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176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603316.4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薄规格高硬度钢板分段淬火控制工艺,属于钢板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钢板淬火过程分段控制冷却,以Ms点以上‑50到+150℃为分段点,将钢板分为高温段和低温段,采用不同冷却方式进行淬火。具体过程为分段式降温,在Ms点以上的高温段,单组或多组形式的水嘴组合进行冷却,实现温差≤50℃,保证钢板在热应力为主的高温段温差较小、降温过程中板形平直;在Ms点以下的低温段,采用高拘束应力与不同冷速的组合,在保证钢板相变应力较大时板形平直,且同步实现钢板的组织控制。优点在于,与现有辊式淬火工艺相比,具备可实现分段式冷却、淬火时板形可控且淬火后板形平直、批次质量稳定性强及受设备精度制约较小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2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0337.3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1D8/06 , C21D1/26 , C21D1/18 , B22D11/115 , B22D11/1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54 , C22C38/40 , C22C38/32 , C22C38/22 , C22C38/18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38 , C22C38/58 , C22C38/1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状碳化物精确控制的高碳硅锰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碳钢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碳硅锰钢的网状碳化物较多,塑性和韧性较差的问题。网状碳化物精确控制的高碳硅锰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冶炼、连铸得到连铸坯;其中,浇注过热度在20℃以下;连铸坯加热保温后开坯轧制,轧至中间坯;中间坯加热保温后,轧成规定尺寸;连铸坯轧制压缩比不小于8;轧后钢材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高碳硅锰钢的综合性能优异。
-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2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391496.4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1D9/32 , C23C8/22 , C23C8/80 , C21D1/18 , C21D6/04 , C23F17/00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0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重载渗碳齿轮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控制方法,属于重载渗碳齿轮热处理组织控制技术领域。结合重载齿轮的化学成分及其渗碳后不同碳含量奥氏体的相变规律,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控制重载渗碳齿轮的组织结构,获得齿轮渗碳层为马氏体为主、含1~10%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中间过渡区为孪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的混合组织;芯部为低碳板条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的梯度组织。通过控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和形态,实现重载齿轮部件高耐磨性、高承载能力、高疲劳性能,并显著增加其质量一致性和尺寸及精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549788.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抗氢脆高强度弹簧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属于金属结构材料技术领域。化学组分质量含量为:C 0.35~0.50,Si≤0.15,Mn 1.30~1.70,Cr 1.20~2.00,Mo 0.30~0.55,Ni 2.8~3.5,Cu 1.3~2.0,Al 0.9~1.30,P≤0.010,S≤0.010,N≤0.007,其余为Fe。优点在于,提供的钢材强度满足1500‑1900级别要求,可提高抗氢脆性能30—50%,适于作为高端装备弹簧用钢材。
-
公开(公告)号:CN115627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0823820.5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3C8/22 , C23C8/80 , C21D1/18 , C21D6/00 , C21D6/04 , C21D9/32
Abstract: 一种少残奥高硬度控制的齿轮钢及渗碳工艺,属于齿轮钢技术领域。齿轮钢成分为:C:0.16~0.22%,Si:0.10~0.25%,Mn:0.50~0.90%,Cr:1.5~1.8%,Ni:1.4~1.7%,Mo:0.25~0.55%,Nb:0.025~0.08%,Al:0.02~0.035%,P:≤0.02%,S:≤0.02%,N:0.009~0.015%,Cu:≤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电炉或转炉+LF+VD/RH+连铸或模铸+轧制的工艺生产得到目标成分的齿轮钢棒材,在其加工成齿轮工件后进行强渗+扩散+次强渗+再扩散的多步骤渗碳处理和淬火处理,以及低温+回火处理。优点在于,可获得少残奥高硬度控制的齿轮工件,工件渗层残奥含量在3~14%,工件表面硬度在760Hv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76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03316.4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薄规格高硬度钢板分段淬火控制工艺,属于钢板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钢板淬火过程分段控制冷却,以Ms点以上‑50到+150℃为分段点,将钢板分为高温段和低温段,采用不同冷却方式进行淬火。具体过程为分段式降温,在Ms点以上的高温段,单组或多组形式的水嘴组合进行冷却,实现温差≤50℃,保证钢板在热应力为主的高温段温差较小、降温过程中板形平直;在Ms点以下的低温段,采用高拘束应力与不同冷速的组合,在保证钢板相变应力较大时板形平直,且同步实现钢板的组织控制。优点在于,与现有辊式淬火工艺相比,具备可实现分段式冷却、淬火时板形可控且淬火后板形平直、批次质量稳定性强及受设备精度制约较小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9277.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1D8/02 , C22C38/54 , C22C38/44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1D1/28 , C21D1/26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低成本高强度高均匀性特厚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加工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熔炼和浇铸,获得钢锭;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钢锭的化学成分包括:C:0.35~0.40%、Si:0.10~0.35%、Mn:0.80~1.10%、Cr:2.80~3.50%、Ni:0.80~1.20%、Mo:0.20~0.40%、Al:0.015~0.035%、B:0.0005~0.0050%、P≤0.015%、S≤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对钢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后,进行至少三次镦拔锻造,且镦拔锻造中包括至少一次梯度温度锻造,得到钢板;对钢板进行调质热处理,获得厚度为200mm~400mm的钢板。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获得高强度和低温韧性的特厚钢板,且能够提高特厚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3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49788.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抗氢脆高强度弹簧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属于金属结构材料技术领域。化学组分质量含量为:C 0.35~0.50,Si≤0.15,Mn 1.30~1.70,Cr 1.20~2.00,Mo 0.30~0.55,Ni 2.8~3.5,Cu 1.3~2.0,Al 0.9~1.30,P≤0.010,S≤0.010,N≤0.007,其余为Fe。优点在于,提供的钢材强度满足1500‑1900级别要求,可提高抗氢脆性能30—50%,适于作为高端装备弹簧用钢材。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2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99882.X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合金结构钢大尺寸锻件中氢扩散系数的方法,属于合金结构钢大锻件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未公开合金结构钢大尺寸锻件的氢扩散系数的方法。本发明的测试方法首先将试样进行电化学充氢,充氢后的试样在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后采用TDS测氢含量,通过氢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变化规律,能够获得锻件不同部位氢扩散系数的准确值,从而能更好理解氢在大锻件的扩散行为和指导去氢退火工艺。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钢铁及合金材料大锻件,本发明的方法氢测量精度达到0.01pp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