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0404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80040264.2

    申请日:2015-10-05

    Abstract: 维持胎面中央区域的陆部的耐卡石性并且使耐发热性提高。充气轮胎具有:中央横槽,其在轮胎周向上隔有间隔地设有多个,以横切轮胎赤道线的方式延伸,具有第1槽弯曲部以及第2槽弯曲部;胎肩横槽,其在中央横槽的轮胎周向上的各间隔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位于比中央横槽的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一对周向主槽,交替地连接中央横槽的端与胎肩横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以及周向副槽,其在第1槽弯曲部与第2槽弯曲部之间与中央横槽交叉而遍及轮胎周向上整周地形成。对于中央横槽的槽宽P3、周向副槽的槽宽P4、中央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WB,0.50≤P4/P3≤1.00且0.015≤P4/WB≤0.045。

    充气轮胎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18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80043269.6

    申请日:2014-07-23

    Inventor: 岸田正宽

    Abstract: 排水性能和噪音性能以均衡的方式得到改善。充气轮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2)的主沟槽(3)。主沟槽(3)在横截面中具有第一沟槽壁(10)、第二沟槽壁(11)以及沟槽底部(12)。沟槽底部(12)包括向轮胎径向方向的外侧凸出的突出部(13)。突出部(13)沿主沟槽(3)延续。突出部(13)的在与主沟槽(3)的沟槽中心线(G1)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W3)是主沟槽(3)的沟槽宽度(W1)的50%至100%。突出部(13)从以直线连接第一沟槽壁的内端部(10i)与第二沟槽壁的内端部(11i)而成的假想的沟槽底部(12A)向轮胎径向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突出部(13)的截面面积为主沟槽(3)的横截面面积的3%至15%。

    轮胎
    6.
    发明公开
    轮胎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761429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27838.7

    申请日:2016-05-13

    Inventor: 岩渕聪太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3/001 B60C13/02 B60C2011/1361

    Abstract: 轮胎具备装饰用的图案部,该装饰用的图案部形成于轮胎表面,而且构成为包括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该第一突起在俯视下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以空出间隔的方式配置多个,该第二突起在相邻的上述第一突起间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以空出间隔的方式配置多个,上述第二突起在俯视下具有屈曲部和从上述屈曲部延伸的多个延伸部。

    轮胎
    7.
    发明公开
    轮胎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9975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564884.7

    申请日:2017-07-12

    Inventor: 王子拓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能够抑制胎肩主槽的槽底面的裂纹进而能够抑制胎肩陆部的撕裂损伤。一种具有胎面部(2)的轮胎。在胎面部(2)上设置有在胎面端(Te)侧延伸的胎肩主槽(5)。胎肩主槽(5)具有内侧槽壁(11)和外侧槽壁(12)。内侧槽壁(11)在槽横截面中的相对于胎面法线的角度(θ1)在轮胎周向上周期性地反复增减,由此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包含凹壁部(16)和凸壁部(17)。外侧槽壁(12)在槽横截面中的相对于胎面法线的角度(θ2)在轮胎周向上周期性地反复增减,由此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包含凸壁部(22)和凹壁部(21)。在胎肩主槽(5)的任意槽横截面中,外侧槽壁(12)的角度(θ2)比内侧槽壁(11)的角度(θ1)大。

    充气轮胎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604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0264.2

    申请日:2015-10-05

    Abstract: 维持胎面中央区域的陆部的耐卡石性并且使耐发热性提高。充气轮胎具有:中央横槽,其在轮胎周向上隔有间隔地设有多个,以横切轮胎赤道线的方式延伸,具有第1槽弯曲部以及第2槽弯曲部;胎肩横槽,其在中央横槽的轮胎周向上的各间隔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位于比中央横槽的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一对周向主槽,交替地连接中央横槽的端与胎肩横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以及周向副槽,其在第1槽弯曲部与第2槽弯曲部之间与中央横槽交叉而遍及轮胎周向上整周地形成。对于中央横槽的槽宽P3、周向副槽的槽宽P4、中央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WB,0.50≤P4/P3≤1.00且0.015≤P4/WB≤0.04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