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68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1923.3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手性分子调控的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结构从下至上依次由透明导电玻璃衬底、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光吸收层、含手性分子的界面修饰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所述的含手性分子的界面修饰层的材质为4‑异丁基苯丙酸、2‑甲基‑6‑甲氧基‑2‑萘乙酸、α‑甲基‑3‑苯甲酰基苯乙酸、2‑(3‑苯氧苯基)丙酸、(2‑氟‑4‑联苯基)‑丙酸。本发明通过在钙钛矿薄膜表面形成含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分子界面修饰层,来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行优化,降低了钝化剂的光学纯度要求,使人们能够将自然界最庞大最常见的一类分子与钙钛矿结合起来创造更好的效率、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44667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41821.4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网状薄片CoFe2O4@NiO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CoFe2O4@NiO复合材料为NiO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CoFe2O4网状薄片上,所述CoFe2O4网状薄片的平均厚度为20nm,所述CoFe2O4@NiO复合材料中CoFe2O4厚度小于10nm。本发明设计出的纳米复合材料将CoFe2O4与具有较大比电容,但循环稳定性相对不高的NiO单体进行复合,得到具有更高层次的立体混合结构。该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单个组分的固有特性,而且还具有两组分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同时具有立体交联的网状形貌,可以提高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15986.3
申请日:2020-11-22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离子掺杂的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属于新型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所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由上而下依次为对电极(Au)、空穴传输层(Spiro‑OMeTAD)、钙钛矿光吸收层(Cs2AgBiBr6)、电子传输层(SnO2)及透明导电玻璃衬底(ITO);所述的稀土离子为铈和镱等,在原有的在传统的FTO/SnO2/Cs2AgBiBr6/Spiro‑OMeTAD/Au器件结构基础上,通过在Cs2AgBiBr6钙钛矿光吸收层中掺入稀土,可以降低禁带宽度,拓宽光谱吸收范围,进而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有效改善器件的高温稳定性,扩展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68887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139538.X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B01J21/06 , B01J35/10 , C01G23/053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催化降级有机染料的TiO2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钛离子(Ti4+)与SA在水溶液中直接交联生成Ti‑SA凝胶,而后通过煅烧去除Ti离子间的SA,得到白色细滑且表面亲水的纯锐钛矿相TiO2粉体。该TiO2纳米材料由12~30nm的TiO2纳米晶体相互堆积构筑成分级孔状结构,其比表面积为150~156m2/g,孔隙率为20~22%,孔径分布范围3~32nm,平均孔径23nm,具有纯度高,制备方法的操作简单,过程可控,生产周期短等特点,且其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5.3%。
-
公开(公告)号:CN10832858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412566.3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1B21/064 , C01B32/18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氮化硼包覆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硼酸与三聚氰胺混合液制备氮化硼前驱体,在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加入下,通过前驱体粘附法,使得氮化硼前驱体在石墨烯纳米片上分布的更加均匀与广泛。本发明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得氮化硼前驱体更易粘附在石墨烯纳米片的表面,这大大提高了包覆层的广泛性;以氨气为烧结气体,在提供氮源的同时又可以做还原性气体,使得到的产物更加纯净。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38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1000023.3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BCNO发光纳米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硼酸和双氰胺分别放入烘箱中进行加热预处理,加热温度为110~130°C,加热时间为4‑6小时,加热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步骤2:将加热预处理后的硼酸和双氰胺随即放入反应器中,再加入乙二醇,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将溶液蒸干,得到BCNO纳米片的前躯体;步骤3:将上步制备的BCNO纳米片前躯体在600~700°C下进行烧结,升温速率为每分钟5度,烧结时间为4~6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BCNO发光纳米片。本发明合成的BCNO发光纳米片无毒无污染,发射范围在蓝绿光波段,可以作为荧光素用于细胞标记、细胞成像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409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01189.2
申请日:2011-01-05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银-陶瓷系电触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氮化硼、铈和银组成,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氮化硼(BN)1-15%,铈(Ce)0.5%,余量为银(Ag)。本发明制备的银-氮化硼-铈触点材料为第二相氮化硼(BN)颗粒弥散分布于银基体中,起到强化触点材料的作用,铈的加入改善了液态银对氮化硼的润湿性,防止第二相颗粒发生偏聚,并使银与氮化硼结合更紧密。在直流12V,8*21W+5*5W灯载(冲击电流33A,稳定电流16A)下,动作20万次电寿命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触点烧蚀不严重,无明显触点材料转移,具有良好的耐电弧侵蚀性能、抗材料转移,综合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1403105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53154.9
申请日:2008-11-19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碳包覆镍纳米颗粒增强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银基合金的制造,其步骤是:第一步,沉积-沉淀法制备Ni+Ag催化剂前驱体NiO+Ag2O;第二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包覆镍纳米颗粒+银原位复合粉末;第三步,制备碳包覆镍纳米颗粒增强银基复合材料。该方法不仅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在制备工艺的各环节中避免引入外来污染物,而且克服了增强相分散不均匀的缺点,由该方法制得的碳包覆镍纳米颗粒增强银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28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95843.6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镍锌铁氧体/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一步水热法将混合后的镍锌铁氧体加入到溶于去离子水的氧化石墨溶液中,通过超声搅拌,调节pH值,反应釜中加高温高压的方式,得到糊状沉淀,干燥后即为所需复合材料。本发明是一种工艺简单、性能优异的铁氧体/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