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0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21545.8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3D打印益生菌巧克力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复配淀粉悬浊液依次进行热糊化和醇沉处理,得到热糊化‑醇沉液,再通过浓缩培育、离心和干制,得到多孔淀粉;将所述多孔淀粉灭菌处理后与培养基溶液和益生菌混合,通过微糊化反应、离心和冷冻干燥得到封装益生菌的多孔淀粉颗粒,再将封装益生菌的多孔淀粉颗粒与融化的巧克力混合后进行3D打印,得到印益生菌巧克力。本发明利用多孔淀粉对益生菌进行封装,提高益生菌在复杂环境下的保留率;同时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形成益生菌均匀分布的巧克力产品,将其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依据不同个体需求,制备高益生菌含量的功能性巧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18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510755817.4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炉催化气化的装置及方法,复合炉包括气化室和催化室,以及配套的给料装置、过滤单元等。一种实现方式中,内筒为气化室,物料通过螺旋给料机送入气化室,气化室上部为过滤单元,过滤掉气化气中的颗粒物,并返回气化炉进行再次气化,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为催化室,装有催化剂,对气化气中的焦油进行催化裂解。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内筒为催化室,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气化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加节能、紧凑和高效的复合式气化炉催化裂解装置及方法,省去了旋风分离器和附加的催化室加热设备,充分利用气化室的高温来加热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60263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679199.X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物气化气催化提质的工艺。用于催化裂解气化气中焦油的催化剂来自于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炉的底渣,底渣经过破碎以及活化处理后,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底渣中含有的氧化钙和废铁对焦油具有催化裂解作用。废弃物气化气在多膛炉中与底渣催化剂充分接触,焦油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固体颗粒物则滞留在多膛炉内。焦油裂解产生的H2将催化剂中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铁单质,而气化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则可以和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发生反应,使催化剂维持活性。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炉的底渣,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分解了底渣中的二噁英,同时实现资源化利用催化剂,净化了废弃物气化气并将焦油转化为可燃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65545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873672.6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C41/20 , C07C43/205 , C07F7/18 , C07C43/225 , C07C209/70 , C07C211/48 , C07C319/20 , C07C321/28 , C07C5/03 , C07C15/02 , C07F5/02 , C07C17/354 , C07C22/08 , C07C25/13 , C07C25/02 , C07C67/303 , C07C69/78 , C07C43/20 , C07D213/64 , C07D209/08 , C07C69/734 , C07D317/12 , C07C43/235 , C07J21/00 , C07C1/207 , C07C15/44 , C07C37/11 , C07C39/23 , C07C45/64 , C07C49/747 , C07C49/7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Z混合或单一构型的三取代烯烃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制备手性烷基化合物的方法:以式I所示的三取代烯烃为原料,以常压氢气作为氢源,CoBr2‑IIP络合物为催化剂,硅烷类化合物为助催化剂,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反应24~48小时制得式II所示的手性烷基化合物。本发明的原料为E/Z混合三取代烯烃或单一E或Z构型的三取代烯烃;使用E/Z混合三取代烯烃时,不限制其中E、Z构型比例,原料来源易得,节省成本。本发明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原子经济性高,且反应的转化率也较好,一般均可达到>99%,对映体选择性也较高,一般为70%~98%。
-
公开(公告)号:CN106474455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0945852.7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38/08 , A61P3/10 , A23L33/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酸序列为AGFAGDDAPR的茶叶多肽的用途,即该茶叶多肽或其前体肽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II型糖尿病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上述的茶叶多肽被证明具有明显抑制DPP‑IV活性的效果,因此在制备抗II型糖尿病药物或保健品以及制备DPP‑IV抑制剂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潜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治疗II型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SEQ ID NO.1所示的茶叶多肽或其前体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9762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032768.1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7/08 , A23L33/18 , A23V2002/00 , A61K38/00 , A61P9/00 , A61P9/12 , A23V2200/30 , A23V2200/326 , A23V225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ACE抑制活性的茶叶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的茶叶多肽的的氨基酸序列为Ile-Gln-Asp-Lys-Glu-Gly-Ile-Pro-Pro-Asp-Gln-Gln-Arg。本发明首次从条红茶叶中分离得到上述ACE抑制肽,通过酶动力学研究确定其具有较强的ACE抑制活性,绘制Lineweaver–Burk plot明确其作用方式,该多肽为反竞争性抑制,这种抑制类型在食物源ACE抑制肽中非常少见,是研发多靶点降血压药很好的材料,可将其作为治疗和/或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的重要成分,因此,所述茶叶多肽在心血管药物研发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69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081798.6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11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miRNA及其应用,该茶树miRN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等技术,首次从茶树浙农139品种中鉴定了miR32及其前体,该前体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5'RLM‑race、烟草瞬时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证明miR32可以负调控茶树GS1;1基因表达。通过GS1;1在拟南芥中过表达验证其在茶树氮素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表明miR32参与调控茶树氮素代谢,提高茶树氮肥利用效率,改善茶叶品质如提高茶氨酸含量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18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55817.4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炉催化气化的装置及方法,复合炉包括气化室和催化室,以及配套的给料装置、过滤单元等。一种实现方式中,内筒为气化室,物料通过螺旋给料机送入气化室,气化室上部为过滤单元,过滤掉气化气中的颗粒物,并返回气化炉进行再次气化,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为催化室,装有催化剂,对气化气中的焦油进行催化裂解。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内筒为催化室,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气化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加节能、紧凑和高效的复合式气化炉催化裂解装置及方法,省去了旋风分离器和附加的催化室加热设备,充分利用气化室的高温来加热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774650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29319.9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J3/20 , C10J3/721 , C10J3/84 , C10J2200/06 , C10J2300/0946 , C10J2300/1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具有焦油降解功能的U型固定床气化-催化反应装置主要包括下吸式固定床气化反应器、上吸式催化裂解反应器和旋风分离器。下吸式固定床气化反应器具有给料装置和配风系统,烟气在炉内的走向呈U字形,而整个U型反应器均处于高温加热区域并且由保温层保护,以保证气化后的焦油成分不会在沿程管道冷却凝结,从而以气态的形式进入催化裂解反应器并在催化反应器内进行充分分解。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废弃物气化后产品气中焦油以及颗粒物含量过高而引起的产品气净化成本增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5545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873672.6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C41/20 , C07C43/205 , C07F7/18 , C07C43/225 , C07C209/70 , C07C211/48 , C07C319/20 , C07C321/28 , C07C5/03 , C07C15/02 , C07F5/02 , C07C17/354 , C07C22/08 , C07C25/13 , C07C25/02 , C07C67/303 , C07C69/78 , C07C43/20 , C07D213/64 , C07D209/08 , C07C69/734 , C07D317/12 , C07C43/235 , C07J21/00 , C07C1/207 , C07C15/44 , C07C37/11 , C07C39/23 , C07C45/64 , C07C49/747 , C07C49/7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Z混合或单一构型的三取代烯烃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制备手性烷基化合物的方法:以式I所示的三取代烯烃为原料,以常压氢气作为氢源,CoBr2-IIP络合物为催化剂,硅烷类化合物为助催化剂,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反应24~48小时制得式II所示的手性烷基化合物。本发明的原料为E/Z混合三取代烯烃或单一E或Z构型的三取代烯烃;使用E/Z混合三取代烯烃时,不限制其中E、Z构型比例,原料来源易得,节省成本。本发明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原子经济性高,且反应的转化率也较好,一般均可达到>99%,对映体选择性也较高,一般为70%~9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