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33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689434.0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AGV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GV高精度控制方法,AGV底座安装两个舵轮和两个万向轮,且两个舵轮和两个万向轮分别成对角设置,AGV上安装色带传感器、二维码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色带传感器、所述二维码传感器以及所述舵轮连接,在AGV的工作区域范围内规划AGV的行走路径,并在行走路径上铺设色带,在行走路径上间隔设置条码,在工作位置设置二维码,条码和二维码包含该位置的具体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了色带巡线和地面贴条码、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定位,采用对角舵轮结构AGV,该结构使得车辆能够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进行导航和定位,实时控制系统,增强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53363.3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动消杀机器人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控主机,人体传感器,消毒系统控制盒,电池,继电器板,状态灯,消毒液雾化设备和紫外线灯管,所述主控主机通过线路与人机交互屏幕连接,人机交互屏幕方便工作人员使用进行设置主控主机,所述主控主机包括人机交互消毒终端和机器人运动系统,所述机器人运动系统负责机器人消杀作业时的路线规划行进,所述人机交互消毒终端通过串口与消毒系统控制盒进行通信连接,将人机交互系统屏幕获得的作业信息从人机交互消毒终端传输至消毒系统控制盒。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完成环境消毒杀菌的过程,以及自动实现了避免人畜误伤的管理,实现整个消毒杀菌作业的智能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115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46516.8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主消杀机器人,属于消杀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消杀设备消毒杀菌不彻底且消杀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喷雾装置、消毒灯系统和行驶机构;行驶机构用于实现所述自主消杀机器人的位移;喷雾装置能够喷出雾状消毒液;消毒灯系统用于发射能够消毒杀菌的射线。消毒灯包括固定灯管和活动灯管,实现更大范围的紫外线照射。实现了对不同高度物体的消毒以及多角度同步消杀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97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4416.0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IPC: B05B1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雾化扩散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液体雾化扩散系统,包括导气管道,所述导气管道的排气端连通有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上固定套装有加热件;所述连通管道的排气端连通有扩散装置;所述导气管道的进气端连通有雾化发生装置;所述雾化发生装置连通有液箱;所述连通管道上连通有风扇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风扇A。本发明提出一种液体雾化扩散系统,本发明通过恒温送风管道保证送管道内部温度恒定,减少外界温度的影响,减缓大颗粒液体的产生,保证扩散气体的浓度与扩散距离,另一方面通过二段送风的机制,减少气体在管道拐角处的能量损失,从而增加雾化气体扩散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012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49354.9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V导航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接收导航任务;实时扫描沿预设路线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航标识,获取导航指令信息;根据所述导航指令信息调整AGV运动状态。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导航方法,AGV导航主控接收到导航任务时,按照任务设定的行进方向行走,并能在行走过程中通过扫描识别到对应条形码标签控制AGV调整行驶速度、运动方向、转向角度、等待时间和/或进站对准等。在进站时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获取的偏差信息精准控制AGV,使AGV对准精度能够达到x、y误差+‑2mm,偏航角误差+‑0.5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15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47441.5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消杀方法,属于消杀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消杀设备消毒杀菌不彻底且消杀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自主消杀机器人进行自动消杀工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行驶机构将自主消杀机器人移动至需要进行消毒杀菌的位置;步骤S2:启动喷雾装置和\或消毒灯系统进行消毒;步骤S3:通过升降机构控制所述喷雾装置进行高度调节;通过转动机构将所述消毒灯系统的活动灯管展开;通过直线位移机构调节所述活动灯管的高度,实现更大范围的紫外线照射。本发明实现了对不同高度物体的消毒以及多角度同步消杀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306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2708.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疫情防控消毒机器人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为机器人主体提供自主运动能力的运动系统、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的消毒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及对运动系统和消毒系统实施控制的总控制系统:所述消毒系统由紫外线消毒单元、消毒液雾化消毒单元两部分组成,所述总控制系统由消毒单元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消毒任务控制系统组成,本设备适用于重点疫情防控区域根据用户设定的地点、消毒方式,自主到达消毒,对所在位置进行消毒杀菌作业降低人员感染病毒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893518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20910350.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机器人的运输结构,包括底盘托架和上装固定架;所述上装固定架设于所述底盘托架上;所述底盘托架包括底框、底托架和轮托架。所述上装固定架设于所述底框上;底托架的两端连接所述底框的两端;所述底托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与所述底框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保护机器人的运输结构利用底托架对机器人的底盘托起和支撑,使机器人的轮组悬空,防止运输过程中将机器人的轮组压坏,同时,轮托架对机器人的轮组限位,防止机器人整体发生周向上的转动,以及再利用上装固定架对机器人的上部分定位,从而避免机器人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晃动,运输稳定性好,对运输的机器人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245720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702340.9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圆形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结构,包括圆柱形壳体,壳体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板和外壳,支撑框架上端的材料密度小于下端的材料密度,支撑板四周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支撑框架的固定孔,外壳围绕支撑板设置且与支撑板边缘固定连接,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第一供电底座和第二供电底座,外壳的外侧设有若干紫外灯管。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圆形消毒机器人上端采用材料密度小的支撑框架可有效降低重心,同时碳纤维材质的支撑板既可保证该紫外灯结构拥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又可减少该紫外灯结构的重量。因此该圆形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结构可有效提高消毒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954745U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20667179.6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IPC: G01S17/8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雷达实现高精度定位的机器人导航结构,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一组对角处各设有激光雷达,移动底座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机器人上装结构件的安装座,安装座由若干固定板首尾拼接而成,安装座对应激光雷达处设有倒角,安装座设于激光雷达的识别盲区内。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机器人导航结构通过设于移动底座的一组对角处的2个识别角度为270°的激光雷达即可实现360°检测,通过将机器人上装结构件设计在激光雷达的盲区中,实现对激光雷达检测范围的最大程度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