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3518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236490.1
申请日:2021-10-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量化电池寿命衰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于预设约束条件,建立非线性寿命模型;步骤S2:采用多元泰勒展开式逐次线性化的方式,将非线性寿命模型,转变成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步骤S3: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获得新的电池功率;步骤S4:计算欧氏距离,如果欧式距离ED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或循环次数n达到额定值,则停止循环,输出得到电池功率,得到预测结果;否则,设置新的电池功率点,并重新回到步骤S2。本发明考虑影响电池寿命的因素更全面,能够快速有效地预测结果,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4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5359.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18 , G06F17/13 , G06F17/12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3/04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纯嵌入的电‑气互联系统仿射动态能流计算方法,包括:基于仿射算术表征不确定因素,构建电‑气仿射动态能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全纯嵌入思想对时域进行嵌入,重构仿射微分方程,将非线性仿射方程组求解问题转换为泰勒幂级数求解问题,进而通过获取状态量递推关系,递归求解得到仿射能流关于时域的显性表达式;基于噪声元动态校正的多时段计算方法,通过在多时段计算中固定噪声元并进行动态校正,避免噪声元叠加,获取连续时间的仿射动态能流分布。该方法可以全面模拟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能流动态变化过程,适用范围广,保守度低,计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22715.9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融合多源量测数据的区间谐波抗差状态估计方法,所述方法融合PMU与PQMD的量测数据进行区间谐波抗差状态估计;首先,根据重叠度指标选取各PQMD测点的检测时段,构建PMU与PQMD的区间混合量测数据集;其次,采用量测变换策略,统一相角坐标系,并通过投影统计法与改进Huber权函数确定量测权重并优选量测数据集;最后,对权重矩阵进行去区间化以抑制区间扩张效应,采用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求解区间谐波状态估计模型,估计出全网谐波状态量;本发明解决了多源量测数据融合面临的同步性差异、量测偏差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区间型谐波抗差谐波状态估计算法,有效提高了区间谐波状态估计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27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6187.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纯嵌入型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仿射能流交替递归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描述源荷不确定性的天然气网络全纯嵌入仿射能流方法;然后,根据耦合设备处的能量流动对电网和气网的仿射能流方程进行重构,构造全纯嵌入型仿射多能流模型;此后,独立获取电网和气网的仿射状态量初值,并将电网开路状态作为多能流计算的计算起始点;最后,基于各仿射状态量的幂级数系数递推关系,以交替进行的方式逐阶递归计算电网、气网和耦合设备的仿射状态量幂级数系数,求解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能流分布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28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62056.7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及广义储能的风储集群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在日前长时间尺度调度价格型需求响应,以净负荷功率波动和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求得日前调度计划和优化后的负荷曲线;其次,在日内短时间尺度调度激励型需求响应和风储系统,以电力系统总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考虑风储集群系统功率波动约束,求得日内调度计划并确定各个风储系统的并网功率;本发明所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风电、负荷不同时间尺度预测数据和广义储能资源,减少风储集群系统的弃风电量,降低其并网功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674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61598.8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60L53/60 , B60L53/64 , B60L53/50 , B60L5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充能决策预测的电‑氢复合充能站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为新能源汽车制定了相应的充能策略。其中,对电动汽车用户设计了两种充电方案供其选择,通过电价激励引导用调整消费行为,并建立基于心理学的韦伯‑费希纳(Weber‑Fechner,W‑F)激励响应决策模型,合理描述驾驶员充电方案的选择行为。随后,综合考虑用户侧于供能侧双方利益,以电‑氢复合充能站的运营收益以及用户的排队时间为目标函数,采用NSGA‑Ⅱ算法对该多目标问题进行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86416.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面体包络的电‑气互联系统动态最优能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考虑气压和温度对压缩机体积流量的影响,将压缩机的特性曲线由二维拓展至三维,构建压缩机可行域模型,并基于多面体包络实现可行域的松弛,得到凸可行域模型;步骤S2:考虑异质能流特性,基于隐式差分法将天然气动态偏微分方程线性化,引入管存表征天然气动态过程,建立电‑气互联系统的动态最优能流模型;步骤S3:利用一阶泰勒展开和凸松弛方法处理动态最优能流模型中的非凸约束,并结合逐次线性化和边界收紧算法计算动态最优能流。本发明有效提高最优能流计算精度和可靠性,实现电‑气互联系统的协同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2876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0571705.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靠性分析的MMC子模块相关性场景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MMC拓扑结构和子模块组合关系,构建MMC子模块可靠性模型;步骤S2:根据子模块可靠性模型,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及Cholesky分解排序法构建子模块相关性场景;步骤S3:根据得到子模块相关性场景,通过直方图的统计特性,选取适用于的Copula函数,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理论估计Copula函数的参数;步骤S4:根据子模块可靠性模型和Copula函数,构建未冗余配置时可靠性模型;步骤S5:根据未冗余配置时可靠性模型和Copula函数,构建配置冗余时可靠性模型。本发明基于MMC相关性场景的构建,建立了MMC可靠性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19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754700.2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G06F17/18 , G06F17/11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间监测数据的用户谐波危害预警评估方法,在未来的用户参数和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后通过预测用户注入的谐波电流,从而评估用户的谐波危害,以实现用户的谐波危害预警。本发明根据谐波监测装置测量得到用户的区间谐波电流统计值,从而构建用户的区间自回归模型,并预测用户未来注入系统的区间谐波电流上下限,根据预测的区间谐波电流评估用户的谐波危害,以实现用户的谐波危害预警。因此,本发明能预测用户的谐波电流并预判用户未来的谐波危害,克服目前电网只针对当前电网的运行情况无视未来用户参数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去评价用户的谐波污染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82965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110713.6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时间尺度动态谐波责任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集需划分责任时段内谐波电压监测数据序列和各个用户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平均有功功率计量数据;步骤S2:根据得到的谐波电压监测数据序列和平均有功功率计量数据,计算所有用户的平均有功功率与谐波电压数据的动态相关系数;步骤S3:根据得到的动态相关系数和评价有功功率值,构造动态谐波责任指标,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S4:根据归一化后的动态谐波责任指标,构造长期谐波责任指标;步骤S5:根据得到的长期谐波责任指标,进行需划分责任时段内的谐波责任划分。本发明可用于解决用户难以接受短时谐波责任划分结果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