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680063275.7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Abstract: 提供能在早期就发挥出新轮胎性能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并且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能够可视地确认新轮胎被磨耗到新轮胎能够发挥出足够性能的程度。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设置有形成为环状的胎面部(1)。胎面部(1)具有宽度为0.1mm‑2.0mm、深度为0.1mm‑2.0mm且至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浅槽(11b)。各浅槽的长度均为轮胎接地面的宽度的50%以上。浅槽以比轮胎接地面的长度短的间隔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34931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680063694.0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Abstract: 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其能够在早期发挥新轮胎的性能并且能够视觉确认新轮胎磨耗至新轮胎能够充分发挥性能的程度。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设置有形成为环状的胎面部(1)。该胎面部(1)中形成有浅槽(2),该浅槽(2)的宽度为0.1mm至2.0mm、深度为0.1mm至2.0mm并且沿轮胎周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63275.7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Abstract: 提供能在早期就发挥出新轮胎性能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并且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能够可视地确认新轮胎被磨耗到新轮胎能够发挥出足够性能的程度。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设置有形成为环状的胎面部(1)。胎面部(1)具有宽度为0.1mm-2.0mm、深度为0.1mm-2.0mm且至少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浅槽(11b)。各浅槽的长度均为轮胎接地面的宽度的50%以上。浅槽以比轮胎接地面的长度短的间隔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40279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09053.9
申请日:2012-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304 , B60C11/0306 , B60C11/0309 , B60C11/047 , B60C11/1323 , B60C11/1353 , B60C11/1369 , B60C2011/0341 , B60C2011/0346 , B60C2011/0353 , B60C2011/0355 , B60C2011/0358 , B60C2011/0374 , B60C2011/0381 , B60C2011/1338 , B60C2011/1361
Abstract: 本发明的轮胎(1)设置有:形成于胎面部的周向槽(12);由周向槽划分的陆部(22);以及形成于陆部的横向槽。横向槽包括第一横向槽(32)和第二横向槽(51),第一横向槽(32)将陆部划分为多个花纹块,第二横向槽(51)将由第一横向槽划分出的花纹块(42)划分为第一花纹块部(61)和第二花纹块部(62)。与第二花纹块部相接触的周向槽的槽深比与第一花纹块部相接触的周向槽的槽深浅。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162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0980127480.5
申请日:2009-07-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Inventor: 中村贵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12 , B60C11/0302 , B60C11/0306 , B60C2011/0348 , B60C2011/0374 , B60C2011/0393 , B60C2011/0395 , Y02T10/8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干燥路面及湿滑路面上确保充分的制动性能并降低滚动阻力并确保耐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在胎面(12)上形成第1周向沟(14)和在胎面(12)接地而发生了压缩变形时使沟壁彼此相接触的第1细沟(18),从而划分出中心条形花纹(16),在第1细沟(18)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分别形成第2周向沟(20)和从第1细沟(18)向第2周向沟(20)延伸的中心横向花纹沟(22),从而划分中心花纹块(24),充气轮胎(10)在中心花纹块(24)的表面上具有:第1刀槽花纹(40),其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从壁面(24B)向壁面(24C)延伸并在花纹块内终止;和第2刀槽花纹(42),其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从壁面(24C)向壁面(24B)延伸并在中途转弯,该第2刀槽花纹(42)在壁面(24A)上开口,在俯视时与第1刀槽花纹(40)不交叉;从而能够确保在干燥路面及湿滑路面上的充分的制动性能,降低滚动阻力并确保耐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162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80127480.5
申请日:2009-07-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Inventor: 中村贵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12 , B60C11/0302 , B60C11/0306 , B60C2011/0348 , B60C2011/0374 , B60C2011/0393 , B60C2011/0395 , Y02T10/8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干燥路面及湿滑路面上确保充分的制动性能并降低滚动阻力并确保耐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在胎面(12)上形成第1周向沟(14)和在胎面(12)接地而发生了压缩变形时使沟壁彼此相接触的第1细沟(18),从而划分出中心条形花纹(16),在第1细沟(18)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分别形成第2周向沟(20)和从第1细沟(18)向第2周向沟(20)延伸的中心横向花纹沟(22),从而划分中心花纹块(24),充气轮胎(10)在中心花纹块(24)的表面上具有:第1刀槽花纹(40),其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从壁面(24B)向壁面(24C)延伸并在花纹块内终止;和第2刀槽花纹(42),其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从壁面(24C)向壁面(24B)延伸并在中途转弯,该第2刀槽花纹(42)在壁面(24A)上开口,在俯视时与第1刀槽花纹(40)不交叉;从而能够确保在干燥路面及湿滑路面上的充分的制动性能,降低滚动阻力并确保耐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122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80091536.X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Inventor: 中村贵光
Abstract: 该轮胎包括具有陆部列的胎面表面,在陆部列中,由沿着胎面的周向延伸的周向槽或由周向槽和胎面端区划出的四个陆部在胎面的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其中,在陆部列的一端处的陆部具有向相邻陆部侧的周向槽开口的凹部,胎面表面具有断续刀槽,断续刀槽从对应于凹部的位置开始、跨越除了一端侧的陆部之外的三列陆部、通过被周向槽中断而断续地在与胎面的宽度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该轮胎的特征在于,断续刀槽经由从所述三列陆部的表面朝向断续刀槽延伸的斜面向陆部的表面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90706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780024482.6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用密集地配置有接地面积比较小的花纹块的胎面图案的情况下,即使产生了一定程度以上的制动力、驱动力的状态下也能发挥充分的冰上性能的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0)在观察胎面时相邻地设有多个具有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的花纹块(100)。花纹块(100)的周缘部(100f)利用刀槽花纹(200)而与同花纹块(100A)相邻的相邻花纹块(100B)划分开。在刀槽花纹(200)的轮胎径向内侧形成有内侧槽(400)。内侧槽(400)的至少一部分与刀槽花纹(200)连通,花纹块(100)的周缘部(100f)利用内侧槽(400)而与花纹块(100B)划分开。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14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80066227.2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确保转弯时的刚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转弯时的湿抓地性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胎面部由中央部橡胶(11C)和定伸应力更低的两侧橡胶(11S)形成,其分界处于距离轮胎赤道为外缘长度的半宽的1/2~3/4的范围,在轮胎接地面部包括第1槽、第2槽及第3槽,第1槽和第2槽的弯曲部、第2槽的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和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第3槽的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分别处于距离轮胎赤道为外缘长度的半宽的1/8~3/8、1/4~1/2、1/16~3/16、5/8~7/8、1/2~5/8的范围,第1槽的长槽部和短槽部、第2槽的外侧槽部和内侧槽部、第3槽相对于轮胎周向分别所成的角度θ1、θ2、θ3、θ4、θ5满足θ1≈θ2≈θ3≈θ5、θ1>θ4,第1槽~第2槽、第2槽~第3槽、第3槽~第1槽的各槽间距离a、b、c满足a≈b≈c。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1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80066056.3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确保转弯时的刚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转弯时的湿抓地性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胎面部由中央部橡胶(11C)和定伸应力更低的两侧橡胶(11S)形成,两侧橡胶延伸到距离轮胎赤道为外缘长度的半宽的1/4~1/2的位置,在轮胎接地面部包括第1槽、第2槽、第3槽,第1槽的第1弯曲部、第2弯曲部、第3弯曲部、第2槽的宽度方向内侧端部、第3槽的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和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分别处于距离轮胎赤道为外缘长度的半宽的1/2~5/8、1/16~3/16、3/16~5/16、1/2~3/4、1/16~3/16、5/8~7/8的范围,第1槽部、第2槽部、第3槽部、第4槽部、第2槽、第5槽部、第6槽部相对于周向所成的角度为35°~45°、55°~65°、20°~30°、55°~65°、55°~65°、55°~65°、15°~2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