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93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80056912.1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烧结性优异的曲轴。曲轴具有轴颈部和销部,轴颈部和销部分别具有截面曲线的算术平均高度Pa为0.090μm以下且突出峰部高度Rpk为0.070μm以下的表面形状。在此,截面曲线的算术平均高度Pa为由JIS B0601(2001)定义的值,突出峰部高度Rpk为由JIS B 0671(2002)定义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261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80008400.9
申请日:2017-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钢部件、齿轮部件以及钢部件的制造方法,该钢部件中,表层的C浓度是比原料钢的C浓度高的0.85质量%以上、1.2质量%以下,表层的残留奥氏体组织的体积率大于0%且小于10%,并且表层的剩余部分是马氏体组织,表层的晶界碳化物的面积率小于2%,在比表层靠内侧的层,比表层靠内侧的层的残留奥氏体组织的体积率大于表层,并且剩余部分是马氏体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0650812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780088994.9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摩擦材料,其是将混合粉末在800℃以上加压烧结而形成的,所述混合粉末以质量%计含有Cu和/或Cu合金:40.0~80.0%、Ni:0%以上且低于5.0%、Sn:0~10.0%、Zn:0~10.0%、VC:0.5~5.0%、Fe和/或Fe合金:2.0~40.0%、润滑材料:5.0~30.0%、以及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氮化物:1.5~30.0%,剩余部分由杂质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06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22286.X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稳定地制造先共析渗碳体的生成得到抑制的铁路车轮。将以质量%计C为0.80~1.15%的中间品加热至Acm相变点以上后,以中间品在800~500℃下的冷却速度(℃/秒)满足下述条件的方式进行冷却。除踏面和轮缘表面以外的表面:由式(1)定义的Fn1以下,冷却速度最慢的区域处的冷却速度:由式(2)定义的Fn2以上,以及,踏面和轮缘表面:Fn2以上。Fn1=-5.0+exp(5.651-1.427×C-1.280×Si-0.7723×Mn-1.815×Cr-1.519×Al-7.798×V)…(1)Fn2=0.515+exp(-24.816+24.121×C+1.210×Si+0.529×Mn+2.458×Cr-15.116×Al-5.116×V)…(2)。
-
公开(公告)号:CN102770569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80011200.1
申请日:2011-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22 , C21D1/06 , C21D1/10 , C21D1/18 , C21D9/28 , C21D9/30 , C21D9/32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2C38/18 , C23C8/80 , F16H55/06 , Y02P10/253
Abstract: 一种齿轮,其所用原料钢的化学成分(质量%)是:C为0.1~0.40%,Si为0.35~3.0%,Mn为0.1~3.0%,Cr为低于0.2%,Mo为0.1%以下,P为0.03%以下,S为0.15%以下,Al为0.05%以下,N为0.03%以下,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一种齿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渗碳工序,该工序在低氧浓度下在表层形成渗碳层;冷却工序,该工序在渗碳工序后以不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慢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直至组织转变结束的温度以下;以及淬火工序,该工序在冷却工序后通过高密度能量加热进行加热,使芯部不发生奥氏体化,而使比芯部浅的区域和齿部发生奥氏体化,并从这种状态进行急冷。由此,将齿部和齿根部的表层部形成渗碳层,将齿部的剩余部分以及圆板部中渗碳层的下面的部分形成淬火硬化层,并将圆板部中比淬火硬化层深的区域形成非淬火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023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16607.3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60 , C21D1/18 , C21D1/42 , C21D9/30 , C21D9/32 , C21D9/40 , C21D2211/004 , C21D2211/009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18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34 , C22C38/38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淬火用钢,其以质量%计,含有C:超过0.75%且在1.20%以下,Si:0.002~3.00%,Mn:0.20~2.00%,S:0.002~0.100%,Al:超过0.050%且在3.00%以下;限制P:0.050%以下,N:0.0200%以下,O:0.0030%以下,剩余部分包括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中的Al及N的以质量%计的含量满足Al-(27/14)×N>0.050%。
-
公开(公告)号:CN10274144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80007518.2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01 , C21D1/18 , C21D6/005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8 , C22C38/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淬火用钢材,其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15~0.60%、Si:0.01~1.5%、Mn:0.05~2.5%、P:0.005~0.20%、S:0.001~0.35%、Al:超过0.06且小于等于0.3%及总N:0.006~0.03%,剩余部分包含含有0.0004%以下的B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用JIS G 0561中规定的乔米尼式顶端淬火法测定的距淬火端的距离为5mm的位置处的硬度R和距淬火端的距离为4.763mm的位置处的计算硬度H满足下式(1),H×0.948≤R≤H×1.05式(1)。
-
公开(公告)号:CN102378822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0980158459.1
申请日:2009-10-14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06 , C21D8/0226 , C22C1/002 , C22C1/02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38 , C22C38/46 , C22C38/48 , C23C8/32 , C23C8/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加工性、切削性、渗碳淬火后的疲劳特性优良的表面硬化钢,该表面硬化钢可防止实施冷加工、切削、渗碳淬火的表面硬化钢的粗大晶粒的发生,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将以下元素限制在S:0.001~0.15%、Ti:0.05~0.2%、Al:0.04%以下、N:0.0050%以下,在特定范围含有其它特定成分,进而含有Mg:0.003%以下、Zr:0.01%以下、Ca:0.005%以下中的1种或2种以上,将AlN的析出量限制在0.01%以下,当量圆直径超过20μm、纵横尺寸比超过3的硫化物的密度d(个/mm2)和S含量[S](质量%)满足d≤1700[S]+20。
-
公开(公告)号:CN1900343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105979.4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耐延迟断裂特性优良的抗拉强度为1600MPa级或以上的钢及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所述钢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20~0.60%、Si:0.50%或以下、Mn:大于0.10%但不超过3%、Al:0.005%~0.1%、Mo:大于3.0%但不超过10%,且根据需要含有W:0.01~10%、V:0.05~1%、Ti:0.01~1%、Nb:0.01~1%、Cr:0.10~2%、Ni:0.05~1%、Cu:0.05~0.5%、B:0.0003~0.01%中的1种、2种或更多种,剩余部分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而且,其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上述钢成型为所期望的形状(例如螺栓形状)后进行淬火,然后在500~750℃的温度范围进行回火。
-
公开(公告)号:CN1153490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80023472.7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在制造工序中抑制淬火层生成的铁路车轮。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铁路车轮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0.80~1.15%、Si:1.00%以下、Mn:0.10~1.20%、P:0.050%以下、S:0.030%以下、Al:0.005~0.190%、N:0.0200%以下、Nb:0.005~0.050%、Cr:0~0.25%、V:0~0.12%、且余量为Fe和杂质,在铁路车轮的轮辋部的显微组织中,先共析渗碳体的面积率为0.1~1.5%,珠光体面积率为95.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