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15192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10280935.0
申请日:2012-08-0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 Y02T10/52 , Y02T10/62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汽车尾气热电转换的弱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热电转换单元、输出储能单元、动力总成单元和整车能量管理单元,其特点是:热电转换单元中热电器件的热端吸收高温尾气携带的热量,其冷端在冷却水的冷却作用下构建冷热端温度差产生直流电能;输出储能单元利用热电转单元或B-ISG电机的发电能量给蓄电池充电进行储存,或给车载+36V、+12V车载电器和B-ISG供电;动力总成单元控制汽车发动机、B-ISG电机和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整车能量管理单元对系统多种工作模式下的能量进行综合管理与控制。本发明有效地回收并利用了汽车尾气排出的废热,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有助于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873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910272747.1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热电转换台架试验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汽车发动机单元、热电转换单元、输出储能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单模块巡检单元、主控制单元,其特点是:汽车发动机单元利用汽车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与三相市电并网并排出高温尾气;热电转换单元吸收尾气的余热进行热电转换产生直流电能;输出储能单元将产生的直流电能进行电压变换供给负载或加以储存;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各个单元中的所有温度信息;单模块巡检单元检测各温度梯度下并联的热电转换模块的端电压;主控制单元检测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发送控制信息并对能量进行综合管理。该装置可模拟车载运行环境,适合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热电转换的试验与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1221223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710169083.7
申请日:2007-12-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单片电池内阻与电压在线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单元、程控交流电流激励源、隔直电容、电流检测模块、键盘及液晶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其特点是:程控交流电流激励源串接隔直电容后再与燃料电池输出端并联,测试单元通过通信接口周期性地控制交流电流激励源的频率和幅值、依次采集各单片电池电压与电流信号并进行内阻计算;电流检测模块、键盘及液晶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分别与测试单元连接,测试单元通过通信接口与电堆主控制器或其它设备通信。本发明电路简洁、清晰,可靠性高,成本适中,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接口丰富且易扩展,满足燃料电池堆单片电池内阻与电压实时高精度测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2427319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110415821.8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模块独立水冷式汽车尾气热电转换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热电转换单元和电压巡检单元构成,其特点是:发动机排出高温尾气,热电转换单元中的多个热电转换模块其热端吸收高温尾气热量,其冷端与一个独立小水箱紧贴利用发动机自身冷却装置的冷却水或外部独立设计的冷却水回路构建其冷热端温度差产生直流电能;电压巡检单元对每个热电转换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压进行检测;最后,根据各个热电转换模块的输出特性进行最优串并联组合最大程度的提高汽车尾气热电转换装置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本发明通过单模块独立水冷方式提高了其冷热端温度差,有效利用了汽车排放废气的热量,将产生的电能用于车载设备有助于汽车的节能与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873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72747.1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热电转换台架试验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汽车发动机单元、热电转换单元、输出储能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单模块巡检单元、主控制单元,其特点是:汽车发动机单元利用汽车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与三相市电并网并排出高温尾气;热电转换单元吸收尾气的余热进行热电转换产生直流电能;输出储能单元将产生的直流电能进行电压变换供给负载或加以储存;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各个单元中的所有温度信息;单模块巡检单元检测各温度梯度下并联的热电转换模块的端电压;主控制单元检测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发送控制信息并对能量进行综合管理。该装置可模拟车载运行环境,适合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热电转换的试验与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1330779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048517.2
申请日:2008-07-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大功率电磁灶电控装置及控制方法,其主体部分包括电源变换模块、两块独立且参数一致的功率模块以及主控模块等组成。该套装置控制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若去除部分功率模块仍可组成一套独立、完整的电磁灶电控装置,若要得到更大功率的输出,只需增加功率模块即可。由于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使用户组装方便,功率扩容升级也变得极其方便。另外,该系统采用了硬件死区控制电路和安全保护控制电路增强了电磁灶工作的安全稳定性;控制方法上采用智能自适应的恒功率控制策略、智能软启动控制策略和故障检测技术,增强了电磁灶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09529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48203.2
申请日:2008-06-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节能电磁灶的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可控整流滤波模块、逆变模块以及微电脑控制模块,其特点是:可控整流滤波模块将三相交流电源整流成可调节的直流电源;逆变模块将直流电源逆变成为高频的交流电源,再经谐振电感将电能转换成电磁能辐射至锅底产生涡流,由于涡流的热效应从而加热锅具;微电脑控制模块为整个系统的核心,用于采集数据及向各模块发送控制信息;该装置采用PI调节器的整流桥触发控制、智能自适应恒功率控制、智能软启动控制、智能锅具检测控制等一系列先进控制策略,增强电磁灶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电磁灶节约电能的同时能使设备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减少为最小,适合各种厨房餐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96731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110421874.0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的燃料电池远程监控系统及实时监控方法,该系统包括:现场监控器、中央服务器以及远程监控站;其中现场监控器包括嵌入式终端、CAN通信模块、以太网模块、显示和用户操作单元;中央服务器包括Web服务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嵌入式终端通过CAN控制总线接收来自现场主控器和巡检单元发送的燃料电池实时数据,然后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以太网模块发送,网络架构采用C/S模式。本发明能应用于不同地点N个燃料电池电源系统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通过以太网能同时监控N个地点的燃料电池电源系统,提高燃料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方便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2263544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99201.5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海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3K17/567 , H02H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上电保护的IGBT驱动电路,微控制器芯片在初始上电时,PWM输出引脚会出现高电平而造成IGBT的误导通,本发明将微控制器的PWM信号首先输入反相器,再通过电平幅值转换器,使微控制器在初始上电状态时输出稳定的低电平信号,从而使IGBT可靠关断。微控制器通过外部中断引脚实时检测过流信号与短路信号,防止IGBT过流甚至是短路的发生,增强驱动电路的安全性。该电路还设计有驱动信号高电平检测电路,通过延时器设计,当IGBT驱动信号一直为高电平时进行保护,防止IGBT的直通。本发明的IGBT驱动电路控制稳定,安全保护完备,适合各种电力电子领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2055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172311.7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用热电转换模块连接装置,所述装置由盒盖、底座、串联冲压件和单体冲压件构成,其特点是:串联冲压件嵌于底座的“H”形凹槽内,单体冲压件嵌于底座的“L”形凹槽内,然后所述的盒盖反扣在底座上相应的互补位置构成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前后两侧均开有比热电转换模块引脚稍大的开孔,热电转换模块通过开孔插入所述连接装置,与其内部的串联冲压件和单体冲压件相连使得左右两侧相邻的热电转换模块实现串联。盒盖和底座的凹槽与插入了热电转换模块引脚的冲压件形状和大小互补。本装置耐高温、绝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简化了热电转换模块的电气连接与安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