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215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45628.3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6 , B60G17/018 , B60G17/019 , B60G17/06
Abstract: 一种通过电阻调节的高频响底盘防侧翻控制系统以及防侧翻控制方法,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系统由减震器、主控单元、传感器和可调负载电阻连接组成,系统科学,控制逻辑清晰,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和电机的配合,通过改变可调电阻数值,分别获得更好的通过性和乘坐舒适性,采用悬架系统减振器通过半主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改变可调电阻数值,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汽车不侧翻,适用于各种附着条件路面,尤其对于附着条件较差的路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29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52036.4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响应的电磁减振器输出力计算方法,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电磁减振器的动力学等效模型、确定动力学等效模型中的等效参数、对动力学等效模型进行求解计算,计算方法科学合理,相较于之前的电磁减振器输出力分析方法,本发明能够明确在动态响应下电磁减振器输出力变化规律,从而更为准确的分析该类电磁减振器的输出力形成大小与变化规律,并更为准确的分析电磁减振器阻尼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569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96750.1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机械整流装置的电磁减振器阻尼力计算方法,包括机械整流装置内部运动部件惯性力计算;单向旋转离合器内主动件的运动速度计算;机械整流装置之后运动部件的等效惯性参数计算;电机形成的电磁阻尼力计算;机械整流装置从动件虚速度计算;机械整流装置啮合状态以及从动件转速判断;电磁减振器的输出力计算;使用本发明可以明确电磁减振器的输出力大小及其变化规律,根据计算出的输出力可以更为准确的分析电磁减振器的工作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016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2058.7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非对称阻尼特性电磁减振器及非对称特性设计方法,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减振器由齿轮齿条机构、联轴器、齿轮箱、电机、负载电路和机箱组成;结构新颖,通过含有双超越离合器和四齿轮的齿轮齿条机构,实现齿条双向运动,输出轴单向旋转;通过两个齿轮传动比不等于1的啮合传动,实现了齿条双向等速度运动输入时,输出轴单向旋转转速变化的运动特点,实现了电磁减振器的非对称阻尼特性以及发电特性,明确了电磁减振器感应电动势的非对称系数、电磁阻尼力的非对称系数以及等效阻尼系数的非对称系数与结构传动参数的量化关系,根据该量化关系以及设计目标中的电磁阻尼力非对称系数或感应电动势非对称系数,可迅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磁减振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05997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0459930.3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60G17/016 , B60G17/0165 , B60G17/018 , B60G17/01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前后桥协同作用的悬架系统,包括两个前悬减振器、两个后悬减振器和用于检测车辆行驶速度的车速传感器,对悬架的振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辆向前行驶时,若车辆行驶速度Vt超过V1或汽车行驶速度低于V1且车身振动较小时,能量回收减振端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否则转至下个步骤;当车辆行驶速度V0
-
公开(公告)号:CN1129016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072058.7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非对称阻尼特性电磁减振器及非对称特性设计方法,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减振器由齿轮齿条机构、联轴器、齿轮箱、电机、负载电路和机箱组成;结构新颖,通过含有双超越离合器和四齿轮的齿轮齿条机构,实现齿条双向运动,输出轴单向旋转;通过两个齿轮传动比不等于1的啮合传动,实现了齿条双向等速度运动输入时,输出轴单向旋转转速变化的运动特点,实现了电磁减振器的非对称阻尼特性以及发电特性,明确了电磁减振器感应电动势的非对称系数、电磁阻尼力的非对称系数以及等效阻尼系数的非对称系数与结构传动参数的量化关系,根据该量化关系以及设计目标中的电磁阻尼力非对称系数或感应电动势非对称系数,可迅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磁减振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656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896750.1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机械整流装置的电磁减振器阻尼力计算方法,包括机械整流装置内部运动部件惯性力计算;单向旋转离合器内主动件的运动速度计算;机械整流装置之后运动部件的等效惯性参数计算;电机形成的电磁阻尼力计算;机械整流装置从动件虚速度计算;机械整流装置啮合状态以及从动件转速判断;电磁减振器的输出力计算;使用本发明可以明确电磁减振器的输出力大小及其变化规律,根据计算出的输出力可以更为准确的分析电磁减振器的工作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2156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045628.3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6 , B60G17/018 , B60G17/019 , B60G17/06
Abstract: 一种通过电阻调节的高频响底盘防侧翻控制系统以及防侧翻控制方法,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系统由减震器、主控单元、传感器和可调负载电阻连接组成,系统科学,控制逻辑清晰,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和电机的配合,通过改变可调电阻数值,分别获得更好的通过性和乘坐舒适性,采用悬架系统减振器通过半主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改变可调电阻数值,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汽车不侧翻,适用于各种附着条件路面,尤其对于附着条件较差的路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05997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59930.3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60G17/016 , B60G17/0165 , B60G17/018 , B60G17/01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前后桥协同作用的悬架系统,包括两个前悬减振器、两个后悬减振器和用于检测车辆行驶速度的车速传感器,对悬架的振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辆向前行驶时,若车辆行驶速度Vt超过V1或汽车行驶速度低于V1且车身振动较小时,能量回收减振端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否则转至下个步骤;当车辆行驶速度V0
-
公开(公告)号:CN214564447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550001.9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可升降式独立悬架,包括悬架本体,悬架本体上连接有两组升降连接组件,升降连接组件包括中间板和支撑底座,中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支撑底座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固定板在前后方向上相对连接支架设置,固定板和连接支架之间铰接有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支架在前后方向上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的上部铰接有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上连接有向上倾斜伸出且可做往复直线移动的伸缩杆,伸缩杆向上伸出的一端铰接在悬架本体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更加实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