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爪指及抓取机械手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8517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41743.3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爪指,包括中指指节和铰接连接在中指指节下端的远指指节,中指指节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楔形滑块和按压滑块,按压滑块的一端突出于中指指节外,另一端与楔形滑块的楔形面相配合,通过对按压滑块的按压,可以实现对楔形滑块的移动控制,楔形滑块再通过远指传动装置实现对远指指节朝向按压滑块所在侧方向进行转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抓取机械手,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铰接连接有多个机械爪指,同时安装板对应每个机械爪指的位置穿设有抓取驱动杆,抓取驱动杆与中指指节铰接连接,通过对抓取驱动杆的移动控制,实现对中指指节的转动控制,进而实现机械爪指对物体的夹持抓取。本发明提高了对物体的抓取能力和灵活适应性。

    一种霍普金森压杆的端面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2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08548.3

    申请日:2023-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霍普金森压杆的端面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机,研磨机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主轴,主轴的一端设置有研磨头,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主轴回转的驱动部件,研磨头背离驱动部件的一端具有与主轴垂直设置的研磨面;还包括装夹机构和加料机构,装夹机构上贯通设置有与主轴平行设置的装夹孔,用于横向固定待研磨杆;加料机构包括用于盛装研磨剂的盛料仓和用于收集研磨剂的集料仓,盛料仓位于研磨头的上方,并具有朝向研磨面设置的滴料孔;集料仓位于研磨头的正下方,并具有朝向研磨头设置的收集口。本发明的端面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均具有结构设计巧妙,能够保证足量研磨剂作用于研磨面上,有利于降低试验成本等优点。

    用于振动环境下微耕机手柄握力的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1908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78898.7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振动环境下微耕机手柄握力的测试装置,包括握力整合单元和握力采集单元,握力采集单元包括采集底座,采集底座上端具有采集孔,采集孔内设有采集压座,采集压座的上端伸出采集孔外,采集压座与采集孔孔底之间设与采集弹簧;握力整合单元包括整合底座,整合底座的上端具有整合孔,整合孔内滑动配合有滑尺,滑尺上标刻有刻度值,滑尺与整合孔内壁之间设有用于对滑尺进行复位的弹性复位装置,整合孔处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用于观察刻度值的观察孔,采集孔内设置有传导线,传导线的一端固定在采集孔内,另一端伸入到整合孔内,传导线作用在滑尺上,采集压座抵接在传导线上,当采集底座下压时,能够推动传导线拉动滑尺移动。

    一种穿戴式刚柔混合驱动手指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452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72715.2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指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刚柔混合驱动手指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指段一和指段二;指段一包括上端盖和指段一底座,上端盖与指段一底座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开有空腔,空腔内放置驱动电机及减速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端连接;减速器输出端与传动系连接,且在指段一和指段二底部还设置有两组齿轮系。本发明通过绑带将机器人与手指固定,连接杆及刚度弹簧在矩形槽里的滑动可减小手指关节承受沿手指方向的作用力,减少关节受损的影响因素;通过第一旋转伸缩结构及第二旋转伸缩结构的斜面倾角,可实现两组旋转块按顺序动作,控制电机转角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手指的弯曲角度。

    具有情感交互功能的迎宾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19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13166.8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情感交互功能的迎宾机器人系统,包括仿人主体、仿人双臂、仿人头部和移动底盘,还包括电源单元、语音识别控制单元、双臂控制单元、头部控制单元和移动底盘控制单元;电源单元用于向各控制单元供电;语音识别控制单元用于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同时将识别到的用户语音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分别输出给双臂控制单元、头部控制单元和移动底盘控制单元;双臂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仿人双臂的动作;头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仿人头部的表情;移动底盘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移动底盘的运动。本方案的迎宾机器人能与用户之间进行语音情感的交互,同时能够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进行动作和表情变化,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

    一种智能医药箱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513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71813.6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医药箱及其控制系统,该智能医药箱包括药箱本体、药板存储输送机构、脱药机构和移动机构;药板存储输送机构包括多个药板存储输送装置,药板存储输送装置包括多层储药输送结构和单层药板输送结构,脱药机构包括压药装置和压药平移装置,压药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压药组件,压药组件能够向下移动并作用在支撑架的药板上,压药平移装置能够带动压药组件移动;移动机构与脱药机构进行连接并带动脱药机构竖向和水平移动。本方案能自动将胶囊类药物从药板上取下,并能根据服药情况自动配置好需要服用的药物,从而方便了病人的操作,并减少药物漏服或错服情况发生。

    一种脊椎牵拉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0047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42117.6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脊椎牵拉装置,所述背板向人体方向设有单点固定的三角结构,所述固定点固定于所述背板上,其余两点中一端点固定患者头部构成牵引点,另一端点沿背板滑动;所述背板滑动的端点外接驱动源。本发明构建的一种脊椎牵拉装置,以三角结构结合曲柄滑块机构对脊柱进行拉伸,使用时三角型提供充分的稳定性;曲柄滑块机构使得拉伸过程更为均匀、可控。并且在提供动力源的部位构建扭矩转化为拉力的机构,以扭矩提供动力,进一步提高了牵拉力的可控性。最后为了实现对颈部的牵拉以及辅助康复,还在牵拉位置设置所述的颈椎辅助活动机构,进而辅助颈部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

    快速换装连接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928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177070.4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换装连接装置,包括卡接环套,卡接环套的内壁上环设有限位卡条,限位卡条上设有限位挡块,卡接环套的上端环设有限位卡槽,卡接环套套设有调节环套,调节环套上固定有穿过限位卡槽伸入卡接环套内的限位挡条,卡接环套内设有压板,压板上对应限位挡块和限位挡条的位置分别设有升降口和插口,当调节挡条未对应插口时,限位挡条能够对压板进行阻挡,卡接环套的上端固定有上连接板,上连接板与压板之间设有弹簧,卡接环套下端设有下插接柱,下插接柱上固定有旋入于限位卡条与压板之间的下连接条块,下连接条块与卡接环套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换装快捷方便,使更换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更换工作效率。

    手扶式农机系统振动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176603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58300.4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扶式农机系统振动试验台,包括行走轨道和行走在其上的土槽槽车,轨道的两侧设置有侧支架,侧支架之间设置有与其固定的激振器悬架,激振器悬架上安装有激振器,激振器的激振头上固定有连接平台,激振器悬架上还固定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的上端固定在连接平台上,下端延伸至激振器悬架下方且穿设有刀辊,侧支架之间设置有与其固定的动力传动架,动力传动架上安装有分别用于驱动刀辊和土槽槽车的驱动装置,中间连接件上安装有扶手架支座和其上的扶手杆,扶手杆的末端安装有用于检测其振动参数的拉压传感器。本发明基于控制变量原理,利用旋耕系统与土槽槽车联动系统和中间连接件组合形式,分离控制振动传递,使用方便可靠。

    弹簧扭杆式负刚度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57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536126.6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扭杆式负刚度减振装置,包括外套管,外套管内设置有隔板,外套管内穿设有双头螺杆,隔板的两侧设置有内套管,双头螺杆上套设有套管旋塞且螺纹连接在内套管上,双头螺杆上螺纹配合有螺杆旋塞且抵接在套管旋塞外侧,双头螺杆上套设有压弹簧且两端分别抵接在套管旋塞和挡板上,外套管上开设有条形开口,内套管上且对应条形开口的位置凸起有下连接凸台,外套管且背对条形开口的一侧凸起有两个上连接凸台,上连接凸台上转动有V形扭杆,V形扭杆的一端固定有传动立柱,传动立柱的另一端通过下连杆铰接在下连接凸台上,两个V形扭杆的另一端通过拉弹簧连接。本发明利用拉压弹簧组合形式有效的降低了振动传递,使用方便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