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59851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80001754.8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2N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振动发电器由第1基板(102)、被配置为与其对置的第2基板(103)、形成于第1基板上的第1电极(104L、104R)、第1电极(106)、形成于第2基板上的第2电极(105L、105R)、第2电极(107)构成,在第1电极以及第2电极保持同极性的电荷,按照在第1基板(102)处于静止过程中或振动过程中时对第1电极(104L(104R))的重心和第2电极(105L(105R))的重心进行连接线段与从第2电极(105L(105R))的重心起平行于第2基板的主表面而延伸且向着静止状态的第1电极(104L(104R))延伸的射线所形成的角度不超过55度的方式,第1基板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590969C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610137416.3
申请日:2006-10-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声共振器包括衬底105、置于衬底105上的支承部分104、置于支承部分104上的下电极103、置于下电极103上的压电体101、以及置于压电体101上的上电极102。下电极103、压电体101和上电极102构成一个振动部分107。用于支承振动部分107的支承部分104成形为其垂直横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曲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213744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80023789.6
申请日:2006-06-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基板部(40)与第2支承部(20)之间设有第1支承部(30)。该第1支承部(30)通过由具有比压电体(11)及基板部(40)高的声阻抗的材料形成的膜、或者由Q值比压电体(11)及基板部(40)小的材料形成的膜等构成。通过该第1支承部(30)的插入,从第2支承部(20)朝向基板部(40)的振动的大半被反射(箭头(a)),并且防止从第2支承部(20)向基板部(40)传递的振动被基板部(40)的底面反射而向振动部(10)的方向返回(箭头(b))。
-
公开(公告)号:CN1953323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37416.3
申请日:2006-10-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声共振器包括衬底105、置于衬底105上的支承部分104、置于支承部分104上的下电极103、置于下电极103上的压电体101、以及置于压电体101上的上电极102。下电极103、压电体101和上电极102构成一个振动部分107。用于支承振动部分107的支承部分104成形为其垂直横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曲率。
-
公开(公告)号:CN1276689C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01144885.7
申请日:2001-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5B37/00 , H05B41/14 , H01L41/107 , H02M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41/2822 , H05B41/2855 , H05B41/392
Abstract: 一种用于驱动一个或多个在两端具有电终端的串联冷阴极荧光灯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压电变压器,所述压电变压器通过压电效应将从初级电极输入的初级AC输入转换成从次级电极输出的次级AC输出;用于向初级电极施加初级AC输入的驱动装置;用于控制亮度的亮度控制电路;可变振荡电路;启动控制电路;以及启动检测器。该驱动装置构成为冷阴极荧光灯的端部电终端能够连接在两个次级电极之间。亮度控制电路检测次级AC输出和初级AC输入之间的相位差。当所检测到的相位差大于规定的相位差时,驱动装置降低被施加在初级电极上的初级AC输入的功率。如果所检测到的相位差小于所规定的相位差,则驱动装置增加被施加在初级电极上的初级AC输入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229879C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02144449.8
申请日:2002-09-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41/107 , H01L41/0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41/2822 , H01L41/107
Abstract: 在处理大的电功率用途中,欲使压电变压器小型化,因变形增加而发热,对特性产生有害影响,难于高效化。本发明利用高次模型振动,而且以多个电极形式形成初级侧电极,在提高实际电-机械结合系数的条件下,实现小型大输出功率的压电变压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35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8299.6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2N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发电器,能够省略/简化从被可动地保持的基板的布线。该振动发电器包括:第1基板;第1电极,其配置在第1基板的下面,包括保持电荷的膜;第2基板,其与第1基板分离,且与第1基板的下面对置地进行配置;第2电极,其按照与第1电极相对置的方式配置在第2基板的上面;第3电极,其配置在第1基板的上面,包括保持电荷的膜;第3基板,其与第1基板分离,且与第1基板的上面对置地进行配置;和第4电极,其按照与第3电极相对置的方式配置在第3基板的下面,第1电极具有的保持电荷的膜、第3电极具有的保持电荷的膜保持不同极性的电荷,还包括恢复力发生部件,该恢复力发生部件在没有外力作用于第1基板时将第1基板保持在规定位置,在外力作用于第1基板使得第1基板相对于第2基板移动时提供使第1基板返回至规定位置的恢复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990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0780028981.9
申请日:2007-08-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564 , H03H9/132 , H03H9/542 , H03H9/585 , H03H9/587 , H03H9/605 , H03H2009/022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声音薄膜谐振器,具有第一压电薄膜(101);成对的一次侧电极(103、104),形成在上述第一压电薄膜上,用于施加电信号;第二压电薄膜(102),被配置成传播在上述第一压电薄膜中产生的振动;成对的二次侧电极(104、105),形成在上述第二压电薄膜上,用于输出电信号;负载(108),连接在上述二次侧电极之间;以及控制部(109),控制上述负载的值。构成有利用压电效应从上述二次侧电极输出从上述一次侧电极输入的电信号的声音薄膜谐振子,通过控制上述负载的值从而谐振频率和反谐振频率可变。根据本发明,谐振频率和反谐振频率同时可变而不会使谐振特性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679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80113307.X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2N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08
Abstract: 提高可在两个轴方向上振动发电的振动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振动发电器包括:第1基板(101)与第2基板(106)、在第1基板上形成的第1电极(104)、固定结构体(103)、连接第1基板与固定结构体的弹性结构体(102X、102Y)以及在第2基板上形成的第2电极(105);通过将第1电极的矩形以至正方形的导体部(104a)以及第2电极的矩形以至正方形的导体部(105a)配置为交错格子状,使电极的重合面积变大,因此能够增加由于振动而发电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427336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780014646.3
申请日:2007-04-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B5/00 , B81B2201/018 , B81B2201/034 , H01H1/0036 , H01P1/1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微机械开关是一种响应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切换信号电极间的电连接的微机械开关,其中,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包括实现信号应通过的信号电极之间的电连接的第1控制信号,以及切断该信号电极之间的电连接的第2控制信号,所述微机械开关具备:基板;设置于基板上,并能在基板上旋转的旋转体;设置于旋转体上的可动电极;第1信号电极,一端与可动电极的一端进行电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基板上;第2信号电极,设置于旋转体的周围,并位于因旋转体的旋转,能够与可动电极的另一端实现电连接的位置;及驱动部,响应第1控制信号,使旋转体旋转到使可动电极的另一端与第2信号电极实现电连接的位置,响应第2控制信号,使旋转体旋转到使可动电极的另一端与第2信号电极之间的电连接被切断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