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8964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17033.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用于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研究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用于应力传感器。利用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中的石墨烯碎片形成孤立的岛状导电区域,而碳纳米管则为连接各块岛状石墨烯的桥,两者形成的岛桥结构,形成电极间的导电通道。这一结构特性使得整个器件的电阻模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表现出良好的阻变特性。本发明的柔性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应变系数高达190,即灵敏度更高,同时具有很高的可测范围,最大可达150%的拉伸范围,器件的重复性强,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48826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584009.5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小球改性的高阻变氧化还原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氧化石墨烯掺杂聚乙烯纳米小球形成,其中,所述聚乙烯纳米小球的尺寸为直径90nm~2000nm,掺杂浓度为:质量比,1.56~12.5%。本发明将聚乙烯纳米小球(PS小球)掺进RGO薄膜中,聚乙烯纳米小球作为绝缘体引入,从而改变RGO碎片堆叠的结构,在同等的应变条件下,掺杂后的RGO的电阻变化将会变大,显示出很好的阻变特性;基于本发明RGO薄膜形成的传感器也就拥有更高的灵敏度(7~250),远远大于常规RGO传感器;同时还能够通过调节掺杂PS小球的尺寸及浓度实现应变检测范围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087540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0996818.1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31/09 , H01L31/0264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薄膜敏感材料、红外探测器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薄膜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敏感材料包括二维材料层和金属纳米颗粒层;其中,金属纳米颗粒为圆锥状,底面直径为5~40nm、高度为3~17nm,金属纳米颗粒层为单层的金属纳米颗粒。本发明通过对二维材料进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所得的复合薄膜敏感材料能够提高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6696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944474.X
申请日:2018-08-1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DF阵列式柔性压电传感器的图形化刻蚀方法。本发明采用雕刻图形化的加工工艺,无需掩模版,可以同时进行大规模可控化制备,通过串并联结构设计,拓展器件工作能力与应用范围。现有的制备工艺中,由于多次溶液刻蚀会对PVDF上的铝膜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使图形化成品率差;而使用离子刻蚀的机器成本高昂,本发明通过改进PCB蓝膜工艺,最终解决了成本和成品品质兼得的工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1669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44474.X
申请日:2018-08-1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DF阵列式柔性压电传感器的图形化刻蚀方法。本发明采用雕刻图形化的加工工艺,无需掩模版,可以同时进行大规模可控化制备,通过串并联结构设计,拓展器件工作能力与应用范围。现有的制备工艺中,由于多次溶液刻蚀会对PVDF上的铝膜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使图形化成品率差;而使用离子刻蚀的机器成本高昂,本发明通过改进PCB蓝膜工艺,最终解决了成本和成品品质兼得的工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48826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10584009.5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小球改性的高阻变氧化还原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氧化石墨烯掺杂聚乙烯纳米小球形成,其中,所述聚乙烯纳米小球的尺寸为直径90nm~2000nm,掺杂浓度为:质量比,1.56~12.5%。本发明将聚乙烯纳米小球(PS小球)掺进RGO薄膜中,聚乙烯纳米小球作为绝缘体引入,从而改变RGO碎片堆叠的结构,在同等的应变条件下,掺杂后的RGO的电阻变化将会变大,显示出很好的阻变特性;基于本发明RGO薄膜形成的传感器也就拥有更高的灵敏度(7~250),远远大于常规RGO传感器;同时还能够通过调节掺杂PS小球的尺寸及浓度实现应变检测范围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087370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997510.9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表面增强型拉曼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表面增强型拉曼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硅片上涂光刻胶,同时绘制光刻图案;b、通过光刻的方式将光刻图案刻在硅片表面的光刻胶上,然后显影、离子刻蚀,再去除硅片上多余的光刻胶;c、在步骤b所得硅片上溅射金层;d、将含球溶液加在步骤c所得硅片上,干燥;重复加含球溶液和干燥步骤,直至干燥后球填满孔洞;e、再在步骤d所得硅片上溅射金层,即得成品芯片。本发明方法能够增强所得芯片的拉曼增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80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767417.X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N1/04
Abstract: 一种柔性可拉伸的摩擦发电机,属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柔性电极A和柔性电极B,所述柔性电极A和柔性电极B为柔性可拉伸绝缘材料与纳米导电颗粒形成的复合结构,柔性电极A和柔性电极B接触或不接触设置,当有外力作用在所述柔性电极A和/或柔性电极B上时,其带纳米导电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接触和分离,使柔性电极A和柔性电极B之间产生电信号。本发明摩擦发电机采用可拉伸绝缘材料和纳米导电颗粒形成柔性电极,使得纳米导电颗粒能在拉伸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电信号输出能力,且在多次拉伸后具有稳定的电压输出,进而使得摩擦发电机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能,为适配人体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大形变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80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67417.X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N1/04
Abstract: 一种柔性可拉伸的摩擦发电机,属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柔性电极A和柔性电极B,所述柔性电极A和柔性电极B为柔性可拉伸绝缘材料与纳米导电颗粒形成的复合结构,柔性电极A和柔性电极B接触或不接触设置,当有外力作用在所述柔性电极A和/或柔性电极B上时,其带纳米导电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接触和分离,使柔性电极A和柔性电极B之间产生电信号。本发明摩擦发电机采用可拉伸绝缘材料和纳米导电颗粒形成柔性电极,使得纳米导电颗粒能在拉伸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电信号输出能力,且在多次拉伸后具有稳定的电压输出,进而使得摩擦发电机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能,为适配人体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大形变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087540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996818.1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31/09 , H01L31/0264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薄膜敏感材料、红外探测器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薄膜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敏感材料包括二维材料层和金属纳米颗粒层;其中,金属纳米颗粒为圆锥状,底面直径为5~40nm、高度为3~17nm,金属纳米颗粒层为单层的金属纳米颗粒。本发明通过对二维材料进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所得的复合薄膜敏感材料能够提高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