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9950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152777.3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珩磨方法以及具有C形横截面的内凸轮。该珩磨方法能够对形成有不连续部分的弓形形状的周向内表面进行高精度研磨。内凸轮具有基本C形横截面,通过所述珩磨方法对其周向内表面进行高精度研磨。该珩磨方法包括固定步骤和研磨步骤。将多个内凸轮(10)堆叠,并且对其弓形形状的周向内表面进行研磨,其中在内凸轮的周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开口。在固定步骤中,将所述多个内凸轮(10)的相对位置固定成使得作用于布置在堆叠方向上的两个端侧的内凸轮(10)的合力与作用于布置在堆叠方向上的中央侧的内凸轮(10)的合力在所述堆叠方向的中心位置处互相彼此相反。
-
公开(公告)号:CN10802679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6459.0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凸轮轴,其能够抑制部件数目、加工部位的增加,防止对作为外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供内凸轮旋转的滑动面带来损伤,防止最终组装后的凸轮轴整体发生变形。凸轮轴(1)的特征在于,内凸轮(40)从外轴(10)的径向被安装,并被销(51)固定在内轴(30)上,销(51)在内凸轮(40)的凸轮面上从外轴(10)的径向被插入到内凸轮(40)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20256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155871.4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B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廓形评估方法和复合廓形测量装置。复合廓形评估方法包括调整步骤和复合廓形检测步骤。在调整步骤中,调整固定凸轮(12)和可动凸轮(14)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复合廓形检测步骤中,在接触固定凸轮(12)的凸轮表面时沿着固定凸轮(12)的直径方向移位的第一接触元件(110)以及与第一接触元件(110)一体地移位并且在接触可动凸轮(14)的凸轮表面时沿着可动凸轮(14)的直径方向移位的第二接触元件(112)中的至少任一者与固定凸轮(12)或可动凸轮(14)的凸轮表面接触。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使固定凸轮(12)和可动凸轮(14)旋转以及检测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110,112)的位移量而获得复合廓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202564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155871.4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B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廓形评估方法和复合廓形测量装置。复合廓形评估方法包括调整步骤和复合廓形检测步骤。在调整步骤中,调整固定凸轮(12)和可动凸轮(14)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复合廓形检测步骤中,在接触固定凸轮(12)的凸轮表面时沿着固定凸轮(12)的直径方向移位的第一接触元件(110)以及与第一接触元件(110)一体地移位并且在接触可动凸轮(14)的凸轮表面时沿着可动凸轮(14)的直径方向移位的第二接触元件(112)中的至少任一者与固定凸轮(12)或可动凸轮(14)的凸轮表面接触。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使固定凸轮(12)和可动凸轮(14)旋转以及检测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110,112)的位移量而获得复合廓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369087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080015367.0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D3/00 , B24D5/14 , B24D7/14 , B24D18/0018 , C09G1/02
Abstract: 通过将对置的面彼此平行的多面体形状的磨粒附着于母材来制造磨具的磨具制造装置具备:根据由所述对置的面和面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磨粒的大小来对磨粒分级的磨粒分级装置;以及将通过该磨粒分级装置分级过的磨粒附着于所述母材的附着装置。所述附着装置具有:模板,其相对于所述母材的上方移动自如地进行配置,并且设有供所述分级后的磨粒穿过的引导孔;振动发生器,其与所述模板相连或者与所述母材相连并对穿过所述模板的磨粒施加振动;以及电沉积槽,其用于将穿过所述模板的磨粒电沉积于所述母材。
-
公开(公告)号:CN107201922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0159507.5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47 , F01L1/042 , F01L1/053 , F01L1/34 , F01L2001/0471 , F01L2001/0473 , F01L2001/0476 , F01L2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凸轮轴及其制造方法。凸轮轴(10)装配有内轴(18),内轴(18)能旋转地布置在圆柱形外轴(16)内。另外,在内轴(18)中,多个销孔(22)沿着内轴(18)的直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内轴(18)的轴向方向间隔地设置。相邻的销孔(22)的延伸方向以通过将360度除以气缸的数量而得到的角度布置。销(20)中的每个设置有小直径部分(37)和大直径部分(30),内轴(18)和内凸轮(14)在销(28)的大直径部分(30)穿过内凸轮(14)的插入孔(38)和外轴(16)的凹口(20)被压配合到销孔(22)中的状态下被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20192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159507.5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47 , F01L1/042 , F01L1/053 , F01L1/34 , F01L2001/0471 , F01L2001/0473 , F01L2001/0476 , F01L2103/00 , F01L1/34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凸轮轴及其制造方法。凸轮轴(10)装配有内轴(18),内轴(18)能旋转地布置在圆柱形外轴(16)内。另外,在内轴(18)中,多个销孔(22)沿着内轴(18)的直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内轴(18)的轴向方向间隔地设置。相邻的销孔(22)的延伸方向以通过将360度除以气缸的数量而得到的角度布置。销(20)中的每个设置有小直径部分(37)和大直径部分(30),内轴(18)和内凸轮(14)在销(28)的大直径部分(30)穿过内凸轮(14)的插入孔(38)和外轴(16)的凹口(20)被压配合到销孔(22)中的状态下被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369087A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080015367.0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D3/00 , B24D5/14 , B24D7/14 , B24D18/0018 , C09G1/02
Abstract: 通过将对置的面彼此平行的多面体形状的磨粒附着于母材来制造磨具的磨具制造装置具备:根据由所述对置的面和面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磨粒的大小来对磨粒分级的磨粒分级装置;以及将通过该磨粒分级装置分级过的磨粒附着于所述母材的附着装置。所述附着装置具有:模板,其相对于所述母材的上方移动自如地进行配置,并且设有供所述分级后的磨粒穿过的引导孔;振动发生器,其与所述模板相连或者与所述母材相连并对穿过所述模板的磨粒施加振动;以及电沉积槽,其用于将穿过所述模板的磨粒电沉积于所述母材。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501976.0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89 , H01M50/20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模块,其能够抑制电池模块的重量增加并且实现提高搭载效率。电池模块具有:层叠体,其层叠有多个充电电池;以及侧约束构件,其与层叠体的第一表面对置,沿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设置,第一表面是相对于层叠体的下表面为铅垂方向的面,且是沿层叠方向的面,第一表面与侧约束构件通过接合构件而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026792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680056459.0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凸轮轴,其能够抑制部件数目、加工部位的增加,防止对作为外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供内凸轮旋转的滑动面带来损伤,防止最终组装后的凸轮轴整体发生变形。凸轮轴(1)的特征在于,内凸轮(40)从外轴(10)的径向被安装,并被销(51)固定在内轴(30)上,销(51)在内凸轮(40)的凸轮面上从外轴(10)的径向被插入到内凸轮(40)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