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5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405084.6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用推杆的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确定出划分有多个时间区间的时间-位移曲线后,按时间区间的先后,顺序控制推杆沿每个时间区间内的子位移曲线移动,使推杆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每个时间区间内对推杆的控制方法为:从多种组合控制策略中选择一种作为当前策略,按当前策略和当前区间的子位移曲线生成阀门控制曲线,用阀门控制曲线同时控制当前策略包含的每个受控阀门,从而控制推杆移动。本方案在每个时间区间内均同时控制当前策略所包括的多个受控阀门,使得离合器工作时任意时刻均有多个受控阀门开启,从而有效的较弱阀门开启后气缸内的压力脉动,提高控制精度。

    基于坡道的换挡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2541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424391.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坡道的换挡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爬坡工况下,判断车辆在当前时刻的速差是否满足速差阈值,若判断出车辆在当前时刻的速差不满足速差阈值,则在对应表匹配得到车辆爬坡的坡度值对应的第一电机扭矩;控制车辆的当前电机扭矩调整至第一电机扭矩;在车辆的当前电机扭矩为第一电机扭矩的状态下,判断车辆的速差是否满足速差阈值;若判断出调整电机扭矩后的车辆的速差不满足速差阈值,则在规则数据库存储的换挡策略中,确定出车辆爬坡的坡度值所适配的目标换挡策略;依据目标换挡策略,控制车辆在爬坡工况下的换挡作业。

    车辆换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39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425142.1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换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当前时刻的油门开度及加速度值;根据车辆在当前时刻的油门开度及加速度值,从预设的行驶工况对应表中,查询得到车辆当前行驶工况对应的速差偏移值和扭矩偏移值;利用速差偏移值对车辆的速差标定阈值进行调整,得到速差更新阈值,并利用扭矩偏移值对车辆的扭矩标定阈值进行调整,得到扭矩更新阈值;判断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当前速差值是否处于速差更新阈值内,并判断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当前扭矩值是否处于扭矩更新阈值内;若判断出在换挡时间内,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当前速差值处于速差更新阈值内,且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当前扭矩值处于扭矩更新阈值内,则发出换挡指令。

    基于坡道的换挡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25414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424391.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坡道的换挡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爬坡工况下,判断车辆在当前时刻的速差是否满足速差阈值,若判断出车辆在当前时刻的速差不满足速差阈值,则在对应表匹配得到车辆爬坡的坡度值对应的第一电机扭矩;控制车辆的当前电机扭矩调整至第一电机扭矩;在车辆的当前电机扭矩为第一电机扭矩的状态下,判断车辆的速差是否满足速差阈值;若判断出调整电机扭矩后的车辆的速差不满足速差阈值,则在规则数据库存储的换挡策略中,确定出车辆爬坡的坡度值所适配的目标换挡策略;依据目标换挡策略,控制车辆在爬坡工况下的换挡作业。

    气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556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405084.6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动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用推杆的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确定出划分有多个时间区间的时间‑位移曲线后,按时间区间的先后,顺序控制推杆沿每个时间区间内的子位移曲线移动,使推杆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每个时间区间内对推杆的控制方法为:从多种组合控制策略中选择一种作为当前策略,按当前策略和当前区间的子位移曲线生成阀门控制曲线,用阀门控制曲线同时控制当前策略包含的每个受控阀门,从而控制推杆移动。本方案在每个时间区间内均同时控制当前策略所包括的多个受控阀门,使得离合器工作时任意时刻均有多个受控阀门开启,从而有效的较弱阀门开启后气缸内的压力脉动,提高控制精度。

    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存储介质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430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46851.X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存储介质和车辆,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车辆的电池的温度;若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车辆的发电机为制动电阻供电,以使所述制动电阻工作产生的热量为所述电池加热;若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发电机为所述电池供电。在电池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将制动能量用于为电池加热,以提高电池的充电能力;在电池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后,将制动能量用于为电池供电,达到制动能量回收的效果。通过此方法,可以提高车辆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性能,提高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延长车辆续航里程。

    车辆换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39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425142.1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换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当前时刻的油门开度及加速度值;根据车辆在当前时刻的油门开度及加速度值,从预设的行驶工况对应表中,查询得到车辆当前行驶工况对应的速差偏移值和扭矩偏移值;利用速差偏移值对车辆的速差标定阈值进行调整,得到速差更新阈值,并利用扭矩偏移值对车辆的扭矩标定阈值进行调整,得到扭矩更新阈值;判断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当前速差值是否处于速差更新阈值内,并判断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当前扭矩值是否处于扭矩更新阈值内;若判断出在换挡时间内,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当前速差值处于速差更新阈值内,且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当前扭矩值处于扭矩更新阈值内,则发出换挡指令。

    一种汽车混合动力耦合机构及传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809031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22492318.7

    申请日:2019-12-31

    Inventor: 王凡 秦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混合动力耦合机构及传动系统,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三输出轴、设置于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之间的行星齿轮系和设置于第二输出轴与第三输出轴之间的磁力耦合器,第一输出轴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与太阳轮固定连接;第二输出轴的一端与行星架同轴固定连接,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与磁力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二输出轴上设置有与用于与电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第三输出轴的一端与磁力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输出轴的另一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该耦合机构,实现电动机、发动机和发电机的顺畅耦合,并且大大简化了混合动力耦合机构的结构,缩减了成本。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空气供气的增湿降温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12584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2496405.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空气供气的增湿降温装置及系统,包括壳体和用于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左室和右室的分隔板,左室内设置有排水口和高压喷头;右室内设置有渗透膜,且渗透膜将右室分隔成上层气室和下层气室,上层气室设置有上层出气口和与电堆的反应后空气出口连通的上层进气口,下层气室设置有与电堆的空气进口连通的下层出气口和用于导入干空气的下层进气口,位于下层气室的分隔板上设置有均匀布置的雾化孔,高压喷头用于向均匀布置的雾化孔喷洒冷却水。该增湿降温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约空间;此外通过控制高压喷头的喷水量可以实现空气湿度的可控性。

    氢燃料电池余热利用装置及氢燃料电池车

    公开(公告)号:CN21477528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376355.6

    申请日:2021-02-18

    Inventor: 王凡 张福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余热利用装置及氢燃料电池车,该氢燃料电池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散热器、进气导流结构、出气导流结构和两组滑动机构,所述进气导流结构和出气导流结构分别倾斜且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进气导流结构和出气导流结构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合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进气导流结构和出气导流结构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两组滑动机构沿所述散热器的高度方向上下往复滑动。该氢燃料电池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进气导流结构和出气导流结构实现燃料电池的余热利用,同时可以实时控制加热空气的流量,能够在满足燃料电池散热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对车内温度的稳定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