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5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12586.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IPC: G06V20/52 , G06V20/40 , G06V40/40 , G06V10/764 , G06V10/8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开关仪器及活体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图像采集: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捕获工作空间内的设备或活体的图像,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单元及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分析识别:处理后的图像经过深度学习模型分析识别从而判断出该设备或活体的的位置、类别和状态,后续处理,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智能地识别和检测各种设备和环境状态,因而无需人工识别,本发明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进入危险环境的风险,还通过实时监测提高了机房安全性,使铁路系统的设备更加可靠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88882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43613.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场的围界安防无人巡逻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底盘设有惯导和通过第一交换机与第一工控机连接的激光雷达,惯导与第一工控机连接,底盘通过惯导和RTK实时定位;上装系统包括视频采集拼接模块、热感光摄像机、车载驱鸟模块、第二交换机和第一网络高清图传电台,车载驱鸟模块于第二交换机连接;操控端包括PC机、用于显示视频采集拼接模块信息的第一显示器、用于显示热感光摄像机信息的第二显示器以及与第一网络高清图传电台连接的第二网络高清图传电台。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该用于机场的围界安防无人巡逻车的操控端实现了精准定位、室外的自主巡逻和自动巡检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633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689434.0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AGV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GV高精度控制方法,AGV底座安装两个舵轮和两个万向轮,且两个舵轮和两个万向轮分别成对角设置,AGV上安装色带传感器、二维码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色带传感器、所述二维码传感器以及所述舵轮连接,在AGV的工作区域范围内规划AGV的行走路径,并在行走路径上铺设色带,在行走路径上间隔设置条码,在工作位置设置二维码,条码和二维码包含该位置的具体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了色带巡线和地面贴条码、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定位,采用对角舵轮结构AGV,该结构使得车辆能够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进行导航和定位,实时控制系统,增强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092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4369.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通信的防爆移动机器人,包括中央调度系统和AGV控制系统,且中央调度系统和AGV控制系统之间通过光通信模块发送和接收指令来执行任务和反馈状态;中央调度系统与光通信模块之间以及AGV控制系统与光通信模块之间均通过网线连接有千兆交换机,千兆交换机上连接有POE交换机以及POE分离器。本发明双向通信的光通信用于避免环境中无线信号,应用上代替机器人无线通信,在防爆场景中具有较好的优势,光通信环网结构,能够避免单个模块损坏影响其他通信终端,机器人四周设置光通信模块,可以任意方向跟机器人通信,提升使用的灵活性以及使用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921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26676.1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移动底盘和用于安装控制系统的座体,所述座体位于所述移动底盘上方,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移动底盘移动且记录所述移动底盘的坐标;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臂段,所述臂段的至少一端设有转动连接部,相邻两个所述臂段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机械臂的端部设有用于识别外部设备的图像信息的感知模块,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多个所述臂段转动以调整所述感知模块的空间位置,并且所述控制系统能够记录所述机械臂的姿态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45917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0430457.1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车自主导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界安防无人巡逻车自主导航系统,其包括人机接口模块、环境感知模块、定位定向模块、决策规划模块以及跟踪控制模块;其中,环境感知模块采用计算轻量化的建图算法,建图周期短,可以支撑自主导航系统快速运行和无人车高速行驶,满足大范围巡逻作业需求;并且,在无人车车体前端和后端各对称布置环境感知传感器套件,支持无人车在不掉头的条件下就具备前行和倒行双向自主行驶能力;还通过配置单线雷达和多线雷达,消除了环境探测盲区;配置RTK差分基站,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在成本地图上叠加电子围栏,约束在路面范围内进行路径规划,这些措施和方法提高了无人车自主行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0972750.5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IPC: G01S17/931 , G01S17/86 , G06V10/80 , G06T7/194
Abstract: 本公开的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的3D目标检测算法,通过选择YOLOv5模型作为2D目标检测器,在2D图像层进行目标的检测和跟踪,得到目标检测的2D边界框;根据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标定原理构建相机采集的图像数据和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的映射关系,同步相机采集的图像数据和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以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作为输入,采用地面分割算法和点云裁剪技术对点云数据中的背景点云和前景点云进行分割;根据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的映射关系,将分割后的前景点云投影到相机成像平面,以目标的2D边界框内的前景点云作为目标的点云候选区域,通过欧式聚类提取目标的3D边界框,实现目标的3D检测。能够在不依赖引导人员的位置的前提下实现动态场景下的3D目标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12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49354.9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V导航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接收导航任务;实时扫描沿预设路线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航标识,获取导航指令信息;根据所述导航指令信息调整AGV运动状态。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导航方法,AGV导航主控接收到导航任务时,按照任务设定的行进方向行走,并能在行走过程中通过扫描识别到对应条形码标签控制AGV调整行驶速度、运动方向、转向角度、等待时间和/或进站对准等。在进站时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获取的偏差信息精准控制AGV,使AGV对准精度能够达到x、y误差+‑2mm,偏航角误差+‑0.5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972750.5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IPC: G01S17/931 , G01S17/86 , G06V10/80 , G06K9/62 , G06T7/194
Abstract: 本公开的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的3D目标检测算法,通过选择YOLOv5模型作为2D目标检测器,在2D图像层进行目标的检测和跟踪,得到目标检测的2D边界框;根据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标定原理构建相机采集的图像数据和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的映射关系,同步相机采集的图像数据和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以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作为输入,采用地面分割算法和点云裁剪技术对点云数据中的背景点云和前景点云进行分割;根据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的映射关系,将分割后的前景点云投影到相机成像平面,以目标的2D边界框内的前景点云作为目标的点云候选区域,通过欧式聚类提取目标的3D边界框,实现目标的3D检测。能够在不依赖引导人员的位置的前提下实现动态场景下的3D目标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28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43616.8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围界安防无人巡逻车底盘平台,包括底盘本体,其特征在于,底盘本体设有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底盘控制器和配电系统,第一遥控设备通过无线接收器与底盘控制器连接,底盘控制器还连接有车载端计算机;电池管理系统BMS与配电系统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CAN总线或VCU与电机信息交互;制动系统包括设于前轮的前制动器、设于后轮的后制动器和线控制动系统EHB,前制动器为盘式制动器,后制动器为领从蹄鼓式制动器,线控制动系统EHB通过液压管路与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保障无人车巡逻车在户外长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应用于更多的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