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蛋白单细胞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330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0614122.9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蛋白单细胞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采用碳水化合物复合酶对茶叶组织进行酶解处理,将连结茶叶细胞组织之间的细胞间质有效降解或溶出,使茶叶组织充分分散开,从而高效获得结构完整的茶叶肉单细胞。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获得的高蛋白单细胞茶粉颗粒大小均一细腻,并能有效保持茶叶细胞中的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完整。同时,由于释放出来的单细胞结构完整,可使细胞内物质与外界环境保持隔绝状态,能够延缓细胞内容物的释放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从而避免细胞内营养物质释放过快造成的营养损失。

    一种高蛋白茶粉为原料的酸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27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66653.4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蛋白茶粉为原料的酸奶制备方法。其通过茶叶或茶渣经碳水化合物复合酶解技术酶解后,筛分,干燥获得;所述碳水化合物复合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阿拉伯聚糖酶、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独特的制作工艺使高蛋白茶粉茶多酚较少,降低了对乳酸菌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突破了普通茶粉无法直接参与酸奶发酵的瓶颈。通过高蛋白茶粉与全脂奶粉相结合,赋予了酸奶茶的清香。制作茶酸奶使用的高蛋白茶粉其细胞壁完整,能够防止营养在胃部流失,并在肠道中缓慢释放营养物质。同时,茶酸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镇定作用,能够唤醒身体活力,缓解疲劳。高蛋白茶粉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茶多酚以及膳食纤维,使其成为一款营养满载的健康饮品。

    融合轨迹时空距离和SNN-DPC的出租出行频繁模式挖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4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733392.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轨迹时空距离和SNN‑DPC的出租出行频繁模式挖掘方法,包括:获取轨迹数据,剔除重复记录和异常的数据并补全缺失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任取不同的2个网格,提取以这两个网格所在区域为起终点的所有轨迹,构建轨迹子数据集;基于改进的Hausdorff算法度量轨迹的空间位置相似性;基于改进的LCSS算法度量轨迹的空间方向相似性;将轨迹空间位置距离矩阵和轨迹空间方向距离矩阵进行加权融合,得到轨迹时空距离矩阵;基于SNN‑DPC算法对轨迹时空距离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将轨迹划分为不同的类簇;基于FDPC‑OF算法检测聚类结果中的离群轨迹,并予以剔除,最终得到出租出行频繁模式。该方法有利于实现准确、高效的出租出行频繁模式识别。

    一种菌丝球的定量接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939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910116323.X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丝球的定量接种方法,利用微孔板进行菌丝球培养,绘制菌丝球干重与培养体积之间的标准曲线,以标曲确定菌丝球的接种量。在微孔板培养体系中,可根据不同培养液体积来制备不同数量及大小的菌丝球,同一培养体积下菌丝球的数量及大小相近,可满足不同的接种需求。本发明所述的菌丝球接种方法,为菌丝球的接种拟定了计量标准,能够克服菌丝球接种时难以定量的问题。

    一种基于溶质挥发体系的微胶囊内部空隙体积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3115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329507.6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溶质挥发体系的微胶囊内部空隙体积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微胶囊放置于碘水中,由于碘单质除了会挥发以外,还会进入微胶囊内部,并时刻进出囊膜使囊内外溶度平衡,因此与不放微胶囊的碘水相比,会有浓度差。根据质量守恒和此浓度差,可计算微胶囊内部空隙体积。本发明的微胶囊内部空隙计算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烘干法,既不破坏微胶囊本身的结构性质,又节省时间。

    一种快速筛选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71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0324224.6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筛选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的方法,利用微孔板高通量培养技术(固态及液态)培养红曲霉,同时基于酶标仪以双波长法(△A=A238‑A247)快速检测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相比于常规平板培养和摇瓶发酵,本发明中所述的微孔板高通量培养技术试样量小、一次性可处理样品种类多,且节省空间,培养箱利用率高;对于高产洛伐他汀菌株的快速筛选,相比于液相色谱法,本发明实验周期大大缩短;相比于文献中所报道的比色法(单波长或双波长),本发明更能排除发酵液中其他物质的干扰。总之,整个过程可同时对上百株红曲霉进行快速培养和筛选,整个过程工作量小,操作快速便捷,易于实现。

    一种新型红曲废渣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868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600239.5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酿酒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接力固态发酵红曲霉菌丝体废渣,制备出新型高活菌数的红曲废渣微生态制剂。红曲菌丝体废渣固态培养基的配方红曲霉菌丝体废渣1kg,麦芽糖16.2 g,氯化铵10.0 g,硫酸镁6.2 g,蒸馏水2 L,pH自然;发酵工艺为:在红曲菌丝体废渣上接种地衣芽孢杆菌24h后接枯草芽孢杆菌24h,最后接种酿酒酵母菌发酵72h,接种量均为5%,接种活菌数为105CFU/mL。本发明的新型红曲废渣微生态制剂具有高的活菌数和很低的桔霉素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本发明综合了红曲功能性物质和三种不同的益生菌及其产物,解决红曲废渣残留,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一种红曲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950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324009.6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曲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是先将红曲霉种子液接种于半固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再将发酵后的半固体培养基直接喷雾干燥,制得所述微胶囊。本发明经半固体发酵制备红曲色素微胶囊,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红曲色素的光稳定性,减少色素的损失率,另一方面该工艺省去了喷雾干燥前的过滤、预混等步骤,解决了红曲霉菌丝体的废弃问题和喷雾干燥前的能耗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一种扩大海藻酸钠微胶囊内部空隙体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73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77235.X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大海藻酸钠微胶囊内部空隙体积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固定化菌株发酵领域。将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复配后对可降解羧甲基纤维素的酶类进行包埋,然后将微胶囊放置于去离子水中40℃酶解3h。由于固定化过程中菌株在海藻酸钠微胶囊内部的生长空间有限,而此方法可扩大菌株的生长空间,同时酶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降解产物还原糖可直接被菌利用,一举两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