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611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150826.1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能够兼顾座椅支架的支承刚性和横梁的冲击吸收性能,具备:一对下边梁(1);地板面板(2);在地板面板(2)的下侧沿前后延伸的一对地板框架(3);配设于一对地板框架(3)之间的电池单元(4);在地板面板(2)的上侧将一对下边梁(1)之间连结起来的第一横梁(5);设置于第一横梁(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座椅支架(7),座椅支架(7)具有鼓出部(7e),该鼓出部局部覆盖第一侧部(32)的上壁部(32c)并且从第一横梁(5)的上壁部(32c)向上方分隔,在与鼓出部(7e)对应的第一横梁部分处的上壁部(32c)形成有刚性比第一横梁部分以外的上表面部的刚性低的加强筋部(32s、32t)以及开口部(32u)。

    电动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194248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137677.5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重量增加且能够确保所期望的正碰性能、并且能够实现中控台(3)的支承构造的轻量化的电动车辆(1)的下部车体构造。电动车辆(1)的下部车体构造具备:左右一对边梁(7)、大致平坦的前部地板(8)、配设在位于前排座椅的前部下方的前部地板(8)的上面的第1地板横梁(30)、配设在位于前排座椅的后部下方的前部地板(8)的上面的第2地板横梁(40)、从前部地板(8)的后端向车辆上方抬高一阶的抬高部(9)、前部与车辆前方侧的车体连结而后部与抬高部(9)连结的中控台支承托架(60),中控台支承托架(60)的下部固定于第1地板横梁(30)和第2地板横梁(40)。

    电动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19424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134240.6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侧碰性能,并且能够提高通道部的正碰载荷的传递性能的电动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具备在车宽方向中央前部形成通道部(9)的地板(4),以及在地板(4)的上方、横架于在该地板(4)的两侧配设的侧边梁(10、10)之间的地板横梁(18),通道部(9)的后端位于地板横梁(18)的紧前,并具备从通道部(9)朝向地板横梁(18)的上端部延伸且与该地板横梁(18)的上端部连接的加强托架(30、40)。

    电动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194247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134151.1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不设置前部地板(8)的通道部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所期望的后碰性能的电动车辆(1)的下部车体构造。电动车辆(1)的下部车体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左右一对侧边梁(7)、大致平坦的前部地板(8)、沿车宽方向连结左右的侧边梁(7)的第1地板横梁(30)及第2地板横梁(40)、从前部地板(8)的后端被向车辆上方抬高的抬高部(9)、与抬高部(9)的车辆后方连结的后部地板(10)、以及将抬高部(9)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及其前方的前部地板(8)连结的抬高加强部件(50)。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4248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138962.9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提供一种抑制换挡杆的支承刚性变差、并且在该换挡杆的下方确保储物空间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其具备:形成车厢的地面的地板(4)、在地板(4)上方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地板横梁(18)、支承配设于地板(4)中央的中控台(70)且安装于地板横梁(18)的中控台支承托架(40)、上部支承换挡杆(72)且下部在前后固定于中控台支承托架(40)的换挡杆支承托架(73),换挡杆(72)向换挡杆支承托架(73)的安装点P相对于换挡杆支承托架(73)向中控台支承托架(40)的固定点α、β向车辆前方偏离,中控台支承托架(40)的前侧固定部α的刚性比后侧固定部β高。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2444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199377.X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提高前部地板后端部的对于侧碰的耐力,并且避免抬高部的横梁和电池单元的干涉。其具备:第1横梁(6),在前部地板1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以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第2横梁(40),在上述前部地板(1)和后部地板(12)之间的抬高部(10),以至少车宽方向中央部在比上述第1横梁(6)高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以及电池单元,在上述前部地板(1)的下方配设到其后端位置为止,在上述抬高部(10)的下端部的上述前部地板(1)后端形成有对于与左右一对的两侧边梁(2)连结的前部地板(1)的高强度部(70)。

    电动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19424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0137677.5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重量增加且能够确保所期望的正碰性能、并且能够实现中控台(3)的支承构造的轻量化的电动车辆(1)的下部车体构造。电动车辆(1)的下部车体构造具备:左右一对边梁(7)、大致平坦的前部地板(8)、配设在位于前排座椅的前部下方的前部地板(8)的上面的第1地板横梁(30)、配设在位于前排座椅的后部下方的前部地板(8)的上面的第2地板横梁(40)、从前部地板(8)的后端向车辆上方抬高一阶的抬高部(9)、前部与车辆前方侧的车体连结而后部与抬高部(9)连结的中控台支承托架(60),中控台支承托架(60)的下部固定于第1地板横梁(30)和第2地板横梁(40)。

    电动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4247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134151.1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不设置前部地板(8)的通道部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所期望的后碰性能的电动车辆(1)的下部车体构造。电动车辆(1)的下部车体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左右一对侧边梁(7)、大致平坦的前部地板(8)、沿车宽方向连结左右的侧边梁(7)的第1地板横梁(30)及第2地板横梁(40)、从前部地板8的后端被向车辆上方抬高的抬高部(9)、与抬高部(9)的车辆后方连结的后部地板(10)、以及将抬高部(9)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及其前方的前部地板(8)连结的抬高加强部件(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