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以及蓄电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560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80097609.3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具备:多个电池、收纳电池的壳体、端子板、以及具有电绝缘性的基座部件。在端子板上在第一连接位置连接有电流通过电池流动的电路,并在从第一连接位置向第一方向的外侧远离的第二连接位置连接有外部端子。基座部件具备:从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侧与端子板相邻的底壁部、以及在与第一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相互从相反侧与端子板相邻的一对侧壁部。在底壁部紧固有端子板,各侧壁部紧固于壳体。

    组电池以及组电池的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340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560913.8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电池及组电池的制造方法,能够使制造性提高并且兼顾电池的冷却与散热性能。组电池(1)具备:树脂壳体(5),在单元(12)之间夹着分隔件(13)的状态下使单元(12)排列收纳;金属板(21)、具有朝向树脂壳体(5)的底板以及单元(12)的底面的上表面;绝缘层(214),配设于金属板(21)上;粘合保持剂(47),将单元(12)的底面与树脂壳体(5)的底板(55)进行粘合;粘合剂(49),将树脂壳体(5)的底板(55)与绝缘层(214)进行粘合;以及塑性材料(41),收纳于贯通形成于树脂壳体(5)的底板(55)的框孔(554),在单元(12)的底面与绝缘层(214)之间被压缩的状态下与单元(12)的底面以及绝缘层(214)紧贴。

    车辆用控制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5360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410084184.0

    申请日:2004-10-15

    Abstract: 提供使电力变换部件的半导体元件栅极、栅极衬底以及控制部件间的栅极布线最短,难以受电磁噪声的影响的车辆用控制装置。配置在铁道车辆底板下,通过半导体元件的开关进行电力变换时,在形成密闭室的箱体(1)中分别容纳半导体元件的电力变换部件(2B)、平滑电容器(6)、电连接它们的薄板构造的导体(7)、驱动半导体元件的栅极的栅极衬底(3A)、控制栅极衬底的控制部件(4)、电连接栅极衬底和控制部件之间的栅极布线(5B),在比密闭室的枕木方向中央更偏向一方车体的侧方的位置配置用于连接栅极衬底(3A)的栅极衬底连接器(3B),在该栅极衬底连接器上连接栅极布线。

    液冷能量转换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45469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35763.1

    申请日:2008-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液冷能量转换设备(20),包括两个半导体元件(1)、分别连接到半导体元件(1)上并设置成相互面对半导体元件(1)的端面的两个液冷散热片(2),还包括分别连接到两个半导体元件(1)上的主电路导体(7a,7b)、两个半导体元件(1)的选通放大器基板(6)、将在两个散热片(2)的流动通路(2a)中流动的冷却剂冷却的热交换器(5),还包括循环冷却剂的泵(3),以及包括两个半导体元件(1)的单元框架(10)。

    用于车辆的电力变换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5408183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42125.9

    申请日:2014-02-04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力变换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被分隔为冷却空气室和安装室;发热部分,所述发热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安装室内部并且所述发热部分包括执行电力变换的半导体元件;以及散热部分,所述散热部分被安装在冷却空气室与安装室之间的分隔物上,并且所述散热部分被配置为辐射从所述发热部分产生的热量,其中,发热部分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可拆卸地安装在散热部分上,该状态为:发热部分被设置在与散热部分相对的一侧,所述分隔物被夹在两者之间,并且传热片材设置在发热部分与散热部分之间。

    铁路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13205A

    公开(公告)日:2001-09-19

    申请号:CN01117060.3

    申请日:2001-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9/24 B60L2200/26 H02M7/003 H05K7/20909

    Abstract: 铁路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在吊挂设置在车辆的底板下的箱体的内部,设置长边侧沿轨道方向的L字形的分隔板(2d),形成风洞6。在该分隔板(2d)的一侧,沿着轨道方向容纳高速断路器(13A)、继电器单元(13B)、接口单元(13C)与控制装置(13D)。在分隔板(2d)的另一侧,相对于L字形的分隔板(2d)的短边侧容纳一对平滑电抗器(8A)及(8B)。半导体单元(7)的放热部(7a)突出地设置于风洞(6)的进风口(2e)侧。平滑电抗器(8A)及(8B)上,固定有位于风洞(6)内侧的电动送风机(9A)及(9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