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位移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85745.1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位移的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地表位移监测数据,构建最大隆起数据集、最大沉降数据集和位移模式数据集,通过各数据集分别对基于GRU的最大隆起预测模型、最大沉降预测模型和位移模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后的位移模式预测模型、最大沉降预测模型和最大隆起预测模型,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位移模式、最大沉降值和最大隆起值;判断最大沉降值、最大隆起值与位移模式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输出位移预测信息,若不匹配,则发送至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判断。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最大沉降和最大隆起的有效区分,提高位移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考虑土体位移的非线性土压力及支护结构受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8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6036.7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土体位移的非线性土压力及支护结构受力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悬臂式支护基坑的支护结构剖面参数以及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根据支护结构剖面参数得到土体位移s与支护结构深度z的关系式;假设土压力系数与土体位移为非线性关系并建立对应几何关系模型,根据几何关系模型以及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得到支护结构在不同位移大小s下的主动土压力系数Ka、主动状态侧向土压力Pa、被动土压力系数Kp和被动状态侧向土压力Pp;根据主动状态侧向土压力Pa、被动状态侧向土压力Pp以及土体位移s与支护结构深度z的关系式分析支护结构两侧受力情况。本发明考虑土体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以及支护结构与墙后土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计算更精准。

    软土地区考虑基坑开挖全过程的坑外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92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40831.1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土地区考虑基坑开挖全过程的坑外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包括:对基坑开挖全过程实施地表沉降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得到坑外地表横向最大沉降值与开挖深度的关系函数一以及坑外地表横向最大沉降位置与开挖深度的关系函数二,基于关系函数一和关系函数二得到考虑基坑开挖全过程的坑外地表横向沉降预测函数;基于互补误差函数和坑外地表横向最大沉降值,得到考虑基坑开挖全过程的坑外地表纵向沉降预测函数;基于坑外地表横向沉降预测函数和坑外地表纵向沉降预测函数的曲线得到任意开挖阶段坑外任意点的沉降值。能基于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并结合理论分析,可以动态预测基坑开挖全过程的坑外地表沉降,也可以对基坑监测的可靠性做出评估。

    一种模拟由地面堆载引起桩负摩阻力中性点变化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118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55346.X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由地面堆载引起桩负摩阻力中性点变化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圆柱形模型箱、地面加载系统以及外置的图像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圆柱形模型箱由圆形底座和圆柱形透明玻璃侧壁组成;模型箱内部填筑透明土,模型试验桩上沿深度做若干记号,在不同深度的透明土层内对称布置有色砂砾,并且在透明模型箱外标注上高度。透明土上放置加载板,通过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进行加载。图像采集系统可采集试验过程并连接到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本发明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直接观测到桩和土的位移,对于研究由地面堆载引起桩负摩阻力中性点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种考虑基坑开挖过程的邻近隧道最大水平位移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92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146188.0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基坑开挖过程的邻近隧道最大水平位移预测方法,包括:确定隧道最大水平向位移所在监测断面;在监测断面上确定各个监测点,监测记录基坑不同开挖阶段下,基坑的开挖深度、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向最大实测位移δR和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水平向最大位移的实测值δT;绘制在基坑不同开挖深度下δT随δR/Lt变化的关系曲线,基于关系曲线进行邻近隧道最大水平位移的预测;基于各个开挖阶段进行数据监测,考虑既有地铁隧道距基坑围护结构水平距离的影响,针对不同基坑挖深下的“基坑‑隧道”相互作用特点提出了与各开挖阶段相适应的不同预测曲线,具有预测效果较好、可动态反应基坑全开挖过程以及对工程实践指导性更强的优势。

    一种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位移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0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110485745.1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位移的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地表位移监测数据,构建最大隆起数据集、最大沉降数据集和位移模式数据集,通过各数据集分别对基于GRU的最大隆起预测模型、最大沉降预测模型和位移模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后的位移模式预测模型、最大沉降预测模型和最大隆起预测模型,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位移模式、最大沉降值和最大隆起值;判断最大沉降值、最大隆起值与位移模式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输出位移预测信息,若不匹配,则发送至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判断。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最大沉降和最大隆起的有效区分,提高位移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