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换向系统的换向方法和高压直流输电换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24404.X

    申请日:2025-01-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向系统的换向方法和高压直流输电换向系统。上述换向方法包括:检测换向模块的输出电流,以及获取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流;根据输出电流和参考电流调节换向模块的输出电流,以使换向模块从第二方向进行电流换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任一个换向模块的输出电流和第一方向对应的参考电流反馈调节该换向模块的输出电流,从而可以通过对换向模块的输出电流进行电流换向的方式来实现潮流反转,故本申请实施例无需通过反转直流电压极性的方式来实现功率反转,能够简化采用换向模块进行潮流反转控制的控制方式。

    一种大电流过流插拔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364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8330.2

    申请日:2021-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电流过流插拔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包括筒状的第一本体,以及固定于第一本体的内部的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包括设有导电插槽的导电插接件,以及沿导电插槽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导电弹片;第二连接器,其包括筒状的第二本体,以及固定于第二本体的内部的第二端子;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插接连接时,第二端子插设于导电插槽的内部,第二端子的外壁与导电弹片相抵。该大电流过流插拔电连接器,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对插连接的过程中,第二端子能够依次撑开若干导电弹片,既有效增加了电接触点,又增加了接触面积,可减小接触电阻,提高电流承载能力,适用范围广,连接可靠性高。

    一种低压柔性电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354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8320.9

    申请日:2021-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压柔性电缆,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芯,支撑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布置的电力线芯,电力线芯的外部包有绝缘层,各绝缘层及支撑芯的外部设有填充层;外护套,套设于填充层周部;外护套与填充层之间设有缓冲带,缓冲带与外护套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间隙,第一缓冲间隙内设有热固性树脂;低压柔性电缆工作温度大于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在电缆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热固性树脂处于非固化状态,让电缆本体具有柔性;当电缆处于工作状态时,电缆的工作温度高于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从而让热固性树脂固化,提高电缆整体的刚性。让电缆在前期运输、安装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具有不同物理属性,在不同情况下均能有效保护电缆。

    电网的电流换向系统和电流换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24410.5

    申请日:2025-01-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网的电流换向系统和电流换向方法。所述电流换向系统包括:第一换流站、第二换流站和耦合电路;第一换流站包括第一换向模块和第一外部电源电路;第一换向模块包括至少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开关支路和至少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全桥控制电路;第二换流站包括第二换向模块和第二外部电源电路;第二换向模块包括至少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开关支路和至少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全桥控制电路;第一全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支路在第一方向进行电流导通,以使第一换流站从第二方向进行电流换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第二全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二开关支路在第二方向进行电流导通,以使第二换流站从第一方向进行电流换向。

    一种大电流过流插拔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364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248330.2

    申请日:2021-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电流过流插拔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包括筒状的第一本体,以及固定于第一本体的内部的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包括设有导电插槽的导电插接件,以及沿导电插槽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导电弹片;第二连接器,其包括筒状的第二本体,以及固定于第二本体的内部的第二端子;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插接连接时,第二端子插设于导电插槽的内部,第二端子的外壁与导电弹片相抵。该大电流过流插拔电连接器,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对插连接的过程中,第二端子能够依次撑开若干导电弹片,既有效增加了电接触点,又增加了接触面积,可减小接触电阻,提高电流承载能力,适用范围广,连接可靠性高。

    一种低压柔性电缆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3541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248320.9

    申请日:2021-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压柔性电缆,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芯,支撑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布置的电力线芯,电力线芯的外部包有绝缘层,各绝缘层及支撑芯的外部设有填充层;外护套,套设于填充层周部;外护套与填充层之间设有缓冲带,缓冲带与外护套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间隙,第一缓冲间隙内设有热固性树脂;低压柔性电缆工作温度大于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在电缆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热固性树脂处于非固化状态,让电缆本体具有柔性;当电缆处于工作状态时,电缆的工作温度高于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从而让热固性树脂固化,提高电缆整体的刚性。让电缆在前期运输、安装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具有不同物理属性,在不同情况下均能有效保护电缆。

    一种适应电源车紧凑型方舱通风散热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2313A8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23498.7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电源车紧凑型方舱通风散热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得电源车紧凑型方舱的虚拟数字模型;步骤S2:基于CAD软件建立电源车紧凑型方舱的简化模型;步骤S3:将简化模型导入基于CFD理论的散热仿真软件;步骤S4:针对电源车的额定工况条件,简化和理想化其通风散热的仿真参数;步骤S5:对简化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求解并进行后处理;步骤S6:分析通风散热仿真结果,当散热效果不理想时,返回步骤S1,获得修改后的新模型,并继续步骤S2至步骤S5,直至仿真结果满足要求。通过对虚拟模型的热仿真,可以在电源车开发阶段提前确定合理的通风散热系统,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开发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