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9727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10275175.3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3 , H01M10/0562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双极电极的二次电池,其不会因为需要不同于普通电极的电极焊接方法等理由而损害生产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使用双极电极的二次电池具备:部分发电元件22、23、24,由在固体电解质层2的至少一面侧层叠有双极电极的单层叠体、或由多个单层叠体层叠而成的多层层叠体所构成,所述双极电极在单片片状集电体的一面形成有分极性电极的正极,且在另一面形成有分极性电极的负极;及,普通电极3、4,形态为直接地或介隔固体电解质层地层叠于部分发电元件的一面侧及另一面侧,且在单片片状集电体的两面形成有同极性的极。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4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088740.X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58 , H01M50/264 , H01M50/271 , H01M50/244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模组,其以简单且小型的构造,使所层叠的各蓄电池单体的面内的表面压力均匀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模组(1),其利用端板(第一端板4及第二端板5)从层叠方向的两端侧对多个蓄电池单体(2)的层叠体(3)进行夹压保持,端板(4,5)的与层叠体(3)相对向的对向面(S1)具有凸面部。此情况下,端板(4,5)的与对向面(S1)相反侧的面也可以具有凹面部。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088740.X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58 , H01M50/264 , H01M50/271 , H01M50/244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模组,其以简单且小型的构造,使所层叠的各蓄电池单体的面内的表面压力均匀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模组(1),其利用端板(第一端板4及第二端板5)从层叠方向的两端侧对多个蓄电池单体(2)的层叠体(3)进行夹压保持,端板(4,5)的与层叠体(3)相对向的对向面(S1)具有凸面部。此情况下,端板(4,5)的与对向面(S1)相反侧的面也可以具有凹面部。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209308.7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67 , H01M10/663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池温度管理系统,能以简单的构成,积极地利用由内燃机产生的热来迅速升温。所述蓄电池温度管理系统具备:内燃机冷却回路7,其利用冷却液泵5使内燃机3的冷却液在冷却液套管与散热器6之间循环;排气热回收回路9,其流通有将内燃机3的排气热回收的EGR冷却器4的冷却液;蓄电池冷却回路11,其流通有将蓄电池2冷却的蓄电池冷却装置10的冷却液;蓄电池冷却装置用分支回路12,其从内燃机冷却回路7分支并朝向蓄电池冷却回路11中的蓄电池冷却装置10上游侧;及,流路切换机构13,其将排气热回收回路9与蓄电池冷却装置用分支回路12中的至少一方的回路的下游侧,选择性地连接至蓄电池冷却回路11中的蓄电池冷却装置10上游侧。
-
公开(公告)号:CN104185944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80015281.1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对内部进行冷却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2)的制冷剂供给机构(30)从比筒状构件(52)的底面(70)靠旋转轴(50)的一端侧的位置向底面(70)供给冷却流体(42),筒状构件(52)的底面(70)具备沿着旋转轴(50)的轴向贯通的贯通孔(86),通过贯通孔(86)向筒状构件(52)的内部供给冷却流体(42)。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9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80068757.4
申请日:2010-10-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 H02K5/02 , H02K5/08 , H02K11/022 , Y02T10/641
Abstract: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由树脂形成覆盖电动马达(7)的侧表面部的侧罩(82),并且从在侧罩(82)内设置的油路(90)的多个排油孔(95)向电动马达(7)的定子(71)喷射润滑油来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128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6767.5
申请日:2010-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3416 , B60T1/005 , F16H3/006 , F16H63/302 , F16H63/3458 , F16H2063/3079
Abstract: 在具备啮合式离合器的变速器的停车锁止装置中,在使停车棘爪(43)与设置于变速器的变速轴的停车齿轮(41)卡合以使停车锁止器工作时,在换档杆(44)设置有使停车棘爪(43)动作的停车杆(51),该换档杆(44)与制动器(46)相连接而进行动作,以在变速器中建立倒车变速档,因此,通过使换档杆(44)从空档位置向一个方向移动,能够通过换档拨叉(48)建立倒车变速档,并且,通过使换档杆(44)从空档位置向另一方向移动,能够使停车锁止器自动地工作而无需特别的制动器,从而能够削减部件的数量,包括削减制动器的数量,能够实现变速器的小型化和成本的削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0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564989.3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能够降低固体电解质的层叠占空系数,并且能够降低电阻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固体电池,包括使正极板与负极板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层叠面上形成有固体电解质层。优选的是,正极板和负极板之中的至少任一方,在至少一部分端面上形成有固体电解质层,正极板和负极板之中的一方的电极板的层叠面的面积大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中的另一方的电极板的层叠面的面积,且一方的电极板的外缘被配置在比另一方的电极板的外缘更靠外侧,并且,一方的电极板,在至少一部分端面上形成有固体电解质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9727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76823.7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3 , H01M10/0562 , H01M10/04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双极电极的二次电池,具备:部分发电元件,其由层叠有双极电极17的单层叠体、或由前述单层叠体层叠多层而成的多层层叠体所构成;及,正极普通电极3和负极普通电极4;部分发电元件构成串联部分发电元件,该串联部分发电元件是在正极普通电极3与负极普通电极4之间,将作为多层层叠体的结构元件的前述单层叠体以构成串联连接的极性的朝向层叠而成,在正极集电电极3a(负极集电电极4a)与和其对应的两个负极普通电极4(正极普通电极3)之间,将串联部分发电元件隔着正极集电电极3a(负极集电电极4a)使极性反向而接合,在正极集电电极3a(负极集电电极4a)与两个负极普通电极4(正极普通电极3)之间将串联部分发电元件并联而构成并联连接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95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080068757.4
申请日:2010-10-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 H02K5/02 , H02K5/08 , H02K11/022 , Y02T10/641
Abstract: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由树脂形成覆盖电动马达(7)的侧表面部的侧罩(82),并且从在侧罩(82)内设置的油路(90)的多个排油孔(95)向电动马达(7)的定子(71)喷射润滑油来进行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