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T7 RNA聚合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双模块转录优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15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68197.5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7RNA聚合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双模块转录优化系统,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的T7‑BOOST系统包括两部分:(1)T7RNA聚合酶驱动模块:该模块通过在基因组上整合了诱导型启动子控制的T7RNAP及诱导型启动子对应的阻遏蛋白表达框,得到稳定诱导表达T7RNAP的底盘菌株;(2)表达控制模块:该模块中包括带有杂合型T7启动子PT7‑inducer的质粒,其由T7RNAP专一性识别的启动子PT7和诱导性启动子对应的操纵子构成。本发明的构建的基于T7RNA聚合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双模块转录优化系统,泄漏低,表达强度高,动态范围广,能有效表达蛋白和调控代谢产物合成,对枯草芽孢杆菌细胞工厂的构建及合成生物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种胞外蛋白酶失活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51656.7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蛋白酶失活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B.subtilis 168为出发菌株,使用CRISPR/Cpf1技术在基因组上整合了木糖诱导型启动子PxylA控制的转录因子comK‑comS基因,使其转化效率大幅提高;回复突变了trpC基因和gudB基因,使其能够合成色氨酸并有效利用谷氨酸家族氨基酸;此外,将6个胞外蛋白酶基因进行了敲除,不仅降低了细胞的代谢压力,而且使重组蛋白能在胞外有效累计。利用最终的工程菌株G601在进行发酵时生产的胞外sfGFP的含量是B.subtilis 168的1.88倍,胞内胞外sfGFP总含量是B.subtilis 168的1.94倍。由本发明构建的工程菌转化简便、无营养缺陷、有更好的氨基酸利用能力、胞外蛋白酶活性低,能广泛应用于重组蛋白的分泌表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调控细胞形态改善聚乳酸生产性能的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072465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35041.3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细胞形态改善聚乳酸生产性能的策略,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细胞分裂抑制剂,抑制细胞分裂,达到提高细胞的体积和比表面积,便于胞内产品的积累。通过引入靶向细胞分裂抑制剂的调控线路,扩大了细胞的体积,使得聚乳酸胞内积累变多。通过本发明生产的聚乳酸含量达到53.8w%,干重达到27.2g/L。

    基于内容的植物叶片在线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04853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719285.9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664 G06K9/62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容的植物叶片在线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两部分,两者通过无线网络相互通讯;其特征是: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移动终端采集待识别植物叶片图像;步骤2、进行图像预处理,包括灰度化、去除噪声;步骤3、图像分割得到叶片区域,提取叶片轮廓,提取特征;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特征上传至服务器;步骤5、服务器端接收特征并进行叶片分类识别;步骤6、将识别结果信息返回到移动终端;步骤7、移动终端显示识别结果。本发明能够随时随地采集植物叶片图像,进行在线识别分类,准确率高,实时性强,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一种多位点双重碱基编辑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517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702843.5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辑,可以在单个crRNA阵列的引导下对基因组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位点双重碱基编辑器 多个位点同时进行编辑。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首先,利用构建的单质粒编辑器骨架,通过胞嘧啶脱氨酶、UGI、腺嘌呤脱氨酶与dCas12a构成的融合蛋白的组成与结构优化,实现了单个crRNA阵列引导下多个位点的双重编辑;在此基础上,通过启动子替换、crRNA阵列中的人工间隔序列的引入与优化以及DR基序的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多位点编辑的效率;最后,通过多抗性菌株生成、核黄素合成菌株的从头产生以及表面活性素合成菌株的产量提升,验证了该多位点双重碱基编辑器的功能。本

    一种生产L-瓜氨酸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11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72584.1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L‑瓜氨酸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是以大肠杆菌BL21为宿主,首先在宿主基因组上整合了L‑瓜氨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簇argCJBDF,它来源于谷氨酸棒杆菌13032并针对宿主大肠杆菌进行了密码子优化,以重构大肠杆菌中L‑瓜氨酸的合成途径;然后无义突变了宿主内源的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基因argE,使得L‑瓜氨酸的的代谢流更多流向外源合成途径;最后无义突变了精氨基琥珀酸合酶基因argG,以阻断L‑瓜氨酸降解为精氨酸琥珀酸;得到的L‑瓜氨酸生产工程菌株遗传背景清晰,不携带任何质粒,并且能稳定高效的生产L‑瓜氨酸。

    一种近红外光控制的动态调控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5166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36782.5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控制的动态调控系统及其应用,具体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组合控制的涉及动态调控系统及其在乙偶姻生产中的应用,属于代谢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选择了近红外光光敏蛋白。利用光敏蛋白特异性响应特定波长的光源特性和无需外源添加诱导剂的优势通过在工程大肠杆菌中引入靶向RpoS的动态调控基因线路,实现了在无机盐培养基中生产乙偶姻。通过本发明生产的乙偶姻产量可达66.8g/L,转化率达0.58g/g葡萄糖。

    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003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25479.X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其将处理后的金电极浸入氧化石墨烯和硫酸钠溶液中,控制电位电沉积,取出电极,用水洗涤,室温干燥后放在氯金酸溶液中,控制电位电沉积,取出电极,用水洗涤,室温干燥。将修饰电极置入导电高分子单体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控制电位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聚合,取出电极,用水洗涤,室温干燥。修饰电极在EDC/NHS溶液活化,然后在呕吐毒素抗体中浸泡即可。本发明用电沉积固定石墨烯、金纳米和导电聚合物,不仅非常绿色环保,而且涂层厚度及金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分布密度可以精准控制,从而使修饰电极的批生产重复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