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6884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580073168.8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将配置于功率控制单元(60)的底面的单元侧发电机连接器(61)及单元侧马达连接器(62)与配置于驱动装置壳体(40)上的壳体侧发电机连接器(51)及壳体侧马达连接器(52)直接连接,从而功率控制单元(60)被搭载于驱动装置壳体(40)上。驱动装置壳体(40)通过装配部件(70)固定于车体框架(80),固定驱动装置壳体(40)与装配部件(70)的固定点(K2)配置在壳体侧发电机连接器(51)及壳体侧马达连接器(52)的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072068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73168.8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将配置于功率控制单元(60)的底面的单元侧发电机连接器(61)及单元侧马达连接器(62)与配置于驱动装置壳体(40)上的壳体侧发电机连接器(51)及壳体侧马达连接器(52)直接连接,从而功率控制单元(60)被搭载于驱动装置壳体(40)上。驱动装置壳体(40)通过装配部件(70)固定于车体框架(80),固定驱动装置壳体(40)与装配部件(70)的固定点(K2)配置在壳体侧发电机连接器(51)及壳体侧马达连接器(52)的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501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410815324.0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6/00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20/50 , B60L2270/145 , H02K5/04 , H02K5/1732 , H02K5/22 , H02K7/116 , H02K11/225 , H02K51/00 , Y02T10/6217 , Y02T10/641 ,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的壳体结构,其能够实现包含壳体在内的驱动装置的外形尺寸的小型化、和内部部件的定位精度的提高等。壳体(80)具备:马达壳体(81),其安装有马达(70)的定子(75);接合部(84),其是将马达壳体(81)和侧罩(82)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中间板(83),其被安装于马达壳体(81),且被配置在接合部(84)的内径侧;以及定位部(85),其用于将中间板(83)相对于侧罩(82)定位,发电机(60)的定子(65)被安装于中间板(83),支承转子(64)的发电机轴(2c)的一端相对于中间板(83)被轴承(61)支承,另一端相对于侧罩(82)被轴承(62)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50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815324.0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6/00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20/50 , B60L2270/145 , H02K5/04 , H02K5/1732 , H02K5/22 , H02K7/116 , H02K11/225 , H02K51/00 , Y02T10/6217 , Y02T10/641 ,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的壳体结构,其能够实现包含壳体在内的驱动装置的外形尺寸的小型化、和内部部件的定位精度的提高等。壳体(80)具备:马达壳体(81),其安装有马达(70)的定子(75);接合部(84),其是将马达壳体(81)和侧罩(82)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中间板(83),其被安装于马达壳体(81),且被配置在接合部(84)的内径侧;以及定位部(85),其用于将中间板(83)相对于侧罩(82)定位,发电机(60)的定子(65)被安装于中间板(83),支承转子(64)的发电机轴(2c)的一端相对于中间板(83)被轴承(61)支承,另一端相对于侧罩(82)被轴承(62)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1098092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710112251.9
申请日:2007-06-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不会造成装置的大型化和构件个数的增加,可利用工作流体任意变更外周侧转子和内周侧转子的相对相位,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相对相位变更自由度的提高。设置通过工作流体的给排而使内周侧转子相对于外周侧转子沿提前角方向相对转动的提前角侧工作室(24)、和使内周侧转子相对于外周侧转子沿滞后角方向相对转动的滞后角侧工作室(25)。根据滑阀位置对相对于所述提前角侧工作室(24)和滞后角侧工作室(25)的工作流体的给排进行换向的滑阀式的流路切换阀(37),调节管道通路(33)的压力,设置利用调压后的工作流体的压力控制流路切换阀的滑阀位置的电磁式的调压阀(39)。
-
公开(公告)号:CN101098092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12251.9
申请日:2007-06-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不会造成装置的大型化和构件个数的增加,可利用工作流体任意变更外周侧转子和内周侧转子的相对相位,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相对相位变更自由度的提高。设置通过工作流体的给排而使内周侧转子相对于外周侧转子沿提前角方向相对转动的提前角侧工作室(24)、和使内周侧转子相对于外周侧转子沿滞后角方向相对转动的滞后角侧工作室(25)。根据滑阀位置对相对于所述提前角侧工作室(24)和滞后角侧工作室(25)的工作流体的给排进行换向的滑阀式的流路切换阀(37),调节管道通路(33)的压力,设置利用调压后的工作流体的压力控制流路切换阀的滑阀位置的电磁式的调压阀(3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