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209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7017.0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偏压加载系统,所述卧式偏压加载系统包括卧式底架、加载动力件以及调节底座,所述卧式底架为框型结构,所述卧式底架的中部围合形成加载操作空间;所述加载动力件连接于所述卧式底架,所述加载动力件包括位于所述加载操作空间内且相对设置的施力部和固定部,所述施力部能在第一预设方向上对试件施加加载力;所述调节底座设于所述加载操作空间内,所述调节底座的两端与所述加载动力件的外壳固定连接,并处于所述加载动力件的底部,所述调节底座具有可活动调节的试件支撑板,所述试件支撑板可在第二预设方向上调节第一偏移量,以及在上下方向上调节第二偏移量。本发明提供的卧式偏压加载系统减少试验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1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921950.3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及永久支护体系,属于隧道工程建设技术领域。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顶管作业、钢筋混凝土浇筑作业、止水防水作业、隧道开挖和导水防水作业。本发明提供的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通过将管幕体系结构保留在隧道结构中,使管幕体系结构形成支护和永久的一体化设计和施工结构,大幅减少临时支护、钢管切割、立柱焊接、绑扎钢筋网等施工作业,减少施工工作量和施工周期,同时通过设置导水防水机构,将意外渗入的地下水排放出隧道,避免渗水现象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59408.4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管节领域,尤其是一种预筑钢壳混凝土环形隧道管节结构,包括,管节组件,包括内壳、套设于所述内壳外部的外壳、固定于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的加劲肋、固定于所述外壳两端的连接圈与套口、以及固定于内壳一端的接口圈;以及,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连接圈内壁上的顶肋以及固定于接口圈外壁上的底肋,所述顶肋的底部一体连接有连接腔,所述底肋的外侧设置有拉紧件。本发明的管节采用钢壳制成,先顶进而后再浇筑混凝土,顶管机与管节形状相匹配,顶进过程中,废土可由管节内壳与外壳之间排出,而保留内壳内部的土石,从而实现预留核心土以降低对土体扰动,可有效降低对大断面顶管机的需求,并可用于既有地下结构拆除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123047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70305.9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Inventor: 李新志 , 张帅领 , 朱永全 , 李文江 , 刘尧军 , 胡指南 , 孙星亮 , 韩现民 , 孙明磊 , 朱正国 , 刘勇 , 宋玉香 , 王康 , 刘志春 , 郭小龙 , 樊浩博 , 李灿灿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装配式多功能隧道工程试验模型箱及施工方式,包括底板、左右侧板、前后侧板。该模块装配式多功能隧道工程试验模型箱及施工方式,左右侧板对称设在底板的顶面两侧,前后侧板对称设在底板的顶面另两侧,左右侧板与前后侧板相邻侧之间均设有边角连接件,左右侧板的上方对称等距离设有侧板连接杆,左右侧板和前后侧板均通过螺栓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边角连接件分别通过螺栓与相邻的左右侧板和前后侧板固定连接,侧板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左右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底板包括有第一标准块、第一角块、第二角块和中边块,左右侧板包括有第二标准块,前后侧板包括有第一孔件和第三标准块。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51810.7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复合式衬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复合式衬砌荷载分担比计算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上述隧道复合式衬砌荷载分担比计算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基础参数,并根据隧道基础参数,计算复合式衬砌中初期支护承担的主动荷载;获取初期支护的厚度和刚度以及二次衬砌的厚度和刚度,根据初期支护的厚度和刚度与二次衬砌的厚度和刚度计算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弹性链杆刚度;获取被动荷载系数,基于主动荷载、弹性链杆刚度和被动荷载系数,构建隧道复合式衬砌计算模型;根据隧道复合式衬砌计算模型计算得到隧道复合式衬砌中初期支护上各节点的荷载以及二次衬砌上对应节点的荷载,计算荷载分担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840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126899.0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隧道损伤性能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结构损伤性能计算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上述隧道结构损伤性能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待计算隧道基础参数,基于待计算隧道基础参数构建隧道结构模型;基于待计算隧道基础参数确定地震波模拟参数,根据地震波模拟参数生成模拟地震波;将模拟地震波施加于隧道结构模型,获取结构损伤性能数据;基于结构损伤性能数据计算隧道结构损伤性能。本发明考虑了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受拉破坏问题,实现了一种简便、准确地计算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损伤性能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921950.3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及永久支护体系,属于隧道工程建设技术领域。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顶管作业、钢筋混凝土浇筑作业、止水防水作业、隧道开挖和导水防水作业。本发明提供的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通过将管幕体系结构保留在隧道结构中,使管幕体系结构形成支护和永久的一体化设计和施工结构,大幅减少临时支护、钢管切割、立柱焊接、绑扎钢筋网等施工作业,减少施工工作量和施工周期,同时通过设置导水防水机构,将意外渗入的地下水排放出隧道,避免渗水现象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62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53584.7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nventor: 罗章波 , 杨岳勤 , 赵勇 , 苏新民 , 杨国柱 , 刘勇 , 朱永全 , 丁祥 , 郭庆昊 , 刘彦文 , 胡玉林 , 宋玉香 , 李文江 , 高新强 , 路美丽 , 卢裕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4 , E21D11/152 , E21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的复合式衬砌设计方法,包括初期支护的适用性判别、初期支护设计方法和二次衬砌设计方法;在地下水的pH值大于3、地下水中不含有硫酸盐和水压力小于0.2MPa的环境,采用初期支护作为复合式衬砌的主要承载结构;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的支护结构可采用荷载—结构计算模式,得出初期支护作为主要承载结构的初期支护定量设计参数;二次衬砌仅仅作为安全储备,承担由于初期支护劣化和地震等偶然荷载,按结构构造和隧道运营环境要求确定参数。以初期支护作为主要承载结构的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充分发挥初期支护的作用,提高了隧道结构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4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551810.7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复合式衬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复合式衬砌荷载分担比计算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上述隧道复合式衬砌荷载分担比计算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基础参数,并根据隧道基础参数,计算复合式衬砌中初期支护承担的主动荷载;获取初期支护的厚度和刚度以及二次衬砌的厚度和刚度,根据初期支护的厚度和刚度与二次衬砌的厚度和刚度计算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弹性链杆刚度;获取被动荷载系数,基于主动荷载、弹性链杆刚度和被动荷载系数,构建隧道复合式衬砌计算模型;根据隧道复合式衬砌计算模型计算得到隧道复合式衬砌中初期支护上各节点的荷载以及二次衬砌上对应节点的荷载,计算荷载分担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840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26899.0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隧道损伤性能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结构损伤性能计算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上述隧道结构损伤性能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待计算隧道基础参数,基于待计算隧道基础参数构建隧道结构模型;基于待计算隧道基础参数确定地震波模拟参数,根据地震波模拟参数生成模拟地震波;将模拟地震波施加于隧道结构模型,获取结构损伤性能数据;基于结构损伤性能数据计算隧道结构损伤性能。本发明考虑了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受拉破坏问题,实现了一种简便、准确地计算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损伤性能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