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板自冲铆接装置及激光预制开槽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0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93785.X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钢板自冲铆接装置及激光预制开槽连接方法,自冲铆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械臂前端的C型架,C型架的头部上端安装冲头,C型架的头部下端设置凹模,在凹模上放置高强钢板以及需要与高强钢板进行铆接的板材;通过C型架向凹模的上方设置滑轨,滑轨上设置有激光装置;通过激光装置先对铆钉要刺入的区域切割环形槽,冲头再带动铆钉由环形槽刺穿高强钢板以及需要与高强钢板进行铆接的板材,形成机械自锁,直至凹模被完全填充,铆钉停止运动,完成铆接。本发明在铆接前利用激光装置对上层高强钢板开一个环形槽,铆接过程中铆钉刺入开槽位置,由于在高强钢板表面预先开槽且铆钉对准开槽位置,使得铆钉刺入后会在高强钢板形成断裂带,提高连接质量。

    一种具有双电机的电驱动桥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0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886857.8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双电机的电驱动桥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汽车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周转轮系、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差速器、驱动半轴和制动器;第一电机定子、第一电机转子、第二电机定子和第二电机转子均设在轴上;周转轮系包括齿圈、行星架、太阳轮和行星轮;第一电机转子与太阳轮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转子与齿圈固定连接,齿圈与制动器连接;行星架的一侧与行星轮连接,另一侧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与差速器连接,差速器与驱动半轴连接。本发明的结构紧凑、灵活性高,安装及维护简单,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运行工况,有效提高了车辆的续航能力。

    一种自锁式操纵机构制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800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590477.X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锁式操纵机构制动器,包括制动器主体,制动器主体包括中空的壳主体和开放的卡钳,卡钳的头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制动部,卡钳的尾部安装有与固定制动部相对的活动制动部;壳主体和卡钳的尾部之间的内部空间为制动腔,制动腔内沿轴向同轴布设有套筒,套筒的轴向尾端悬空,套筒的轴向头端固定安装在卡钳上;本发明的自锁式操纵机构制动器还包括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永磁体。本发明的自锁式操纵机构制动器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结构紧凑,通过行星滚柱丝杠副实现制动,同时行星滚柱丝杠副的能够实现自锁,有效地防止了反向轴向运动。

    一种基于激光开槽和热滚压的筒件加强筋的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967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193206.7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开槽和热滚压的筒件加强筋的加工工艺,属于筒体加工领域。本发明基于激光开槽和热滚压的筒件加强筋的加工工艺,通过激光开槽和滚压热加工的方式实现了筒体件的内筋加工,综合利用了材料切割和塑性加工。该工艺加工效率高、无焊缝质量好、节约材料和能量、生产成本低。本发明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区域为圆筒形坯料需要加工位置的内表面,感应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趋肤效应明显特点,仅加热了内侧材料,使得内侧材料温度升高、塑性增强,而外层材料依然保持较低温度、承载能力高、热变形小。通过该方法减少了材料变形抗力、提高了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并避免了切割沟槽开裂问题,利于获得高精度工件。

    一种内筋筒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3994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214931.7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筋筒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属于材料塑性加工领域。本发明的利用内筋筒的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通过在筒形坯料上滚压弹性滑模,能够一次在筒体内形成内筋,且在加工过程中,筒形坯料是发生局部变形,随着弹性滑膜的滑膜齿与筒形坯料的相接触而发生形变,同时完成壁厚减薄和内筋填充,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所需外力更小,更易实现,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使用范围广、无焊缝质量好、节约材料和能量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带纵向内筋的薄壁筒体的加工旋轮及基于其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69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13969.2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纵向内筋的薄壁筒体的加工旋轮及基于其的加工方法,属于薄壁筒体加工领域。本发明的带纵向内筋的薄壁筒体的对轮旋压的加工方法,采用内外旋轮配合使用,通过内外旋轮的旋转和挤压实现壁厚减薄、长度伸长和内筋成形,且采用三级成型,聚料内旋轮和第一外旋轮进行初步成型,在圆筒形坯料上留下宽内筋,之后中间内旋轮和第二外旋轮、校形内旋轮和第三外旋轮依次经过聚料内旋轮和第一外旋轮的路径,圆筒形坯料进行三次变形,最终形成内筋;本发明的加工方法,通过旋压工艺一次性实现了带筋大型薄壁筒体的塑性成形,加工效率高、无焊缝质量好、节约材料和能量、生产成本低。

    一种内筋筒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39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14931.7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筋筒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属于材料塑性加工领域。本发明的利用内筋筒的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通过在筒形坯料上滚压弹性滑模,能够一次在筒体内形成内筋,且在加工过程中,筒形坯料是发生局部变形,随着弹性滑膜的滑膜齿与筒形坯料的相接触而发生形变,同时完成壁厚减薄和内筋填充,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所需外力更小,更易实现,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使用范围广、无焊缝质量好、节约材料和能量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直径可调的内齿形件旋压模具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88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68537.9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径可调的内齿形件旋压模具及使用方法,属于旋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丝杆升降机构;所述丝杆升降机构上的丝杆螺母通过铰接结构连接芯模瓣,所述丝杆升降机构包括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上端连接第一丝杆螺母,双向丝杆下端连接第二丝杆螺母和电机,所述电机作为驱动模块能够驱动双向丝杆使丝杆螺母进行轴向举升运动;本发明在工件脱模时,不需要拆装芯模的任何零件结构,能够直接通过控制电机实现芯模的径向收缩,使模芯和成形件之间产生径向间隙实现脱模,解决了现有脱模方式存在的精度、效率和操作复杂度等问题,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基于图像色彩特征的PMSM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57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64830.X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图像色彩特征的PMSM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机在不同状态及多种工况下的原始振动信号;将原始振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求解不同层级本征模态函数得到不同层级信号分量;按照不同层级信号分量将原始振动信号转化生成RGB三个通道的对称点阵图;通过融合scSE模块改进DenseNet学习图像的形状分布及色彩特征,构建分类网络模型;将RGB三个通道的对称点阵图输入分类网络模型,输出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诊断精确度高,具有非侵入、高鲁棒性的特点,可以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快速诊断,而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确保了更快的故障诊断和更全面、更准确的故障特征提取。

    一种异种低塑性合金的局部加热自冲铆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0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27110.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异种低塑性合金的局部加热自冲铆接装置及方法,自冲铆接装置包括C字型座体,利用C字型座体的头部两端作为连接端,其中,在下连接端设置超声发生及转化装置,在超声发生及转化装置上安装铆接模具,在上连接端设置压边装置,压边装置与铆接模具的位置相对,在压边装置与铆接模具之间放置待加工的上层板与下层板;红外卤素加热装置,用于对上层板铆接位置进行聚焦加热;通过超声发生及转化装置对下层板进行振动加热;冷却装置,能够调整位置对上层板与下层板的铆接位置进行降温。本发明采用热辅助的方式来避免低塑性合金铆接开裂的风险,避免了大面积对金属板材进行加热,消除了加热过程中金属材料产生的内应力,有效提高铆接质量与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