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将道路行驶车辆转换为也能够在轨道上行进的车辆的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836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80078304.7

    申请日:2016-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F1/043 B60F2301/04 F16H9/24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道路行驶车辆转换为也能够在轨道上行进的车辆的转换装置,包括:前轨轮副和后轨轮副,该前轨轮副和后轨轮副为具有安装在轮轴上的一对轨轮的轮轴的形式;前支撑框架和后前支撑框架,该前支撑框架和后支撑框架可旋转地安装在相应的轮轴上;前安装设备和后安装设备,该前安装设备和后安装设备允许将该前支撑框架和后支撑框架的一部分安装在该道路行驶车辆的道路轮组件上;前移位设备和后移位设备,该前移位设备和后移位设备用于将该道路行驶车辆的该前支撑框架和后支撑框架与底盘的交叉构件互相连接,并且用于在伸出的轨行驶状态与缩回的道路行驶状态之间移位该前支撑框架和后支撑框架以及随着他们的该前轨轮副和后轨轮副。

    水陆两用车辆的或与水陆两用车辆相关的改进

    公开(公告)号:CN101918231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80111921.8

    申请日:2008-08-22

    Inventor: A·T·吉布斯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陆地和水上使用的水陆两用车辆(1),包括:一个具有滑行面(2)的船身;以及至少一个可缩回悬架装置(4),其从车辆支撑位置可移动到缩回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可缩回悬架装置对于每个车轮(5)包括上和下悬架臂(8,9),所述上和下悬架臂(8,9)在船内端可枢轴地连接至船身内的支撑结构且在外侧端可枢轴地连接至悬架立柱(7)。立柱(7)从第一上连接处经过第二下连接处延伸至一个用于安装车轮轮毂的位置(10)。当被部署为在陆地上使用时,所述悬架立柱跨过滑行面的侧面(2A)在船身的外部延伸;而在水陆两用车辆在陆地上使用的全程中,下悬架臂(9)保持在滑行面(2)的上方。这种悬架布置使得船身在其滑行面中没有切口。

    水陆两用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7451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780043442.2

    申请日:2007-10-01

    Inventor: S·J·贝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F3/0007 B60F2301/02 B60F2301/04

    Abstract: 水陆两用车辆(10)具有陆地推进装置和船用推进装置。至少两个具有车轮(12)的桥沿所述车辆的长度间隔开。至少一个具有可收回车轮(14)的中间桥置于其他桥之间。这个附加的桥可以改善在崎岖地面上的可操纵性。车轮(14)可以在水上和/或在陆地上被收回。车轮(12)也可以被收回。一个或多个桥可以全时或可选择地被驱动。所述车辆可以在水上滑行,且可以具有V型船体(11)。船用推进可以借助喷射式驱动器。车轮(14)可以垂直地收回或绕所述车辆的一条纵向轴线以弧形收回。可以使用滑移转向。可以装配挡泥板、车顶以及用于车轮的收回导向构件(滑道16)。成对的滑道可以提供车顶支撑。可以设有平头驾驶位置。

    水陆两用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848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80038790.0

    申请日:2007-08-24

    Inventor: A·T·吉布斯

    Abstract: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陆地和船用模式下使用的水陆两用车辆,其包括:滑航型壳体;三个车轮工位,所述三个车轮工位中的两个是前轮工位,该前轮工位分别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两侧并且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前半部分内,且第三个车轮工位是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后半部分的中心区域中的后轮工位;在各车轮工位设置的至少一个车轮,各车轮在伸出的陆地模式位置和收回的船用模式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用于在陆地模式下在陆地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陆地推进装置,所述陆地推进装置包括所述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以及用于在船用模式下在水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船用推进装置,该船用推进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轮工位的两侧的至少两个推动器或推进器。

    水陆两用车辆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0234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80036254.8

    申请日:2005-10-24

    Abstract: 水陆两用车辆平台(30)具有至少两个通过初动轴(60)和中间轴(62)驱动的行走轮(8)。可如图所示地收缩车轮(8)用于滑行,或伸出车轮以供陆上使用。支撑架装置(40)围绕该中间轴(62),该支撑架装置可以是管。该支撑架装置使得在滑行面(20)内的凹腔极小,减少流体动力阻力。车壳的凹腔或槽(32)在纵向的宽度可小于车轮(8)的半径。经过支柱部件(52)连接到下部件(40)的上悬架部件(56)可以是A形臂或麦弗逊式滑柱。车轮悬架组件(68)和悬架收缩装置(74)可在车辆的内部防水空间中远离地安装。可以沿着或平行于车辆的纵向轴线排列座椅(22、24)和车辆的原动机(4)。

    水陆两用车辆的车轮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72696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380102685.0

    申请日:2003-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F3/0007 B60F2301/04 F16D3/227

    Abstract: 水陆两用车辆(10)具有可收起的悬架系统。从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包括在驱动轴(5)的外侧端或车轮端的滑动CV万向节(7),以及在驱动轴的内侧端或差速器端的固定CV万向节(3A)。驱动轴内侧端的固定万向节允许车轮在降低位置(允许最小地面间隙增加),经由正常道路使用位置,到位于车辆吃水线以上的车轮收起位置之间运动。至少一个内侧CV万向节可以结合有驱动轴分离器(20);这种分离器可以结合有同步啮合装置。该车辆可为具有纵向的或安装在中部的横向的原动机的滑行车;该原动机可为内燃机或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机。

    水陆两用车辆传动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7698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580044377.6

    申请日:2005-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F3/0007 B60F2301/04

    Abstract: 水陆两用车辆(2,图1)具有可收回的车轮(8,图1)以允许滑行。当车轮(8)被收回时,给车轮(8)的动力自动断开。这可以通过拉索组件(310)实现,拉索组件(310)固定在悬架摆臂(232)上,以在车轮(8)被收回时断开连接到差速器(34,图6)的输入轴上的爪式离合器(33,图6);反之亦然。收回装置(242)——被示为液压缸(244)——使摆臂(232)围绕枢轴(240)转动。这又收回车轮悬架组件(224)、提升杆(220)和中继传动部件(216)和(218)。这些部件拉起下悬架臂(214),轮毂(204)装配在该下悬架臂(214)上。该系统可以装配到一转向轴上;实际上,此收回拉索组件系统可以装配到任何合适的可伸缩悬架系统。一适合的传动系如图3所示。

    水陆两用车辆变速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68694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80035401.X

    申请日:2005-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F3/0007 B60F3/0069 B60F2301/04

    Abstract: 水陆两用车辆(10,图1)传动系包括驱动水上推进单元(36)和道路传动装置的原动机(26),该传动系包括可以是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变速传动装置(32);该传动装置(32)被安装为输入和输出轴与车辆的纵向和横向轴线垂直。该传动系也可包括分动箱(28,图2)和伞齿轮箱(30)。该原动机也可在该车辆中纵向或横向定位。在水上使用时,至少一个行走轮可以缩回到吃水线之上,尤其是该车辆被构造为用于滑行时更是这样。该传动装置轴可以是竖直的。电机(110)驱动用于路面的换向齿轮。在至少驱动两个行走轮被驱动的情况下可以配置差速器(34)。该车辆适于使用者(12,图1)在跨骑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