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包能量的智能非充气轮胎损伤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97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79762.X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小波包能量的智能非充气轮胎损伤诊断方法及系统。获取健康状态以及不同局部损伤状态下的智能非充气轮胎振动信号;采用小波信号消噪方法处理原始振动信号,根据信号的特性和需要突出的特征,选择适当的小波基函数、将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分解,求取各个节点的小波系数;计算各节点能量以及总能量并求得每个节点的能量占比;建立小波包总能量变化率WER,比较RES值,判定智能非充气轮胎的损伤程度。本发明不仅提升了智能非充气轮胎损伤识别的精度和效率,还为智能驾驶领域的非充气轮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种增强疲劳寿命的非充气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14771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82849.9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增强疲劳寿命的非充气轮胎,沿径向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胎冠、支撑体和固定内环;所述支撑体由圆周阵列的多层若干S型支撑单元组成;所述S型支撑单元的上下弯部和左右端部四处各分布一个连接凸点;每两个S型支撑单元通过连接凸点呈镜像对称连接。采用本案提供的具有增强疲劳寿命的非充气轮胎,其中支撑体结构代替了传统的充气轮胎支撑面结构,不仅仅支撑效果显著,同时也得到了减轻疲劳的效果,增强轮胎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汽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因素;轮胎的外胎受到破坏时,不会影响内胎的运动,通过这种层层叠加的形式构造的表面结构使支撑能力达到了要求,制造也更加简单方便,安全性能也较为稳定。

    一种装备新型柔性负重轮的履带车辆平顺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7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43607.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装备新型柔性负重轮的履带车辆平顺性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具有不同结构和材料的柔性负重轮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S2、仿真分析不同有限元模型的静载工况;S3、拟合得到有限元模型的刚度曲线,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S4、建立履带车辆半车动力学模型和随机路面模型;S5、联合柔性负重轮数学模型、履带车辆半车动力学模型和随机路面模型,预测装备柔性负重轮的履带车辆在随机路面的行使平顺性,若满足平顺性要求输出结果,若不满足则返回S1。本发明结合有限元技术与动力学方法解决了装备新型柔性负重轮的履带车辆平顺性预测问题,为柔性负重轮结构参数化设计提供指导,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缩短了研究周期。

    一种基于四切向反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14851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74057.7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切向反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轮胎,包括胎冠和支撑件,胎冠固定设置在支撑体外周,支撑体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支撑单元和若干个第二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呈镜像,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呈空心圆筒状的第一支撑筒和四根第一支撑条,四根第一支撑条均布在第一支撑筒外周并与第一支撑筒相切,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呈空心圆筒状的第二支撑筒和四根第二支撑条,四根第二支撑条均布在第二支撑筒外周并与第二支撑筒相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便、生产效率高的基于四切向反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轮胎。

    基于改进时间序列模型的非充气轮胎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56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27566.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时间序列模型的非充气轮胎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非充气轮胎技术领域,包括测量智能非充气轮胎在不同局部损伤下的径向加速度信号,将样本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样本建立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根据AR项的一阶系数建立损伤敏感因子,基于损伤敏感因子识别智能非充气轮胎健康状态。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改进时间序列模型的非充气轮胎健康监测方法通过改进的时间序列模型,在非充气轮胎性能退化的初期阶段及时发现异常或对健康状态进行监测,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对比传统方法更准确可靠,本发明方法为本发明在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种具有仿方竹支撑结构的非充气车轮及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69667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935567.8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仿方竹支撑结构的非充气车轮及加工工艺,其车轮从外到内包括:仿方竹支撑体结构、轮毂。进一步的,所述仿方竹支撑体结构沿轮胎径向依次分为胎冠、仿方竹支撑体结构以及胎内圈。本发明设计了″S″形仿方竹结构的方形圆角加肋的薄壁支撑结构,这种结构的支撑体可以起到较好的减振吸能的作用且本身结构稳定在车辆较高速行驶时其振动较小,有利于减少噪音。针对一般非充气轮胎散热差的问题,在基于″三明治″结构的剪切带的基础上设计了增强层‑网状剪切层‑增强层的改良结构,以加强散热、减小温升。

    一种非充气轮胎瞬态冲击特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048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10768.5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充气轮胎瞬态冲击特性预测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非充气轮胎三维建模,材料属性识别,网格划分,载荷边界条件设置,模型验证,显示有限元分析等步骤。本发明针对非充气轮胎台架试验测试范围有限、研究周期长、成本高以及分析数据少的缺点,本发明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和显示动力学方法解决了非充气车轮的瞬态冲击特性预测问题,可以得到详尽的应力应变、接地压力分布等试验结果,为非充气车轮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拓展了非充气轮胎试验测试范围、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