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流冷却结构的油冷驱动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9362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61210.3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导流冷却结构的油冷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减速器壳体、前喷油环和后喷油环,所述前喷油环设于定子铁芯的前端与减速器壳体之间,后喷油环设于定子铁芯的后端与电机壳体的后端之间;在前喷油环和后喷油环上均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喷油孔;在前喷油环和后喷油环内侧的上部对应各喷油孔均设有导流结构;在电机壳体的底部设有回油孔和回油通道,所述回油孔通过回油通道与减速器壳体内腔相连通。本发明能够保证冷却油小流量工况下对定子端部绕组的冷却效果,从而提高油冷驱动电机的冷却性能,进而确保驱动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种快速优化新能源差速器组件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67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736985.9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一种快速优化新能源差速器组件的设计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差速器下列组件的三维模型:①主减齿轮;②差速器壳体;③行星齿轮;④半轴齿轮;⑤半轴;⑥行星轴;⑦销;⑧垫片;2)对所述差速器组件的各个三维模型赋予材料属性;3)将各个三维模型进行组合、定义各组件之间的作用力;4)网格离散,得到差速器各组件的网格模型;5)定义边界条件,得到CAE模型;6)对差速器组件进行仿真,对差速器组件的应力情况进行判断;7)若满足出厂标准,导出设计参数,用于生产差速器组件;8)若不满足出厂标准,对各个三维模型进行优化调整,并重复步骤2)至步骤6)。

    驱动电机控制器液冷板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23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66580.X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液冷板,包括:控制器的外壳,所述控制器的外壳内侧设置IGBT模块;基板,所述基板设置于IGBT模块与控制器的外壳之间,所述基板与控制器外壳密闭形成液冷板流道,所述控制器外壳上设有与液冷板流道连通的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散热柱,所述散热柱设置于基板的下端面,与基板上端面的IGBT模块对应,所述散热柱位于液冷板流道内;所述液冷板流道包括二个流道区域,从流道进口至流道出口分别为第一流道区域、第二流道区域,各流道区域分别与IGBT模块的各IGBT半桥对应;所述液冷板流道的参数满足的关系式为:

    一种快速优化新能源差速器组件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67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36985.9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一种快速优化新能源差速器组件的设计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差速器下列组件的三维模型:①主减齿轮;②差速器壳体;③行星齿轮;④半轴齿轮;⑤半轴;⑥行星轴;⑦销;⑧垫片;2)对所述差速器组件的各个三维模型赋予材料属性;3)将各个三维模型进行组合、定义各组件之间的作用力;4)网格离散,得到差速器各组件的网格模型;5)定义边界条件,得到CAE模型;6)对差速器组件进行仿真,对差速器组件的应力情况进行判断;7)若满足出厂标准,导出设计参数,用于生产差速器组件;8)若不满足出厂标准,对各个三维模型进行优化调整,并重复步骤2)至步骤6)。

    一种双电机轮毂驱动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51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05948.4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一种双电机轮毂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轮毂、壳体,所述第一行星排的第一行星轮分别与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周向固定在第一行星架上,所述第二行星排的第二行星轮分别与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周向固定在第二行星架上,所述第一太阳轮周向固定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太阳轮周向固定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行星架与第二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与第一齿圈固定连接,一单向离合器设置在第二齿圈与壳体之间,所述第二行星架经一输出轴与轮毂连接。

    分时并联轮毂驱动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348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184929.9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时并联轮毂驱动系统,包括轮毂、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子与轮毂连接,第一行星排与轮毂或者第一电机的转子连接,第一行星排还与第一电机的定子连接,还包括自动断开与结合装置,自动断开与结合装置分别与第一行星排和第二电机连接;当第一电机工作对轮毂直接提供扭矩时,轮毂或者第一电机的转子驱动第一行星排旋转,自动断开与结合装置处于自动断开的状态,自动断开与结合装置空转,第二电机处于静止状态。第二电机工作时,通过自动断开与结合装置传递扭矩至第一行星排,进而与第一电机并联驱动。本发明具有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优点。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79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50089.4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结构,第一副轴上间隙配合设有四挡齿轮、八挡齿轮、三挡齿轮、七挡齿轮,四挡齿轮与八挡齿轮之间设置四八挡位同步器周向固定在第一副轴上,三挡齿轮与七挡齿轮之间设置三七挡位同步器周向固定在第一副轴上;第二副轴上间隙配合设有二挡齿轮、六挡齿轮、一挡齿轮、五挡齿轮,二挡齿轮与六挡齿轮之间设置二六挡位同步器周向固定在第二副轴上,一挡齿轮与五挡齿轮之间设置一五挡位同步器周向固定在第二副轴上;实心轴与一倒挡轴并行地错开布置,倒挡轴一端周向固定设置倒挡齿轮,倒挡轴的另一端与一倒挡输出齿轮间隙配合,该倒挡输出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倒挡齿轮与倒挡输出齿轮之间设置倒挡同步器周向固定在倒挡轴上。

    基于PCA重建误差的齿轮参数贡献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9224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599975.4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CA重建误差的齿轮参数贡献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输入n组数据,每一组数据包含m个特征值,从而构成n×m维的样本矩阵X;S2:根据样本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得到其特征向量U的初始值;S3:建立“误差和最小”目标函数模型;S4:根据其目标函数最小值时的特征向量U,按照其对应特征值大小从上到下按行排列成矩阵,取前h行,对应的参数即为贡献度最大的参数,h<m。其效果是:通过对传统PCA算法进行改进,引入误差和最小目标函数模型,将传统PCA算法得到的特征向量仅仅作为初始值,通过反复迭代优化,最终得到误差和最小目标函数最优状态的特征向量,通过对比发现,改进后的算法相对于传统PCA算法而言,其精度更高。

    一种齿轮冲击试验台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8364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99866.2

    申请日:2019-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冲击试验台,通过所述碰撞试验模组、所述信号控制模组和所述数据采集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碰撞试验模组用于模拟齿轮发生冲击碰撞,获得参与冲击碰撞齿轮的前后瞬时速度;所述信号控制模组用于对齿轮冲击碰撞短时间内发生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变换和整形;所述数据采集模组用于获得冲击碰撞齿轮的冲击时间,并计算出冲击碰撞齿轮的回弹率。达到测量识别齿轮冲击动力学建模参数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