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海洋真菌大规模生产penicilone类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15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48387.3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海洋真菌大规模生产penicilone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HK1-6制备penicilones A-D,每升发酵液中可分离得到几十毫克penicilone A、B,而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利于工业化大生产,利用100L的发酵罐生产,产量可达克级以上,有效地解决了penicilones A-D的来源问题,有利于penicilones类药物的开发。

    一种利用化学表观遗传修饰提高海洋真菌中azaphilone类化合物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402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148388.8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陈敏 沈南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化学表观遗传修饰提高海洋真菌中azaphilone类化合物产量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真菌种子液;(2)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的配制;(3)将步骤(2)配制的表观遗传修饰剂加入发酵培养基中,使得发酵培养基中表观遗传修饰剂的最终浓度为0.1μM-50mM,将步骤(1)中配制的真菌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于15-25℃,静置培养25-35天,得发酵物;(4)将步骤(3)得到的发酵物中的发酵液和菌体分离,发酵液用乙酸乙酯提取,菌体用甲醇提取,合并提取液、蒸除溶剂得发酵提取物。

    青霉酸晶型I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83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0148389.2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陈敏 沈南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霉酸晶型I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青霉酸晶型I,使用Cu/Kα辐射,以2θ衍射角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在13.8±0.2、14.6±0.2、15.2±0.2、16.8±0.2、20.8±0.2、22.6±0.2、24.1±0.2、27.8±0.2、29.0±0.2处有特征峰。本发明青霉酸晶型I的稳定性及抗MRSA活性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青霉酸固体都有显著的增强。

    海洋真菌HK1-6中azaphilones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抗MRSA药物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0187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17393.6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真菌HK1‑6中azaphilones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抗MRSA药物的应用,具体涉及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HK1‑6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1‑4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化合物1‑4对MRSA(如S.aureus ATCC43300和S.aureus ATCC33591)以及VER(如E.faecalis ATCC51299)均显示出很强的抗菌活性,MIC≤12.5μg/mL,尤其是化合物2对E.faecalis ATCC51299的MIC比阳性药万古霉素强一倍,显示出了将其开发作为抗耐药菌药物、药物先导化合物以及候选药物的良好前景。

    一种具有提高菌红素产量的嗜盐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17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65088.2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提高菌红素产量的嗜盐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包括PCR扩增基因;酶切PCR产物和表达载体;连接酶切后的PCR产物和表达载体;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嗜盐古菌感受态细胞中,验证并选择转化成功的重组嗜盐菌进行诱导和培养,使其合成菌红素。本发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一株表达番茄红素合成酶的嗜盐基因工程菌,与初始菌株相比所构建的嗜盐基因工程菌能够提高菌红素的产量,并且加入色氨酸诱导时所构建的嗜盐基因工程菌合成菌红素的产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本发明所构建的嗜盐基因工程菌能够明显地提升菌红素的合成量,从而为推动菌红素产业化的应用提供重要的菌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