成作为搬入处的俯视为コ状的防潮壁(6),该防潮壁(6)具有充分的大小来内置大型重物。接着,在将大型重物搬入至防潮壁(6)内之后,利用由空的集装箱所形成的左右一对开闭部(7、7)封闭防潮壁(6)的开口部(X)。之后,在利用防潮帐篷覆盖防潮壁(6)的上部开口部之后,将驳船(1)拖航至目的地。

    集装箱的捆绑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5576A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02809004.7

    申请日:2002-04-22

    Inventor: 伊藤久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5/28 B65D88/022 B65D90/0006 B65D2590/0016

    Abstract: 一种能减少集装箱捆绑作业的时间和操作者的疲劳的集装箱捆绑方法,在设置在甲板(2)上的紧固桥(3)间层叠多个集装箱(C1~C4),在把下表面与紧固桥(3)的上表面大致配置为相同高度的集装箱(C2)的两端面下部的角固件(A)和紧固桥(3)的上部间大致保持水平架起捆绑部件(10),通过该捆绑部件(10)的紧固,水平捆绑角固件(A),提高集装箱(C2)的支撑刚性,不需要对层叠在其上的多个集装箱的最上层集装箱(C4)进行捆绑作业。

    用于支撑在货船的甲板上待运输的货柜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73819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380078853.0

    申请日:2013-08-16

    Inventor: E·尼斯辛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5/28 B63B19/14 B63B2025/285

    Abstract: 一种用于支撑在货船的甲板上待运输的货柜(5)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被放置在货船的货物隔间(3)顶部上的舱口盖(4),货柜(5)在该舱口盖的顶部上的被运输,并且该装置还包括横向于货船的拉系桥台(1),其固定于货物隔间(3)之间的横向构件(2),并且货柜(5)通过拉系杆(6)支撑在拉系桥台(1)上,而舱口盖(4)设置在拉系桥台(1)之间使得它们可以被提起和降回到它们的位置。本发明实施的方式使得设置在横向构件(2)上的拉系桥台(1)的支撑结构的最大宽度(L)与横向构件的宽度(B)的比例在拉系桥台的一个或多个点处是至少0.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