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37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874108.3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降低硫化物长径比的结构钢及制造方法,合金结构钢技术领域。结构钢化学成分重量为:C:0.32~0.40%,Si:0.10~0.80%,Mn:1.20~1.60%,P:0~0.020%,S:0.035~0.075,V:0.08~0.15,Y:0.005~0.040%,Ca:0.0015~0.003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并通过Y、Ca微合金化对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同时利用轧制工艺设计,抑制硫化物在轧制过程中长径比的增加,实现硫化物良好形态控制。优点在于,实现降低结构钢中硫化物长径比的目的,硫化物平均长径比可以控制在5.5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97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32073.X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1D1/10 , C21D1/18 , C21D1/25 , C21D6/00 , C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疲劳强度螺栓钢及其制备方法、螺栓的制造方法,属于高强度螺栓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螺栓强度级别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螺栓的疲劳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螺栓钢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 0.32~0.45,Si 0.15~0.37,Mn 0.30~0.90,Cr 0.90~1.30,Mo 0.25~0.45,Ni 1.0~4.0,Cu 1.0~1.5,Al 0.5~2.0,P≤0.015,S≤0.010,N≤0.005,其余为Fe。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热轧退火圆钢进行调质热处理,得到螺栓毛坯;对螺栓毛坯进行感应加热回火,使得螺栓毛坯的表面形成硬化层,得到高疲劳强度螺栓钢。本发明的高疲劳强度螺栓钢及其制备方法、螺栓的制造方法可用于螺栓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850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1651384.8
申请日:2018-12-3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多用途全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 0.40%~0.90%、Mn 15.0%~25.0%、Al 3.0%~6.0%、Mo 0.3%~0.80%、V 0.3%~0.90%、Ti 0.01%~0.04%、Nb 0.02%~0.10%、Si≤0.3%、P≤0.03%、S≤0.002%、N≤0.006%(60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其密度为7.0~7.4g/cm3,组织类型为全奥氏体+纳米级VC和MoC析出相,其成分体系在于:通过铸造及控轧控冷技术获得均匀、稳定的全奥氏体稳态组织。适用于汽车、建筑、机械结构等多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179356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1442848.X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淬透大尺寸风电螺栓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高强度风电螺栓用钢技术领域,该钢化学成分重量%为:C 0.35‑0.45%,Si≤0.20%,Mn 0.60‑1.00%,P≤0.012%,S≤0.005%,Cr 1.00‑1.50%,Mo 0.15‑0.40%,B 0.0005‑0.003%,Ti 0.03‑0.08%,Als 0.02‑0.05%,N≤0.005%,Ca 0.0001‑0.0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主要用于制造10.9—12.9级,尺寸规格在42—75mm范围的大尺寸风电螺栓。通过控制钢中酸溶铝含量获得高淬透性,利用淬透性模型计算设计元素上下线范围,提高螺栓截面硬度与力学性能的稳定性,细化晶粒提高大尺寸螺栓钢的低温冲击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93029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1433658.1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齿轮钢窄淬透性带宽的控制方法,属于齿轮钢技术领域。采用生产数据对淬透性计算公式进行优化,得到适合齿轮钢钢种的计算参数,然后根据优化后的计算公式计算影响淬透性的元素C、Si、Mn、Cr、Ni、Mo、Ti、B的成分上下限,要求满足J5、J9、J11、J13处的淬透性带宽小于3.5HRC,得到的成分范围与△C≤±0.01%、△Si≤±0.02%、△Mn≤±0.02%、△Cr≤±0.01%、△Ni≤±0.01%、△Mo≤±0.01%、△Ti≤±0.01%、△Al≤±0.01%、△B≤±0.005%、△S≤±0.002%进行对比,最终确定最窄的控制范围作为具有窄淬透性带宽要求的齿轮钢的成分控制范围,采用10~20℃的低过热度浇注,保证连铸坯加热温度波动≤±7℃,保温时间波动≤±5min,得到淬透性带宽小于4HRC的齿轮钢棒材。
-
公开(公告)号:CN10817935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42848.X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淬透大尺寸风电螺栓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高强度风电螺栓用钢技术领域,该钢化学成分重量%为:C 0.35-0.45%,Si≤0.20%,Mn 0.60-1.00%,P≤0.012%,S≤0.005%,Cr 1.00-1.50%,Mo 0.15-0.40%,B 0.0005-0.003%,Ti 0.03-0.08%,Als 0.02-0.05%,N≤0.005%,Ca 0.0001-0.0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主要用于制造10.9—12.9级,尺寸规格在42—75mm范围的大尺寸风电螺栓。通过控制钢中酸溶铝含量获得高淬透性,利用淬透性模型计算设计元素上下线范围,提高螺栓截面硬度与力学性能的稳定性,细化晶粒提高大尺寸螺栓钢的低温冲击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5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5306.5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18 , C21D1/28 , C21D8/065 , C22C38/001 , C22C38/005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Abstract: 一种耐高温合金结构钢及其热处理工艺,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该结构钢化学成分重量%为:C:0.23~0.27%,Si:≤0.20%,Mn:≤0.20%,P:≤0.008%,S:≤0.003%,Cr:2.85~3.05%,Mo:2.85~3.05%,Ni:0.80~1.0%,Nb:0.09~0.11%,V:≤0.20%,[O]:≤0.0020%,[N]:≤0.0080%,RE:0.0015~0.0035%,余量为Fe。工艺包括:冶炼:采用电炉+炉外精炼+电渣重熔冶炼;锻造/轧制;退火;正火;退火;淬火;回火。优点在于,该钢的高温强度较常用的40CrNi3MoV中碳合金结构钢有所提高,其断裂韧性和低周疲劳性能也优于40CrNi3MoV钢,可以大幅度提高寿命;适合制作承受周期应力作用、耐高温磨损和长寿命高压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2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0337.3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1D8/06 , C21D1/26 , C21D1/18 , B22D11/115 , B22D11/1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54 , C22C38/40 , C22C38/32 , C22C38/22 , C22C38/18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38 , C22C38/58 , C22C38/1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状碳化物精确控制的高碳硅锰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碳钢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碳硅锰钢的网状碳化物较多,塑性和韧性较差的问题。网状碳化物精确控制的高碳硅锰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冶炼、连铸得到连铸坯;其中,浇注过热度在20℃以下;连铸坯加热保温后开坯轧制,轧至中间坯;中间坯加热保温后,轧成规定尺寸;连铸坯轧制压缩比不小于8;轧后钢材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高碳硅锰钢的综合性能优异。
-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2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391496.4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1D9/32 , C23C8/22 , C23C8/80 , C21D1/18 , C21D6/04 , C23F17/00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0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重载渗碳齿轮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控制方法,属于重载渗碳齿轮热处理组织控制技术领域。结合重载齿轮的化学成分及其渗碳后不同碳含量奥氏体的相变规律,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控制重载渗碳齿轮的组织结构,获得齿轮渗碳层为马氏体为主、含1~10%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中间过渡区为孪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的混合组织;芯部为低碳板条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的梯度组织。通过控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和形态,实现重载齿轮部件高耐磨性、高承载能力、高疲劳性能,并显著增加其质量一致性和尺寸及精度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