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39828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780102301.3

    申请日:2007-12-05

    IPC分类号: H01L21/336 H01L29/78

    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能解决三次元半导体的环绕式栅极半导体(SGT)因寄生电容的增加而增大消耗电力并降低动作速度,可实现SGT的高速化及低消耗电力的半导体器件。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具备:第2导电型杂质区域(510),形成在第1导电型半导体衬底(100)的一部分;第1硅柱(810),为任意横断面形状,且形成在第2导电型杂质区域(510)上;第1绝缘体(310),包围第1硅柱(810)表面的一部分;栅极(210),包围该第1绝缘体(310);及第2硅柱(820),含有第2导电型杂质区域(540),且形成在第1硅柱(810)的上部。栅极以第2绝缘体自半导体衬底隔离而配置,并且,栅极以第2绝缘体自第2硅柱隔离而配置。栅极与半导体衬底间的电容比栅极电容还小,且栅极与第2硅柱间的电容比栅极电容还小。

    半导体器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0183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94884.0

    申请日:2010-05-31

    IPC分类号: H01L29/78 H01L29/06 H01L29/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目的在解决属于三次元半导体的SGT因为泄漏电流增加所致消耗电力的增大,而实现SGT的低消耗电力。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导电型第1硅柱、包围该第1导电型第1硅柱的侧面的第1绝缘体及包围该第1绝缘体的栅极;在第1硅柱的下部具备有第2硅柱,在第1硅柱的上部具备有第3硅柱;并且,半导体器件由以下区域所构成:第2导电型高浓度杂质区域,形成在除第2硅柱的与第1硅柱的接触面以外的面;第1导电型杂质区域,由形成于第2硅柱的第2导电型高浓度杂质区域所包围;第2导电型高浓度杂质区域,形成在除第3硅柱的与第1硅柱的接触面以外的面;以及第1导电型杂质区域,由形成于第3硅柱的第2导电型高浓度杂质区域所包围;而第2硅柱与第3硅柱的第1导电型杂质区域较从第2硅柱与第3硅柱的底部延伸的耗尽区区域还大。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6330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80105301.8

    申请日:2009-02-16

    CPC分类号: H01L29/78642 H01L29/42392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环绕栅极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具有用以使源极、漏极、栅极低电阻化的构造,且可得到所期望的栅极长度、源极、漏极形状与柱状半导体的直径。该制造方法包含有:形成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步骤;于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下部形成第2导电型半导体层的步骤;于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周围形成假性栅极绝缘膜及假性栅极电极的步骤;于栅极的上部和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上部侧壁隔着栅极绝缘膜而形成第1绝缘膜的步骤;于栅极的侧壁形成第1绝缘膜的步骤;于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上部形成第2导电型半导体层的步骤;在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上部和下部所形成的第2导电型半导体层和在栅极形成金属与半导体的化合物的步骤;及去除假性栅极绝缘膜及假性栅极电极而形成栅极绝缘膜及金属栅极电极的步骤。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633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80105303.7

    申请日:2009-02-16

    CPC分类号: H01L29/78642 H01L29/6678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绕栅极晶体管的制造方法,用以获得源极、漏极、栅极的低电阻化的构造、及所希望的栅极长度、源极、漏极形状与柱状半导体的直径。该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含:形成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步骤;在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下部形成第2导电型半导体层的步骤;在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周围形成栅极绝缘膜与栅极电极的步骤;在栅极上部且在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上部的侧壁形成绝缘膜的步骤;在栅极侧壁形成绝缘膜的步骤;在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上部形成第2导电型半导体层的步骤;及在形成于柱状第1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上部与下部的第2导电型半导体层与栅极,形成金属与半导体的化合物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