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7206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581407.7
申请日:2016-07-22
申请人: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垫圈组件。根据当前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将齿条和小齿轮转向机构联接至车辆的转向安装组件。该转向安装组件包括第一球形垫圈以与齿条和小齿轮转向机构对接。该转向安装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球形垫圈以与车辆和第一球形垫圈对接。第一球形垫圈和第二球形垫圈在齿条和小齿轮转向机构与车辆之间形成相对角度。该转向安装组件进一步包括环形保持器以保持第一球形垫圈和第二球形垫圈。
-
公开(公告)号:CN1089098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10211.2
申请日:2018-07-02
申请人: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件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可断开式转向轴和汽车。本发明旨在现有的转向轴在底盘上操作空间较小时不容易被操作人员连接到转向器上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可断开式转向轴包括用于连接方向盘的上转向轴和用于连接转向器的下转向轴,所述上转向轴和所述下转向轴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因此,本发明的转向轴不再受限于整个转向轴的长度,即便是在操作空间较小时操作人员也能够轻松地先将下转向轴安装到转向器上,再将下转向轴与上转向轴连接到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86887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95805.1
申请日:2018-04-04
申请人: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IPC分类号: B62D1/16
摘要: 本公开涉及具有抗拉开特征部的转向轴组件。其中,一种制造转向轴组件的方法包括将内轴沿纵轴线插入到外轴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内轴和外轴放置到具有桩固工具的一工具中,该桩固工具设有桩固特征部;将一桩柱与该外轴的多个细齿中的一个齿的基部对准;以及使用该桩固特征部将桩柱轴向地压入到该外轴第一端中至一预定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39445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95553.8
申请日:2018-01-31
申请人: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分类号: B62D1/185
CPC分类号: F16D3/387 , B62D1/16 , B62D1/20 , F16C3/02 , F16C3/023 , F16C2204/20 , F16C2226/52 , F16C2226/80 , F16D1/0858 , F16D2001/102 , F16D2001/103 , B62D1/185
摘要: 本发明提供轴与轭的组装体。轭(20)具有:轭主体部(21),其被插入轴(30)的末端;和薄壁部(22),其从轭主体部(21)朝向轴(30)延伸,形成为比轭主体部(21)薄的薄壁状。轴的末端是直径形成得比邻接的部位大的大径部(31)。轭主体部(21)具有:轭一般径部(21a),其形成为内径与大径部(31)大致相同;以及阶梯部(21c),其从轭一般径部(21a)的端部朝向轴线(CL)延伸,形成为内径比大径部小。阶梯部(21c)与大径部(31)的末端抵接。薄壁部(22)包括比大径部(31)的外径向轴线侧缩径的缩径部(22a)。
-
公开(公告)号:CN10808227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1036887.5
申请日:2016-11-23
申请人: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发明人: 杨昆
IPC分类号: B62D5/04
CPC分类号: B62D15/024 , B62D1/16 , B62D3/12 , B62D5/0463 , B62D6/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转向系统。电动转向系统包括机械连杆、第一和第二车轮、电动马达、第一和第二速度传感器以及电子控制单元。该连杆包括转向柱和可操作地接合到该转向柱的齿条。第一和第二车轮旋转地接合至该齿条的相对端部。马达可操作地附接至该连杆,用于提供转向辅助。第一和第二速度传感器被配置成检测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车轮的旋转速度。该单元被配置成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速度传感器接收第一和第二旋转速度信号,并且计算在第一和第二车轮之间的第一旋转速度差,以帮助对转向柱角位置的估值,用于控制电动马达。
-
公开(公告)号:CN10795392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0958270.7
申请日:2017-10-16
申请人: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CPC分类号: B62D5/005 , B60R21/203 , B62D1/16 , B62D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转向柱组件的旋转控制组件,其包括转向轴。还包括可随同转向轴旋转的驱动调整片。还包括围绕转向轴且相对于转向轴可旋转的转板,转板具有从转板延伸的从动调整片,驱动调整片可与从动调整片接合以旋转转板。还包括端部止动件,所述端部止动件从被布置成从转向轴沿径向向外的结构延伸且沿径向定位成当从动调整片旋转时使从动调整片接合到端部止动件,从动调整片与端部止动件的接合限制转向轴的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781386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790235.9
申请日:2017-09-05
申请人: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丸五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本发明提供嵌合结构以及具备该嵌合结构的转向装置。嵌合结构具备:环状的密封部件(17);第一嵌合部件,其具有筒状的第一筒状嵌合部(21)、从轴向一端侧与上述密封部件(17)抵接的第一夹持部(22)以及设置于与上述第一夹持部(22)不同的位置的第一限制部(24);以及第二嵌合部件,其具有从轴向另一端侧相对于上述第一筒状嵌合部(21)嵌合的筒状的第二筒状嵌合部(31)、从轴向另一端侧与上述密封部件(17)抵接的第二夹持部(32)以及在上述密封部件(17)在上述第一夹持部(22)与上述第二夹持部(32)之间被压缩规定量的状态下从轴向另一端侧与上述第一限制部(24)抵接的第二限制部(36)。
-
公开(公告)号:CN10769715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13656.1
申请日:2017-08-18
申请人: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转向系统和安装有该车辆转向系统的重型卡车,该车辆转向系统包括:转向传动轴,转向转动轴的上端通过转向管柱连接至方向盘;转向器,转向器在车辆前轴后方的位置固定连接至车辆底盘,并且转向传动轴的下端通过传动轴万向节连接至转向器;转向垂臂,转向垂臂的上端与转向器的输出轴连接从而能够在输出轴的带动下相对于转向器枢转;中间直拉杆,中间直拉杆的后端与转向垂臂的下端枢转连接;中间垂臂,中间垂臂在车辆前轴前方的位置可枢转地连接至车辆底盘,中间直拉杆的前端可枢转地连接至中间垂臂;转向直拉杆,转向直拉杆的前端枢转连接至中间垂臂,转向直拉杆的后端连接至转向前轮用以带动转向前轮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026652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380059939.9
申请日:2013-10-17
申请人: D·L·沃森
IPC分类号: E01C23/22 , A63C19/08 , B62D1/16 , B62D3/02 , B62D7/00 , B05B12/00 , B05B13/00 , F04B11/00 , F04B49/02 , F15B1/02 , B60K26/02
CPC分类号: B62D1/20 , A63C19/065 , A63C2019/067 , B05B13/005 , B60K26/02 , B62D1/16 , B62D3/02 , E01C23/22 , F04B11/0008 , F15B2211/20553 , F15B2211/20576 , F15B2211/613 , F15B2211/625 , F15B2211/7058
摘要: 一种划线车,具有转向装置(10),该转向装置包括:方向轮(5),绕与转向致动器(13)连接的转向轴杆(12)枢转;响应于转向轮(22)的控制执行器(21);万向节,以20°到70°、优选30°到60°的固定角度连接控制执行器(21)和转向致动器(13),万向节的角度用于随着转向轮偏离其中间位置产生变化的转向率。所述车辆具有液压泵回路,用于马达(101)驱动的划线喷绘器(77),该液压泵回路具有用于马达的液压供给管线(105),其带有逆止阀(107)、在该逆止阀与马达之间的高压蓄能器(109)、和在压力超过预设值时停用泵(100)的压力驱动油缸(102);马达回油管线具有低压蓄能器(110)和限流(112)的支管线(111)。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8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380075779.7
申请日:2013-03-13
申请人: 光洋轴承北美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B62D1/16 , F16C35/073 , F16C25/08
CPC分类号: F16C41/04 , B62D1/16 , F16C19/163 , F16C25/083 , F16C35/073 , F16C2326/24
摘要: 一种用于支撑转向柱管中的转向轴的轴承组件(100)包括限定外滚道(122)的轴承外圈(120)、限定内滚道(132)的轴承内圈(130)、置于内滚道与外滚道之间的多个滚子元件(154)、限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支撑锥(160),该支撑锥由轴承内圈径向向内设置并且与轴承内圈接触,以及设置为与支撑锥的内表面相邻的偏置元件。偏置元件抵靠支撑锥的内表面径向向外施加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