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50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833855.6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 南昌大学 ,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涂宗财 , 刘海滨 , 王辉 , 沙小梅 , 孙阳恩 , 王延涛 , 李金林 , 张露 , 胡姿姿 , 汪丽红 , 卢文旭 , 梁亚鹏 , 胡月明 , 刘俊 , 段小波 , 刘维岩 , 刘明浩
IPC: A23L33/00 , A23L13/20 , A23L5/20 , A23L5/30 , A23L13/40 , A61K35/36 , A61K9/14 , A61P7/06 , A61P7/04 , A61P17/00 , A61P1/14 , A61P25/20 , A61P39/06 , A61P29/00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胶粉脱腥的方法,涉及阿胶粉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驴皮,去除驴皮上的毛发及肉质,用超纯水洗净;S2、将驴皮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加热煮沸;S3、将驴皮与超纯水、冰糖进行亚临界水提胶,发生糖基化反应;S4、将驴皮与黄酒、豆油混合,熬煮融合,得到阿胶;S5、将阿胶进行干燥,发生二次糖基化反应;S6、将阿胶进行过热蒸汽处理;S7、将阿胶进行细化,得到阿胶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入冰糖、超纯水进行亚临界水提胶,发生糖基化反应产生一定的风味掩盖其腥味,通过微波处理进行干燥同时进行二次糖基化,再进一步通过过热蒸汽处理消散腥味,解决阿胶粉腥味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1693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374476.1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酶法制备低致敏性乳清蛋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极端条件辅助糖基化修饰结合酶法制备低致敏性乳清蛋白的方法及制备的低致敏性乳清蛋白。该方法包括:(1)超声波和动态高压微射流预处理:将乳清蛋白溶液依次进行超声处理和动态高压微射流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乳清蛋白溶液;(2)糖基化修饰:将所述预处理后的乳清蛋白溶液与葡萄糖混合,冷冻干燥后置于30‑70℃的温度以及60‑80%的相对湿度下反应,得到糖基化修饰的乳清蛋白溶液;(3)酶解:将所述糖基化修饰的乳清蛋白溶液与地衣芽胞杆菌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接触并酶解,得到低致敏性乳清蛋白溶液。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乳清蛋白的致敏性得到了有效地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47151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459525.3
申请日:2020-12-13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IPC: A61K9/50 , A23L33/105 , A23L29/00 , A23L29/231 , A23P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果胶、甘氨酸、橙皮‑柠檬提取物和水在容器内混合,将容器密封,混合物加热至55±5℃,增压保温;减压,然后迅速降温至‑30℃以下凝固;平衡容器内外气压,将凝固物取出,冷冻干燥至恒重,静置到常温,获得处理后的果胶;(2)将处理后的果胶与乳清蛋白混合均匀,40~70℃温度下保温,获得壁材A;(3)将壁材A溶解于pH=4.5~5.5的PBS溶液中,获得水相B;将β‑胡萝卜素溶解于大豆油中,获得油相C;(4)分散;(5)均质;(6)喷雾干燥,获得所述β‑胡萝卜素微胶囊。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技术制得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营养成分得到了较大保留,且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02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52096.2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枯草芽孢杆菌蛋白PgsA及其在表面展示系统中的应用。枯草芽孢杆菌蛋白Pgs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过表达载体pXMJ19在钝齿棒杆菌中表达量高,可将其用于构建高展示效率的钝齿棒杆菌表面展示系统。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编码基因与枯草芽孢杆菌细胞膜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pgsA融合后表达在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通过膜结合蛋白PgsA展示在细胞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3874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73788.6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荷叶黄酮消化稳定性的微胶囊制备技术,以麦芽糊精、卵清浓缩蛋白、大豆卵磷脂和鱼明胶为壁材,采用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荷叶黄酮微胶囊,得到一种可提高荷叶黄酮消化稳定性的荷叶黄酮微胶囊产品。本发明以乙醇的水溶液为溶剂提取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按一定比例向麦芽糊精-鱼明胶溶液中添加荷叶黄酮和大豆卵磷脂溶液,并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处理;以麦芽糊精、卵清浓缩蛋白、大豆卵磷脂和鱼明胶为壁材,包埋荷叶黄酮,包埋率高,所制备的黄酮微胶囊稳定性较好,贮存30天,荷叶黄酮的释放百分率明显降低;改性的鱼明胶对黄酮有较好的亲和效果,可以帮助吸附黄酮于微胶囊内有较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8605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04190.4
申请日:2020-03-21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IPC: C08J5/18 , C08L89/00 , C08K5/053 , C08K5/1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抗氧化膜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以特定配比的明胶、甘油、生育酚、吐温、去离子水为原料,分别制备明胶-甘油水性溶液及油性溶液,将二者混合后首先进行均质处理,得到复合明胶膜液,而后联合高压均质和超声对复合明胶膜液进行处理,使膜液同时受到来自高压均质的机械效应和来自超声的空化作用。高压均质产生的剪切力和超声空化作用产生的气泡,使复合明胶液中的油滴形成纳米颗粒,并均匀分散在溶液内部,由此而形成的纳米抗氧化明胶膜具有较高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光阻隔性,较低的膜厚和水蒸气透过性,且抗氧化性较高,能作为功能性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2646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08434.6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果糕领域,具体涉及富含鱼胶原蛋白南酸枣果糕及其生产方法。该酸枣果糕的制备原料包括鱼明胶、酸枣果浆、果葡糖浆、糖、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和水;所述果葡糖浆和糖的总投料量不超过41重量%。制备方法包括:在加热的条件下,将鱼明胶、酸枣果浆、果葡糖浆、糖、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和水混合熬制;然后将所得混合浆干燥,获得酸枣果糕。本发明提供的酸枣果糕绿色、天然,富含鱼胶原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素,富有酸枣原有风味,弹性适中,不粘牙,口感好,综合营养价值高,水分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126458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19572.4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含鱼胶原蛋白饼干及其制作方法。该饼干包含面粉、肥肉、烧酒、花生、芝麻、瓜子仁、核桃、三羊糕粉、蛋黄、胡椒粉、盐、白糖、糖稀、麦芽糖、鱼明胶和色拉油。本发明通过将鱼明胶添加至饼干(鸡仔饼干)中,可以有效改善由于饼干制备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蛋白发生变性聚集,导致口感、质地发生变化,甚至影响饼干口感和营养价值的问题。此外,鱼明胶作为鱼的加工副产物用来制作产品,不仅增大了鱼的高值化综合利用,而且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09645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93837.0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IPC: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荷叶中提取抑制晚期糖基化产物形成的活性组分的方法,属于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功能食品基料制备研究领域。其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荷叶粉碎,得到荷叶颗粒;(2)以亲水性有机溶剂为提取剂,采用溶剂提取法处理荷叶颗粒得到提取液;再将提取液浓缩干燥,得到荷叶粗提取物;(3)用水溶解荷叶粗提取物配制荷叶粗提物水溶液,采用柱层析法进一步纯化,得到抑制蛋白糖基化过程中晚期糖基化产物形成的活性组分。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物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安全性高,对食品热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天然的抑制晚期糖基化产物形成的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181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18056.9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江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明胶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鱼明胶-γ-聚谷氨酸混合溶液,所述鱼明胶-γ-聚谷氨酸混合溶液为鱼明胶和γ-聚谷氨酸的混合溶液;(2)向所述鱼明胶-γ-聚谷氨酸混合溶液中加入月见草油、茶树精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甘油和山梨醇,制得鱼明胶抗菌膜溶液;(3)对所述鱼明胶抗菌膜溶液进行超声波脱气处理,脱气后干燥、灭菌,获得所述鱼明胶抗菌膜。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鱼明胶抗菌膜的融化温度,提升鱼明胶抗菌膜替代哺乳动物明胶抗菌膜的进程,同时改善鱼明胶抗菌膜的抗菌特性,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抗菌剂加入鱼明胶抗菌膜中抗菌特性不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