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11596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376454.4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1C19/58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实现角速率的测量装置,其利用自旋光子通过波导时角动量之间的交换,实现自旋光子对角速率传感器振动结构的驱动功能;光子自旋角速率传感器系统包括光驱动系统、振动结构系统以及光检测系统。光驱动系统提供具有角动量的驱动光束以及与振动结构系统之间的光耦合部分;振动结构系统提供光波导结构以及相应的振动部分,衔接光驱动系统与检测系统;检测系统提供光检测部分,用于检测振动角速率传感器中Coriolis效应引起的位移部分,通过对检测信号处理实现对外界输入角速率的检测;本发明采用自旋光子驱动波导结构以及光检测Coriolis效应的全光操作的测量角速率的功能,实现机械学与光学领域的有效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79054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307249.8
申请日:2012-08-2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振动能量采集的智能服装,包括织物面料,在织物面料的外表面附着振动能量采集材料,所述振动能量采集材料与能量存储单元和能量管理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振动能量采集材料通过压电方式采集能量,用于采集环境振动或物体运动所产生的振动能量,采集到的振动能量被能量存储单元存储起来,最后通过能量管理单元的控制输出电源,并对外接电子产品供电。本发明通过采集振动能量,解决了传统电池电源长期或持续性供给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柔性材料的选择与制备对环境振动频率的选择性更好,且不会受到环境或物体在振动方向上的限制,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本低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85433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336635.X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机电振动角速率传感器,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该传感器振动系统由驱动臂,敏感臂以及位于交叉点处的质量块构成,光驱动系统通过悬浮于驱动臂上方的光纤组辐射光脉冲驱动振动臂振动,进而带动质量块摆动,最终产生沿驱动方向的线动量,光学检测系统采用相干检测技术,该传感器在输入轴方向有输入角速度时,由于哥氏力的作用将在敏感臂上产生相应的振动。该振动通过光学检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进而转变为输入角速度。该传感器兼顾了MEMS陀螺仪小体积易集成和光学陀螺仪高精度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零位稳定性高,无轴间干扰,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9054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307249.8
申请日:2012-08-2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振动能量采集的智能服装,包括织物面料,在织物面料的外表面附着振动能量采集材料,所述振动能量采集材料与能量存储单元和能量管理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振动能量采集材料通过压电方式采集能量,用于采集环境振动或物体运动所产生的振动能量,采集到的振动能量被能量存储单元存储起来,最后通过能量管理单元的控制输出电源,并对外接电子产品供电。本发明通过采集振动能量,解决了传统电池电源长期或持续性供给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柔性材料的选择与制备对环境振动频率的选择性更好,且不会受到环境或物体在振动方向上的限制,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本低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44442.2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动态补偿的陀螺仪误差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转动高精度三轴转台,同时依次采集MIMU中X、Y、Z三个轴向陀螺仪的初始数据,其次,根据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求出陀螺仪输出和输入之间的标定系数和零偏,然后通过标定系数来进行第一次标定陀螺仪,最后利用动态补偿的方法在第一次标定后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段优化,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角速率的动态范围越大,MIMU中的陀螺仪对角速率就越敏感而导致无法较为准确地通过标定系数来标定陀螺仪角速率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对陀螺仪的安装误差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补偿的陀螺仪误差标定方法与仅通过标定系数来标定陀螺仪误差的方法相比,角速率误差下降了70.29%,有效的降低了陀螺仪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7677267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25704.9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16 , G01C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MS-IMU的室内行人导航航向反馈修正方法,属于行人导航技术领域。该方法结合典型建筑结构定义行人主方向上直行为航向反馈条件,构建航向差值作为状态量进行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将最优估计结果与捷联航向角之和作为反馈航向角,并运用反馈航向值参与四元数解算,从而减少航向误差的累积。与不反馈时相比,精确解算航向角的时间提高了两倍以上,对导航精度的提高有较强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82449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010616546.1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E21B47/02
Abstract: 一种采用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组实现井下寻北的随钻测量装置,包括进行垂直轴测量的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组和进行水平轴测量的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组和加速度计组,其特征是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组和加速度计组中的加速度计和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呈对应排列;在水平方向各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的最小加速度敏感方向和加速度计的敏感方向分别在360°范围内依次错位相同的角度;每个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的敏感轴相互平行;每个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产生沿敏感轴输出的角速度,每个加速度计沿敏感方向检测并输出加速度;由控制器完成对某个钻探方向的选取,并对测量信号进行数字权重集成与计算。装置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满足了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662074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184254.4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1P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摆动质量块的框架式振动角速率传感器,包括四个通过摆动质量块相互连接的悬臂薄片振梁,四个悬臂梁分为正交的两对,分别为振动角速率传感器的驱动臂组和敏感臂组;整体振动系统与外框架固连且通过外框架与封装壳相固定,驱动臂在外界激励的作用下产生弯曲振动,引起质量块的摆动,通过质量块的摆动带动敏感臂的扭转振动;绕Z轴存在外界输入旋转角速度Ω时,在摆动质量块侧面产生哥式力,使敏感臂产生弯曲振动,同时通过质量块带动驱动臂的扭转振动;检测敏感臂的弯曲振动和驱动臂的扭转振动即达到对外界输入旋转角速度Ω的测量,实现了角速率传感器的功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单振梁振动型角速率传感器轴间干扰和对基体运动敏感而造成的角速率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056994.2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对地测距信息与IMU信息融合的高度修正方法,属于导航定位技术领域。该方法用超声模块对地测距,获取相对高度数据,使用滤波算法滤除错误数据,平滑超声数据波形。通过超声数据波形状态特征判断行动状态,平路行走气压计无明显波动,超声数据波形也平稳,斜坡行走气压计变化,超声数据波形平稳,上下楼则波形变化明显。根据超声测距数据计算上下楼时超声波形周期数(即阶梯数)和波峰波谷差值(即阶梯高度),得到阶梯高度,使用融合算法将超声测距信息和气压计信息融合,用超声测距所得阶梯高度对气压计的高度信息误差校准。最后输出修正后的高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2809663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96220.4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测量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用无接触光纤组检测哥氏振动的角速率传感系统,该角速率传感器包括驱动系统、振动结构系统和光纤组检测系统,所述光纤组检测系统包括光源、至少3对检测光纤组合、光隔离器、第一级Y型光耦合器、第二级Y型光耦合器、光电检测装置和光电处理系统;本发明利用了哥氏定理,通过双光干涉检测振梁敏感面的振动幅值来检测角速率效果;由于采用无接触光纤组检测哥氏振动来实现角速率传感,实现了光学和机械振动学的结合,因此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好,同时避免了接触式检测方式引入的测量误差,而且光纤检测对温度不敏感,因此检测精度和检测灵敏度更高,同时还降低了角速率传感器的生产成本、减少角速率传感器的体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