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76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445960.4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高压电缆不受碰撞时等的前后方向上的载荷的影响的车辆。将电动机控制装置(25)与蓄电池(30)连接的高压电缆(40)具备:电缆侧连接部(40a),其从上方连接于设置在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上表面的单元侧连接部(25b);第一电缆部(40b),其与电缆侧连接部(40a)连结并且朝向前围板(2)延伸;第二电缆部(40c),其至少一部分沿着前围板(2)布线;以及第一弯曲部(40d),其位于第一电缆部(40b)与第二电缆部(40c)之间并且从第一电缆部(40b)朝向第二电缆部(40c)向下方弯曲,第二电缆部(40c)的一部分在车宽方向上与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倾斜面(25a)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804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980000066.8
申请日:2009-01-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上友厚
IPC: H02M3/155 , B60L3/00 , B60L11/18 , H01L23/473 ,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B60K2001/005 , B60L2240/525 , B60W10/26 , B60W10/28 , F28F3/12 , H01L2924/0002 , H01M2250/20 , H02M7/003 , H05K7/20927 , Y02T90/32 , Y02T90/3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及车辆用DC/DC转换器的冷却方法。作为电动车辆的一例的燃料电池车辆(20)具备:DC/DC转换器(36),其连接在蓄电装置(24)和燃料电池(22)之间,将在所述蓄电装置(24)产生的电压进行转换,并施加于电动机(26)侧,并且将由电动机(26)的再生动作产生的再生电压或燃料电池(22)的发电电压进行转换,并施加于蓄电装置(24)侧;冷却装置(10),其具有使冷却液流通并在局部形成折回部(104)的冷却液流路(102),对所述DC/DC转换器(36)进行冷却。冷却装置(10)形成为:利用折回部(104)的上游侧的冷却液对上支路元件(81u~81w)进行冷却,并且利用折回部(104)的下游侧的冷却液对下支路元件(82u~82w)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465045.1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组装车体时等能够保护驱动单元侧连接部的车辆及驱动单元。车辆(1)具备:单元室(20);以及电动机控制装置(25),其配置在单元室(20)中。电动机控制装置(25)具备:驱动单元侧连接部(26),其配置在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上表面(25a),且连接电缆侧连接部(51);以及一对肋(27、28),它们以从车宽方向夹着驱动单元侧连接部(26)的方式配置。一对肋(27、28)构成为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前端部(27a、28a)之间的距离(Lf)及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后端部(27b、28b)之间的距离(Lr)分别短于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中央部(27c、28c)之间的距离(Lm)。
-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6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2665.0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Abstract: 通过使包含电池的高电压控制设备单元的配置最优化,实现车厢内的空间的有效利用。高电压控制设备单元(20)是包含如下部分的单元:2个电池(50-1、50-2),它们沿车辆(1)的车宽方向排列设置;高电压电装部件(56),其用于控制电池(50-1、50-2)的电力供给和接受;以及壳体(30),其构成为将电池(50-1、50-2)和高电压电装部件(56)收纳为一体,2个电池(50-1、50-2)搭载于前排座椅(5-1、5-2)的下侧,高电压电装部件(56)被搭载于车宽方向上的2个电池(50-1、50-2)之间的位置,在壳体(30)的底面(33)上形成有凹部(32),在该凹部(32)中配置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4)。
-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6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680072665.0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Abstract: 通过使包含电池的高电压控制设备单元的配置最优化,实现车厢内的空间的有效利用。高电压控制设备单元(20)是包含如下部分的单元:2个电池(50‑1、50‑2),它们沿车辆(1)的车宽方向排列设置;高电压电装部件(56),其用于控制电池(50‑1、50‑2)的电力供给和接受;以及壳体(30),其构成为将电池(50‑1、50‑2)和高电压电装部件(56)收纳为一体,2个电池(50‑1、50‑2)搭载于前排座椅(5‑1、5‑2)的下侧,高电压电装部件(56)被搭载于车宽方向上的2个电池(50‑1、50‑2)之间的位置,在壳体(30)的底面(33)上形成有凹部(32),在该凹部(32)中配置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4)。
-
公开(公告)号:CN11207866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539909.X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在从车辆前方碰撞时干涉体直接与驱动单元抵接的车辆。在车辆(1)的前舱(20)中设置有电动机控制装置(25),在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前表面(25a)上设置有与冷却管(27、28)连接的一对连接配管(41、42)。各连接配管具备与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前表面)连接的配管基部(41a、42a)、从配管基部向前方延伸的第一直线部(41b、42b)、从第一直线部向下方弯折的弯折部(41c、42c)和从弯折部向下方延伸的第二直线部(41d、42d)。连接配管的第二直线部以从前方看时在车宽方向上错开位置的方式配置,并且以连接配管的第二直线部的间隔随着去往下方而变宽的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59958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679569.X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B60K1/04 , B60L11/1851 , B60L11/18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在中央控制台内设置专用的加强构件,就能够可靠地实现所述中央控制台内的省空间化及成本降低的电动车辆。在电动车辆(10)中,在车辆驾驶室(18)的中央设有中央控制台(22)。在中央控制台(22)内配置有逆变器装置(24)、继电器装置(26)、耐冲击构件(30)、蓄电池ECU(32)及蓄电池模块(34)。在耐冲击构件(3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一端部固定继电器装置(26),另一方面,在所述耐冲击构件(30)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端部固定蓄电池ECU(32)。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0465045.1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组装车体时等能够保护驱动单元侧连接部的车辆及驱动单元。车辆(1)具备:单元室(20);以及电动机控制装置(25),其配置在单元室(20)中。电动机控制装置(25)具备:驱动单元侧连接部(26),其配置在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上表面(25a),且连接电缆侧连接部(51);以及一对肋(27、28),它们以从车宽方向夹着驱动单元侧连接部(26)的方式配置。一对肋(27、28)构成为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前端部(27a、28a)之间的距离(Lf)及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后端部(27b、28b)之间的距离(Lr)分别短于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中央部(27c、28c)之间的距离(Lm)。
-
公开(公告)号:CN101971330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80104235.2
申请日:2009-01-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上友厚
IPC: H01L23/473 , B60L11/18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B60L11/1887 , B60L11/1892 , B60L11/1894 , H01L25/072 , H01L2224/32225 , H01L2924/1305 , H01L2924/13055 , H01L2924/13091 , H05K7/20927 , Y02T90/3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电动车辆,冷却装置(10)是用于冷却包括作为发热体的开关元件的开关组件(98)的装置。该冷却装置(10)具有设有多个散热片(120)并使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流路(102),在所述冷却液的流通方向上,所述散热片(120)在与构成开关组件(98)的芯片(91、92)的至少中央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切口部(118),通过该切口部(118)而在冷却液流路(102)中形成腔室(122)。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804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80000066.8
申请日:2009-01-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上友厚
IPC: H02M3/155 , B60L3/00 , B60L11/18 , H01L23/473 ,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B60K2001/005 , B60L2240/525 , B60W10/26 , B60W10/28 , F28F3/12 , H01L2924/0002 , H01M2250/20 , H02M7/003 , H05K7/20927 , Y02T90/32 , Y02T90/3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及车辆用DC/DC转换器的冷却方法。作为电动车辆的一例的燃料电池车辆(20)具备:DC/DC转换器(36),其连接在蓄电装置(24)和燃料电池(22)之间,将在所述蓄电装置(24)产生的电压进行转换,并施加于电动机(26)侧,并且将由电动机(26)的再生动作产生的再生电压或燃料电池(22)的发电电压进行转换,并施加于蓄电装置(24)侧;冷却装置(10),其具有使冷却液流通并在局部形成折回部(104)的冷却液流路(102),对所述DC/DC转换器(36)进行冷却。冷却装置(10)形成为:利用折回部(104)的上游侧的冷却液对上支路元件(81u~81w)进行冷却,并且利用折回部(104)的下游侧的冷却液对下支路元件(82u~82w)进行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