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43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08628.5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K14/15 , C12N15/866 , C12N5/20 , C07K16/10 , G01N33/577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竞争活性的抗牛白血病病毒gp51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所述抗牛白血病病毒gp51真核重组蛋白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了真核重组gp51蛋白,该系统表达的重组gp51蛋白能够正确折叠和翻译后修饰,并具有生物活性。利用真核重组gp51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gp5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单抗能够用于建立检测gp51抗体的阻断ELISA,为BLV的诊断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验证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1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40831.X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85 , C12N5/10 , A61K38/17 , A61P15/14 , A61P31/04 , A61P37/08 , A23L3/3526 , A23B4/10 , A23B4/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物反应器合成的奶牛抗菌多肽:包括奶牛气管抗菌肽、奶牛β‑乳球蛋白肽和EGFP绿色荧光标签融合蛋白,以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制备抗菌肽,可以显著提高所制备的抗菌肽活性;所述的奶牛气管抗菌肽可极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细胞的损伤,细胞凋亡率下降81.9%,可有效治疗细菌诱导的小鼠乳腺炎;以所述抗菌多肽主要活性成分的保鲜剂,用于食品的保鲜,可以延长低温食品的保质期一倍以上;所述抗菌多肽含有特定的β‑乳球蛋白肽,其可诱导对乳蛋白的口服免疫耐受,能够减轻尤其是消除牛乳蛋白过敏症的急性症状。
-
公开(公告)号:CN11199033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736939.X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51 ,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乳房炎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采用微量进样器向小鼠乳腺组织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的方式进行小鼠乳房炎模型的构建。本发明利用从患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奶样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的小鼠乳房炎模型,可广泛应用于金黄色葡萄菌诱发的奶牛乳房炎预防与治疗等研究,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病因,病理机制、免疫机制、药代动力学以及临床防治提供试验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2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1300489.0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7 , C12Q1/6883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奶牛乳腺炎相关的lncRNA及其应用。发明利用去除核糖体RNA技术,分析比较荷斯坦奶牛正常乳腺组织和炎症型乳腺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差异,鉴定筛选出与奶牛乳腺炎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lncRNA BMNCR。上述lncRNA BMNCR在炎症型乳腺组织中被诱导表达,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炎症反应,参与奶牛乳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自体保护机制。因此,该lncRNA BMNCR的发现有助于理解奶牛乳腺炎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理,为开发奶牛乳腺炎靶向药物和开展抗性选育奠定实验基础,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24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34377.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1/18 , C12N11/16 , C12N9/42 , C12N9/24 , C07K19/00 , C12N15/81 , C12P19/14 , C12P19/00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活性提高的纤维小体及其组装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大肠杆菌分别异源表达含对接模块的木聚糖酶AExynM‑Doc1以及含对接模块的葡聚糖酶EG1‑Doc2;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粘连蛋白Coh1‑Coh2,获得重组酵母EBY100/Coh1‑Coh2;将重组蛋白AExynM‑Doc1、EG1‑Doc2与重组酵母EBY100/Coh1‑Coh2混合,通过AExynM‑Doc1、EG1‑Doc2分别与Coh1、Coh2的结合,完成纤维小体的体外组装。本发明将具高催化活性的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结合在纤维小体的脚手架蛋白中,大大提升了两种酶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降解木质纤维素。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610747187.0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鲁氏不动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和方法。该引物核苷酸序列分别为:TTATTTGATCAGGCGCAAAG和CGTTTCTTGCCATCCCATTTA;该检测方法包括:1)提取待测样品DNA;2)以该DNA为模板,使用上述引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扩增鲁氏不动杆菌,且在55℃退火阶段收集荧光值Ct样品值;3)根据模式细菌浓度为×102、×103、×104、×105、×106、×107时对应的Ct标准值,建立鲁氏不动杆菌的细菌数lg标准与Ct标准值的标准曲线,并根据Ct样品值,在标准曲线上确定样品中的鲁氏不动杆菌的数量。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检测限可达到×102cfu/mL,检测方法快速准确、耗时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9792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36926.2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89 , C12N15/113 , A01K67/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小鼠乳腺组织miRNA过表达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将miRNA外源性试剂—bta-16b-agomiR采用微量进样器经乳腺组织注射,注射后48h处死小鼠,取乳腺组织使用氯仿抽提RNA,再反转录成cDNA后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ta-16b-agomiR过表达效果、PGLYRP1与PTX3的mRNA表达水平;取乳腺组织进行HE染色与PGLYRP1、PTX3免疫组化试验。本发明方法可广泛应用于miRNA在小鼠乳腺组织中过表达以及miRNA在活体组织中的相关研究,为乳房炎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免疫机制等试验提供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5853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40738.9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兽用药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奶牛乳腺炎抗菌药剂,包括分析纯的茶树油,所述茶树油采用DMSO作为助溶剂,所述茶树油的浓度为0.0006%。本发明所述的奶牛乳腺炎抗菌药剂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等优点,对于常见的奶牛乳腺炎致病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128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59202.5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猪肉保鲜剂,由竹醋液、壳聚糖、茶多酚复配制得,具体过程为用蒸馏水配制复合保鲜剂,其中竹醋液终浓度为1~2%(V/V);壳聚糖终浓度为0.6~1.2g/100mL,所述壳聚糖需溶解在0.3~0.8%乙酸溶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0.6~1.2g/100mL。本发明确定了竹醋液-壳聚糖-茶多酚复配液应用于冷却猪肉保鲜的最佳配方,可使冷却猪肉货架期由原来6d延长至16d以上,此可见该保鲜剂成功地延长了冷却猪肉的货架期。对保障冷却猪肉的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368941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770238.7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58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奶牛生产寿命进行辅助选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样品中提取DNA;2)以提取的DNA为样本,使用用于奶牛生产寿命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3)检测步骤2)中的PCR产物的序列,根据CXCR1基因第816位点的SNP突变,判定其样品的基因型为AA,AC或者CC型。本发明首次披露了CXCR1‑816的SNP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在对奶牛生产寿命进行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计分子标记引物时使用的CXCR1基因与奶牛生产性能、免疫和疾病等性状密切相关,其SNP突变标记点与奶牛生产寿命显著相关,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因而可以有效地针对奶牛生产寿命对种牛进行辅助选择,以提高后代奶牛的生产寿命,并间接地提高产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