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8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13260.1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里程偏差精细化校正方法,其步骤包括大尺度整体校正:将整段待校正数据中的每个点的里程偏差视为常数,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求得此常数,进而对待校正数据进行整体相对里程偏差校正;小尺度逐点校正:对经大尺度整体校正后的待校正数据与基准数据之间仍存在的局部性的小偏差,利用移动窗口以遍历搜索的方式对待校正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更加细致的比对,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求得每个点的相对里程偏差,进而对待校正数据进行逐点校正,实现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里程偏差精细化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08856.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响应的轨道列车运行间距实时自动获取方法,获得前车和后车的的振动信号,利用计算机程序在前车和后车的振动信号上设置信号截取窗口,通过对前车和后车的信号截取窗口内的振动信号开展逐点搜索比对的方式,寻找前车与后车的信号截取窗口内的数据相似度达到最大的振动信号的时间节点,从而得知前车和后车通过同一地点的时间差,然后根据前车与后车的运行速度,计算出运行间距。其通过分析前车和后车的动力学响应的关联性确定列车通过同一路段,该关联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降低随机因素的干扰,更加稳健准确地反映列车运行间距;当前时刻的测量结果仅与当前时刻的测量信息有关,不依赖历史测量结果,避免历史累计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749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9688.8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1L27/20 ,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信与线路平纵断面约束的重载列车群组操纵优化方法,涉及重载列车群组操纵领域,包括:建立考虑车—车通信的重载列车群组纵向动力学模型;将重载列车群组对应的铁路线路的空间三维线形分解为沿水平面的曲线和沿竖向的坡道,生成铁路线路分解结果;根据考虑车—车通信的重载列车群组纵向动力学模型和铁路线路分解结果,建立考虑车—车通信的重载列车群组操纵优化模型;对考虑车—车通信的重载列车群组操纵优化模型进行数值求解,生成操纵曲线;根据操纵曲线,求解满足通信传输需求的车—车通信系统参数。该方法为复杂环境下大规模重载列车群组通信系统选择提供了直接指导,在提高重载列车群组操纵平稳性方面具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11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87055.9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黏着制动的群组列车安全追踪距离计算方法,主要方案为:分别建立群组列车动力学系统模型、群组运行控制传感器、轮轨黏着控制器、制动系统模型和群组列车黏着制动协同控制系统模型,并设置黏着判定、追踪判定和制动判定组成的三级判定规则,当列车开始制动时,实时输入制动转矩、距离差、通信延时、轮对蠕滑率和轮对角加速度,并通过三级判定规则计算群组列车安全制动距离,制动过程结束后输出制动工况下的群组列车安全追踪距离。本发明能够在复杂的工况条件以及不同车型的列车条件下,采用黏着判定、追踪判定和制动判定组成的三级判定规则,能够准确计算出列车制动时的群组列车安全追踪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8925.2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1H17/00 ,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了基于CBAM注意力的铁路轨枕支撑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主要方案包括:首先,计算重载列车在不同枕轨支撑状态下的轴箱振动加速度响应数据,并对轴箱振动加速度响应数据设置枕轨支撑不足病害标签和枕轨支撑正常标签;其次,对设置标签后的轴箱振动加速度响应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并利用切片后的轴箱振动加速度响应数据构建训练数据集;基于训练数据集构建并训练基于CBAM注意力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然后,获取重载列车的实时轴箱振动加速度响应数据,并输入训练好的基于CBAM注意力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得到轨枕支撑状态的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提升轨枕支撑状态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810205368.X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其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仿真装置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的技术问题,通过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橡胶轮轮轨面接触力学模型,轨道梁底板与腹板等效面力施加方法以及车辆与轨道梁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构建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与轨道梁的耦合动力仿真系统,该发明解决了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悬吊机构解耦并等效,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模型仿真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难以提取轨道梁动应力、动应变结果,无法准确评估轨道梁局部强度破坏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048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10003678.3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何庆烈 , 蔡成标 , 朱胜阳 , 张水清 , 王明昃 , 翟婉明 , 何飞 , 林秋君 , 张龙庆 , 徐翔 , 何春燕 , 陈兆玮 , 张嘉伟 , 杨尚福 , 冯洋 , 袁玄成 , 韩兆令
IPC: E01B2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通过提高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减振性能来提高列车运行的舒适性。该轨道梁包括轨道梁顶板、设置在轨道梁顶板左右两侧的轨道梁腹板以及设置在轨道梁腹板内侧壁上的轨道梁底板,轨道梁底板上设置有减振橡胶垫,橡胶减振垫上设有走行轨,走行轨通过扣件系统连接在轨道梁底板上。本发明适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
-
公开(公告)号:CN116401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20536.3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桥梁预拱度设置方法,通过构建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设置数个不同幅值的预拱度设计曲线作为该模型的输入激励,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各动力学指标并分析,得到抵消列车动荷载的第一预拱度曲线;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获取桥梁温度荷载的范围和联合概率分布,根据温度荷载的范围确定温度荷载组合工况,通过组合工况计算温致变形,得到抵消桥梁温致变形的第二预拱度曲线;通过桥梁有限元模型,计算桥梁服役期限内的桥梁收缩徐变变形幅值,根据趋于不变的年数,得到抵消桥梁收缩徐变变形的第三预拱度曲线,将上述预拱度曲线进行叠加,得到最终合理的预拱度。以保障高速列车在长期服役条件下的列车过桥动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11839.X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三维振动响应的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建筑物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柱、梁、楼板和剪力墙四部分构件的动刚度矩阵,根据空间几何坐标关系进行组装,得到建筑物的动刚度矩阵[D]G;步骤二,根据外力载荷向量[F]G,以及建筑物的动刚度矩阵[D]G,得到建筑物的位移响应向量[X]G;步骤三,根据得到的建筑物的位移响应向量[X]G,得到建筑物位移响应,根据建筑物位移响应,采用在建筑物底部安装减振支座的策略进行减振。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根据建筑物位移响应,采用在建筑物底部安装减振支座的策略进行减振。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98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810003664.1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H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梁清尘除冰车及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梁清尘除冰车及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梁清尘除冰车及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解决因薄冰、碳刷粉末造成的车轮打滑、制动失效等行车安全隐患。该轨道梁清尘除冰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清尘除冰机构,清尘除冰机构包括破冰组件、碾冰组件和清尘扫冰组件,破冰组件、碾冰组件和清尘扫冰组件依次沿车体行进的方向安装在车体上。该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轨道梁包括轨道梁顶板、轨道梁腹板以及轨道梁底板,轨道梁内设置有轨道梁清尘除冰车。本发明用于轨道梁的除冰、清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