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枪系统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72279Y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20114750.6

    申请日:2009-03-05

    Inventor: 周芳 肖长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因枪系统,包括基因枪和子弹制备仪,子弹制备仪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一端的控制箱和设置在控制箱内第一步进电机,控制箱内设置有第一夹头,第一步进电机可使第一夹头旋转,机架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步进电机同步转动的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二夹头,第二步进电机可使第二夹头旋转,第二夹头与第一夹头相互对应,其优点是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一步进电机同步工作,即可使子弹管旋转,达到药物均匀的目的,省去了传统制备仪使用的传动管,人工可直接观测装有药物的子弹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状态。

    一种台式气体基因枪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469017Y

    公开(公告)日:2002-01-02

    申请号:CN01210881.2

    申请日:2001-02-27

    Applicant: 周芳

    Inventor: 周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35/00

    Abstract: 一种台式气体基因枪,包括外壳及位于其内的压缩气体进气管(23)、发射腔(2)、轰击腔(4);发射腔(2)内设置有储气仓(22),其内腔与进气管(23)相连通,底部则由可破裂膜(26)封住,发射腔的底盘(29)中央开孔与储气仓(22)的内腔相对,轰击腔(4)位于发射腔(2)之下,其腔内设置有一可承放样品皿的样品架(4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腔底盘(29)中心孔内设置有一弹性弹膜(30),弹膜(30)的下方则设置有一网状挡垫(31)。本实用新型消除了使涂布在弹膜上的DNA微粒发散的因素,工作噪音也大大降低,而且DNA微粒涂布也相对容易。

    一种高压气体基因枪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401562Y

    公开(公告)日:2000-10-18

    申请号:CN99252078.9

    申请日:1999-12-11

    Applicant: 周芳

    Inventor: 周芳

    Abstract: 一种高压气体基因枪,包括外壳及位于其内的压缩气体进气管(2)、发射腔、轰击腔,发射腔内自上至下包括有储气仓(3)、可破裂膜(7)、弹头座(6)、弹头(8)以及弹头挡块(11),当储气仓(3)的内腔充气至可破裂膜7的爆破压力时,可破裂膜7破裂,产生一个气体冲击波,将弹头(8)加速推向弹头挡块(11)并被其挡住,此时涂在弹头(8)表面上的微粒24即通过弹头挡块(11)中心孔高速飞行并射入样品中,从而完成基因导入试验。本实用新型不会产生杂质、稳定性好、效率高,而且DNA子弹能有较高的初速度。

    一种用于修复疤痕的成纤细胞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10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48395.3

    申请日:2024-12-02

    Inventor: 杨晓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疤痕的成纤细胞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取成纤细胞在完全培养基中进行适应培养24‑30小时;S2在经过适应培养完成后,更换新培养基,采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融合度80%,再采用0.25%胰酶消化处理,经过离心,收集上清液,对上清液进行超速离心提取得到成纤细胞外泌体初品;S3对成纤细胞外泌体初品进行转染处理,得到用于修复疤痕的成纤细胞外泌体;本发明制备的成纤外泌体还能通过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因子表达,来影响表皮和真皮细胞的运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为了促进皮肤的无瘢痕愈合,从而在源头上降低了疤痕的产生。

    一类超支化聚(β-氨基酯)、制备方法、复合物纳米粒子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09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8404.1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类超支化聚(β‑氨基酯)、制备方法、复合物纳米粒子及应用。本发明采用全新的A2+B3迈克尔加成策略合成出一类高性能多反应位点的超支化聚(β‑氨基酯),其与DNA或mRNA形成复合物纳米粒子,在宫颈细胞(HeLa)、人胚肾细胞(293T)、非洲绿猴SV40转化的肾细胞(COS‑7)、肾细胞(Vero)、软骨细胞(SW1353)中能安全高效介导DNA或mRNA递送。相比于主流的商业化转染试剂,该类超支化聚合物单体来源广泛、合成简单、价格便宜、转染性能优异,在DNA或mRNA药物递送方面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潜力。

    一种交联型异嗜性抗体阻断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2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18046.X

    申请日:2024-11-13

    Inventor: 李永刚 朱翠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联型异嗜性抗体阻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质粒转染CHO细胞,制备重组IgG单体进行纯化;S2、二(磺基琥珀酰亚胺)辛二酸酯(BS3)交联剂交联制备交联型异嗜性抗体阻断剂。本发明的方法制备重组IgG单体,可稳定重复生产,批间差小,可满足生产的大量需求,且重组的IgG单体稳定性高,可大大提高交联产品的稳定性。BS3交联的IgG多聚体,外观无色透明,可避免后续免疫检测中的颜色干扰。另外,该交联型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具备良好的阻断异噬性抗体干扰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