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9857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534560.7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结构振动控制方法、介质及设备,建立被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和奖励函数;建立策略网络、目标策略网络、价值网络和目标价值网络并初始化;建立回放池;实现数据交互,同时将控制信号、反馈信号和奖励信号存储在回放池中,通过随机采样的方式提供给强化学习算法用于更新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的参数,采用软更新机制对目标策略网络和目标价值网络的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最终的策略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部署控制器,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反馈信号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神经网络的正向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完成结构振动的控制操作。本发明为复杂结构振动控制提高了一种更加智能的控制方法,具有优异的控制性能和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553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212303.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形阻尼间隙磁流变阻尼器,外缸筒的内部设置有内缸筒,内缸筒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内缸筒上段、内缸筒中段和内缸筒下段;外缸筒、内缸筒上段和内缸筒下段采用高导磁材料制成,内缸筒中段采用非导磁型材料制成;外缸筒和内缸筒的上端设置有缸筒上盖,下端设置有缸筒下盖,内缸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伸出至缸筒上盖的外部,另一端贯穿低碳钢圆盘设置;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塞头,活塞头和低碳钢圆盘之间设置有阻尼发生器,阻尼发生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隔离磁场的非导磁材料;阻尼发生器中间设置有用于改变磁场分布的高导磁材料与非导磁材料。提高了磁场利用率,显著提高了阻尼力范围和动态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41023.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颚面测试夹具及应用和基于其的轨道颚面测试装置,属于轨道不平度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轨道颚面测试夹具,包括滑块,滑块与轨道顶面贴合的一端设有压紧块,滑块沿轨道移动时,压紧块用于维持滑块与轨道侧面的贴合状态;滑块与轨道侧面贴合的一端设有传感器支座,传感器支座上设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座孔,座孔轴向与轨道颚面垂直。所述轨道颚面测试装置中,电容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座孔中。将所述轨道颚面测试夹具用于火箭橇轨道颚面不平度测试中,实现轨道颚面狭小空间内的高精度测量,具有非接触和无摩擦磨损等优点,满足火箭橇领域轨道测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791665.7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橡胶减振器性能预测及选型方法,通过振动试验得到橡胶减振器试件的共振频率和减振效率;以振动试验得到的试验数据为基础,以橡胶减振器的几何特征和邵氏硬度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以橡胶减振器的共振频率或者减振效率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神经网络,得到橡胶减振器的物理参量与减振性能的映射关系;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大量未知减振器进行减振器性能预测,然后对物理变量和减振性能数据进行管理,从减振性能出发选出合适的减振器对应的物理参量,完成选型。本发明通过减振器的物理特征变量来预测减振器性能参数,只需根据设计振动量从数据库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减振器;具有可推广性且选型预测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14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08438.3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橇轨道路谱用复现装置及其方法,采用深度双向循环神经网络构造机器学习模型,构造若干组白噪声激励信号作模型为输出,将激励信号施加于支架-轨道系统上采集得到轨道上一点的加速度信号作为模型输入,对模型进行训练并得到结构响应-激励模型;根据基于功率谱密度函数进行轨道随机不平顺仿真,利用离散傅里叶逆变换法将空间功率谱密度转换为时域信号;将预期路谱信号转化为加速度信号并输入学习模型得到预测激励信号,施加于支架-轨道系统采集得到响应点加速度信号与预期波形进行比较用于实现路谱复现。本发明能够通过设置算法的参数和网络结构的层数,来更好地获取结构的特征,从而给出准确度更高的激励施加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817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10150385.4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重型车辆(或履带车辆)底盘悬挂系统的圆盘式磁流变阻尼器,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挂系统用磁流变阻尼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路谱测量通道,多个阻尼力控制通道以及一一对应的多个设置在车体上的磁流变阻尼器。该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控制装置,具体步骤为:首先建立振级控制表;再通过路谱测量通道,检测车辆行驶中的路面振动信号,根据振级控制表,确定振级,提供控制参考信号;最后,将控制信号提供给多个阻尼力控制通道,多个阻尼力控制通道独立控制各自相对应的磁流变阻尼器。
-
公开(公告)号:CN100517137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10018618.0
申请日:2007-09-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5B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振动控制装置及相应的振动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控制仪的控制速度和实现多点振动控制及波形再现。振动控制装置包括有显示及控制单元、计算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振动信号发生单元和与其输出信号连接的控制对象,计算处理单元以DSP处理器为核心,与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双向信号连接,控制对象的输出连接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入;计算处理单元包括有分别用于建立和修正控制对象振动信号的两个自适应滤波器;通过这两个自适应滤波器,利用AP-NLMDF-CD算法离线建立控制对象的正模型P(Z)和逆模型C(Z),并以迭代误差最小作为评价准则进行在线修正,使控制对象的输出不断逼近作为参考的时域输入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277655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121793.2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6 , B60G17/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图式的磁流变悬架半主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灰色预测系统接入悬架垂直速度、侧倾角速度、俯仰角速度的信号的输出端,实时补偿车辆滞后的振动姿态响应,得到车身垂直位移、侧倾角、俯仰角的预测值;步骤2,基于整车磁流变悬架进行动力学分析,设计整车分姿态控制的运动图式控制器;步骤3,将步骤1获得的预测值输入步骤2获得的运动图式控制器,获得期望控制力;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期望控制力输入磁流变阻尼器逆模型,获得期望控制电压,基于期望控制电压实现磁流变悬架半主动控制。本发明引入灰色预测系统对车辆姿态进行预测,可以补偿悬架减振系统的时滞,提高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4706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607670.1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稳态曲梁的隔振结构,多个胞元结构依次连接,在平面或空间内规则排布构成隔振结构,每个胞元结构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双稳态曲梁的顶部,双稳态曲梁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连接,双稳态曲梁的顶部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弹簧。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易于调节整体隔振系统中的正负刚度,进而调节准零刚度区间对应的力的大小,以适应不同负载,同时最小单元模块化设计,可适应于不同的结构环境,满足了工程需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