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09551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722335.2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可变阀操作设备,包括具有切换驱动轴(71;81)的凸轮切换机构(70;80)。当切换驱动轴(71;81)纵向移动时,凸轮机构(Ca;Cb)推进和缩回切换销(73;74;83;84)。当切换销(73;74;83;84)被推进以接合到形成在凸轮载体(43;53)周围的引导凹槽(44;54)中且凸轮载体在旋转的同时被轴向移动时,凸轮载体周围的凸轮凸角(43A,43B;53A,53B)被切换以作用于发动机阀(41;51)。用于切换驱动轴(71;81)的致动器(77;87)包括致动器驱动体(79;89),其可线性往复移动并联接到切换驱动轴(71;81)的纵向端部以纵向移动切换驱动轴。上述布置使得凸轮切换机构和致动器机构在结构上简单紧凑,以防止发动机尺寸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0920955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722335.2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可变阀操作设备,包括具有切换驱动轴(71;81)的凸轮切换机构(70;80)。当切换驱动轴(71;81)纵向移动时,凸轮机构(Ca;Cb)推进和缩回切换销(73;74;83;84)。当切换销(73;74;83;84)被推进以接合到形成在凸轮载体(43;53)周围的引导凹槽(44;54)中且凸轮载体在旋转的同时被轴向移动时,凸轮载体周围的凸轮凸角(43A,43B;53A,53B)被切换以作用于发动机阀(41;51)。用于切换驱动轴(71;81)的致动器(77;87)包括致动器驱动体(79;89),其可线性往复移动并联接到切换驱动轴(71;81)的纵向端部以纵向移动切换驱动轴。上述布置使得凸轮切换机构和致动器机构在结构上简单紧凑,以防止发动机尺寸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7948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53154.X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跨骑式车辆用内燃机,空气滤清器(54)配置于内燃机本体(21)的气缸盖(25)和主架(14)之间,该内燃机本体(21)配置于主架(14)的下方并使气缸轴线(C)前倾,该主架(14)从头管(13)以后方下降地方式倾斜并向后方延伸,燃料喷射阀(63)安装于进气通路形成部件(57)的前侧,该进气通路形成部件(57)形成将空气滤清器和气缸盖的进气口(36)连结的进气通路(61)的一部分,其中,设于空气滤清器(54)上部的被安装部(65a)通过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的紧固部件(74)而紧固于主架(14),燃料喷射阀(63)配置于比通过空气滤清器(54)的下缘部(54a)中在车宽方向上配置有燃料喷射阀(63)的部分的最下部(54aa)以紧固部件(74)轴线为中心画成的假想旋转轨迹(CT1)靠向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11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136007.8
申请日:2010-03-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水冷式内燃机,在具有气缸盖的内燃机主体上形成有使冷却水流通的水套,恒温器被安装在内燃机主体上,其根据冷却水温对将从该水套导出的冷却水导向散热器侧的状态以及导向旁通通路侧的状态进行控制,其中,将恒温器配置在气缸盖上,并且在内燃机主体上形成旁通通路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尽量地使来自内燃机主体的热影响不波及到在旁通通路中流通的冷却水。恒温器(84)被配置在气缸盖(27)上,旁通通路(83)的一部分与进气口(45)相邻,并且从沿气缸孔(40)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旁通通路(83)的一部分在与进气口(45)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与该进气口(45)重叠地被设置在气缸盖(27)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119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36007.8
申请日:2010-03-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水冷式内燃机,在具有气缸盖的内燃机主体上形成有使冷却水流通的水套,恒温器被安装在内燃机主体上,其根据冷却水温对将从该水套导出的冷却水导向散热器侧的状态以及导向旁通通路侧的状态进行控制,其中,将恒温器配置在气缸盖上,并且在内燃机主体上形成旁通通路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尽量地使来自内燃机主体的热影响不波及到在旁通通路中流通的冷却水。恒温器(84)被配置在气缸盖(27)上,旁通通路(83)的一部分与进气口(45)相邻,并且从沿气缸孔(40)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旁通通路(83)的一部分在与进气口(45)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与该进气口(45)重叠地被设置在气缸盖(27)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88490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780020069.2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实现内燃机的减振性能提高。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具有:驱动齿轮(39),其向与曲轴(16)相同的方向旋转;动力传递机构(48),其传递驱动齿轮(39)的旋转动力;被动齿轮(50),其从动力传递机构(48)接受动力并向与曲轴(16)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平衡配重(54),其被设置在被动齿轮(50)上,动力传递机构(48)具有:承载部件(40),其通过设置在外周的齿轮部(67),在与内燃机的起动马达(60)之间进行动力传递;以及锥齿轮(45),其被承载部件(40)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与驱动齿轮(39)和被动齿轮(50)啮合,承载部件(40)具有突起部(70),该平衡装置具有检测突起部(70)的传感器(71),根据传感器(71)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承载部件(40)的相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20955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722290.9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可变阀操作设备的内燃机,其用于鞍式车辆。当切换驱动轴(71;81)在由电磁阀(91)切换的液压下纵向移动时,凸轮机构(Ca;Cb)使切换销(73;74;83;84)推进和缩回。当切换销被推进以接合在凸轮载体(43;53)中的引导凹槽(44;54)中时,凸轮载体在旋转的同时被轴向移动,以切换凸轮凸角(43A,43B;53A,53B)来作用于发动机阀(41;51)。电磁阀(91)在跨越车辆宽度的左右方向上设置在汽缸盖(3)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左端或右端(3FL)上。电磁阀放置在汽缸盖中的适当位置,不受发动机其他部件的干涉,从而使车辆尺寸变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03212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59430.3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其即使将致动器安装在气缸盖上,也能够抑制从气缸盖向致动器的热传导,且能够确保布局的自由度而防止内燃机的大型化。通过使连结销(42)进退来将相邻的摇臂(31、32)连结/解除连结的致动器(45)经由在气缸盖(4)的侧壁(51R)的外表面上设置的一个以上的致动器安装部(55f、55b、55d)而进行安装,在气缸盖(4)的侧壁(51R)中的致动器安装部(55f、55b、55d)的附近形成有润滑油路(P1、P2、P3)。
-
公开(公告)号:CN10303212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58083.2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片冈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在安装有电磁致动器的气缸盖上还具备检测器,且在不另行使用屏蔽构件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电磁致动器的电磁波对检测器的影响。所述内燃机在由非磁性体构成的气缸盖(4)的多个侧壁(51L、51R、51B、51FL、51FR)呈多边形的外周壁(51)上具备变更内燃机(1)的输出特性的电磁致动器(45)、检测内燃机(1)的运转状况的检测器(82),其中,在与配设有电磁致动器(45)的侧壁(51R)不同的侧壁(51FR)上配设检测器(82),在从电磁致动器(45)至检测器(82)的直线上存在气缸盖(4)的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02978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36294.6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0Y2200/126 , B62K2204/00 , Y10T74/19 , Y10T74/19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摆动单元设置了2个旋转电机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摆动单元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过度地变低,并且能够使该摆动单元薄型化,能够应对广域的驾驶区域的电动二轮车。为具备以被设在了车身上的状态对驱动轮(WR)进行枢支的摆动单元(12)的电动二轮车(10),在上述摆动单元(12)中,设置具有第一转子(38)的第一旋转电机(24),具有第二转子(78)的第二旋转电机(64),以及合成上述第一转子(38)的旋转驱动力和上述第二转子(78)的旋转驱动力,以增大了转速的状态传递到上述驱动轮(WR)的行星齿轮机构(30);上述第一旋转电机(24)和上述第二旋转电机(64),按第二转子(78)的轴线(Ax2)相对于第一转子(38)的轴线(Ax1)位于车身前方的方式在车辆前后方向并列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