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与乙烷反应的晶面可调节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8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175030.5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与乙烷反应的晶面可调节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包括可调节暴露晶面结构的二氧化铈载体和活性金属组分,活性金属组分为Fe‑Ni双组分结构,Fe:Ni的摩尔比例为(2‑5):1,活性金属组分的质量分数为0.5%‑5%;二氧化铈载体的微观结构为棒状结构,暴露晶面为(111)和(110)的低指数晶面,制备时取Fe(NO3)3·9H2O和Ni(NO3)2·6H2O溶于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棒状二氧化铈后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过滤出溶剂热反应沉淀物,清洗;将溶剂热反应沉淀物干燥并焙烧得到棒状二氧化铈负载活性金属Fe‑Ni的催化剂。本发明解决现有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催化剂产物选择性差,催化反应方向难以调控的问题。

    一种智能响应芯片热点的自适应热质传输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6694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33961.7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响应芯片热点的自适应热质传输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基板和上盖板,上盖板中心位置刻蚀有通孔,散热器基板上刻蚀有与通孔对应且相同半径的中心流体进口,散热器基板上还刻蚀有与中心流体进口相通的多个分形微流道,每个分形微流道中且在两个分支流道内嵌有梯形体热缩型温敏型水凝胶,且该嵌入的水凝胶贯通于两分支流道中。该散热装置换热能力强,流动压降小。嵌入的热缩型温敏型水凝胶能智能响应芯片的局部热点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发生体积变化及水分扩散和输运,实现流道分流时的自适应调控和分支流道内的流量交换,实现流量的自动重新分配,快速带走芯片局部热点热量,有效防止局部热失效问题,维持芯片表面温度的均匀。

    一种智能响应芯片热点的自适应调控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93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32488.0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响应芯片热点的自适应调控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基板和上盖板,上盖板中心位置刻蚀有通孔,散热器基板上刻蚀有与通孔对应且相同半径的中心流体进口,散热器基板上还刻蚀有与中心流体进口相通的多个分形微流道,每个分形微流道中且在两个分支流道的一侧壁上分别嵌有工字型热缩型温敏型水凝胶,两个分支流道的另一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凹坑,且该凹坑与水凝胶在该分支流道上错位设置。该装置换热能力强,流动压降小。水凝胶能智能响应芯片的局部热点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发生体积变化,对分形微流道内散热流体进行自适应流量调控和流量重新分配,快速带走芯片局部热点热量,维持芯片表面温度的均匀。

    一种仿生柔性管道强化流致振动增强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62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56851.8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致振动强化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生柔性管道强化流致振动增强换热方法,包括:将仿生柔性管道物理模型引入预构建的外流场中,获得对应的流场物理模型;采用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流场物理模型进行仿真,获得流场随时间分布情况以及仿生柔性管道的运动数据。根据获得的运动数据,对振动响应结果进行分析,获得振幅变化特征,对温度场进行分析,获得努塞尔数随弧形结构高度和覆盖范围变化的关系传热特征。本发明提供的结构设计以及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设计仿生表面调整优化其覆盖面积和高度,从而起到强化流致振动增强换热,增大振幅的目的。

    一种基于微尺度燃烧的一体化热电能源转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759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1845.1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燃烧动力系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尺度燃烧的一体化热电能源转化装置,包括燃烧器、高导热铜板、第一氧化铝陶瓷、第一导电带、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第二导电带、第二氧化铝陶瓷和散热器,所述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共同组成半导体结构,所述燃烧器相对立的两侧分别依次连接高导热铜板、第一氧化铝陶瓷、第一导电带、半导体结构、第二导电带、第二氧化铝陶瓷和散热器,以使所述燃烧器相对立的两侧形成对称结构。本发明的基于微尺度燃烧的一体化热电能源转化装置,采用圆形燃烧器和半圆柱型半导体,并用针肋散热器,增加系统传热及有效工作面积的同时提高热电冷热段温差,提高热电能源转化装置的发电功率及系统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