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35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10395050.2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包括热交换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具有层叠设置以交替形成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的第一和第二板。通过所述路径的工作液体交换热。第一流入孔形成在所述单元的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第一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第一表面上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连接孔在所述板上形成,其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关闭向第二流动路径的连接。第二流入孔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二流动路径。第二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中央处形成,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入孔。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3513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0395050.2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包括热交换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具有层叠设置以交替形成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的第一和第二板。通过所述路径的工作液体交换热。第一流入孔形成在所述单元的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第一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第一表面上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连接孔在所述板上形成,其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关闭向第二流动路径的连接。第二流入孔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二流动路径。第二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中央处形成,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入孔。

    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及包括此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66382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80002367.4

    申请日:201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及包括此的燃料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燃料电池用端电池加热器和包括此的燃料电池,端电池加热器包括:支撑体,形成为板型,在两侧以贯通两面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燃料流路和空气流路;发热部,配备于所述支撑体的内部而产生热量;通电块,以贯通所述支撑体的两面的方式结合到所述支撑体,而且,包括所述端电池加热器的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堆,由单位电池层叠而形成,在两侧以沿着层叠方向贯通两面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燃料流路和空气流路;所述端电池加热器,结合到所述燃料电池堆,在所述单位电池中的层叠于最外廓的单位电池的外侧层叠而连接有流路,由于在布置于燃料电池堆的两端的端电池的外侧布置有端电池加热器,所以能够防止存在于燃料电池堆的端电池内部的水冻结,因此可以在冬季冷启动燃料电池时,提高燃料电池的初始启动能力。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67245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510387520.7

    申请日:2015-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单元,其中多个板层叠以在其中交替地形成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并且热交换单元具有固定地安装在膨胀阀中的一个表面。第一流入孔和第二流入孔分开地形成在热交换单元的两个表面,并且分别连接至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第一排放孔和第二排放孔在热交换单元的两个表面分开地形成在第一流入孔和第二流入孔的对角线方向上,并且分别连接至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降噪器在热交换单元的另一表面整体地连接至热交换单元,并且减少当通过第二流入孔注入的工作液体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和震动。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672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387520.7

    申请日:2015-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单元,其中多个板层叠以在其中交替地形成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并且热交换单元具有固定地安装在膨胀阀中的一个表面。第一流入孔和第二流入孔分开地形成在热交换单元的两个表面,并且分别连接至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第一排放孔和第二排放孔在热交换单元的两个表面分开地形成在第一流入孔和第二流入孔的对角线方向上,并且分别连接至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降噪器在热交换单元的另一表面整体地连接至热交换单元,并且减少当通过第二流入孔注入的工作液体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和震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