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4619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0949676.4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设计的自由度、节约空间化以及确保稳定的接触中的至少一方的电连接构造体、端子构造体、车辆以及电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电连接构造体(32)具备:第一导电构件(70),其具有第一板状部(80)(或者第一平坦面(90));第二导电构件(100),其具有配置为与第一板状部(80)对置的第二板状部(110)(或者第二平坦面(120));以及导电性弹簧构件(64),其处于被第一板状部(80)以及第二板状部(110)按压的状态且相对于第一板状部(80)以及第二板状部(110)分别具有多个接触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4219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8415.5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鹈饲伸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3 , B60K1/00 , B60K1/04 , B60K13/04 , B60K2001/003 , B60K2001/0416 , B60R16/0215 , B60Y2400/61 , B62D25/20
Abstract: 电动车辆(10)具备:内置有多个电气设备(40)而配置在底板通道(21)上的电气设备单元(30);从第一电动机(13)、第二电动机(16)及散热器延伸出而与电气设备单元(30)连接的导电线缆(49、51)及冷却配管(52)。将导电线缆(49、51)及冷却配管(52)连接的电气设备单元(30)的连接部(45、46)贯通在底板(20)上形成的开口部(37、38)而配置在底板(20)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842194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80048415.5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鹈饲伸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3 , B60K1/00 , B60K1/04 , B60K13/04 , B60K2001/003 , B60K2001/0416 , B60R16/0215 , B60Y2400/61 , B62D25/20
Abstract: 电动车辆(10)具备:内置有多个电气设备(40)而配置在底板通道(21)上的电气设备单元(30);从第一电动机(13)、第二电动机(16)及散热器延伸出而与电气设备单元(30)连接的导电线缆(49、51)及冷却配管(52)。将导电线缆(49、51)及冷却配管(52)连接的电气设备单元(30)的连接部(45、46)贯通在底板(20)上形成的开口部(37、38)而配置在底板(20)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138464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477883.6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 , B60L3/0061 , B60L7/12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20/46 , B60L2240/36 , B60L2260/28 , B60L2270/145 , H02K5/225 , H02K7/006 , H02K7/116 , H02K16/00 , Y02T10/6217 , Y02T10/641 , Y02T10/70 ,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内外连接导体配置结构,其即使在将电动机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也能够从车辆下方侧对内外连接导体进行操作,从而使组装性和维护性提高,并且能够保护内外连接导体,以免受来自上方的外力的侵害。电动机(2)具备定子(14)、转子(15)、收容定子(14)及转子(15)的壳体(11)、及将母线(130)与导电线缆(103)电连接的连接器(101)。电动机(2)通过安装构件(13a、13b)支承在车辆(3)的副车架(13)上。连接器(101)比固定安装构件(13a、13b)的壳体(11)的凸台部(11a)靠下方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0461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0949676.4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设计的自由度、节约空间化以及确保稳定的接触中的至少一方的电连接构造体、端子构造体、车辆以及电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电连接构造体(32)具备:第一导电构件(70),其具有第一板状部(80)(或者第一平坦面(90));第二导电构件(100),其具有配置为与第一板状部(80)对置的第二板状部(110)(或者第二平坦面(120));以及导电性弹簧构件(64),其处于被第一板状部(80)以及第二板状部(110)按压的状态且相对于第一板状部(80)以及第二板状部(110)分别具有多个接触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38464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210477883.6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 , B60L3/0061 , B60L7/12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20/46 , B60L2240/36 , B60L2260/28 , B60L2270/145 , H02K5/225 , H02K7/006 , H02K7/116 , H02K16/00 , Y02T10/6217 , Y02T10/641 , Y02T10/70 ,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内外连接导体配置结构,其即使在将电动机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也能够从车辆下方侧对内外连接导体进行操作,从而使组装性和维护性提高,并且能够保护内外连接导体,以免受来自上方的外力的侵害。电动机(2)具备定子(14)、转子(15)、收容定子(14)及转子(15)的壳体(11)、及将母线(130)与导电线缆(103)电连接的连接器(101)。电动机(2)通过安装构件(13a、13b)支承在车辆(3)的副车架(13)上。连接器(101)比固定安装构件(13a、13b)的壳体(11)的凸台部(11a)靠下方配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