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68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09983.8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12N15/60 , C12N9/88 , C12N15/52 , C12N15/76 , C12N1/21 , C12N15/70 , C12P7/02 , C12Q1/02 , C12R1/47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及生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霉菌来源的倍半萜合酶编码基因、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具体的,本发明进行了一种链霉菌来源的负责倍半萜醇合成的新的基因簇(BGC1.29)的功能验证及其中萜合酶SdTS29的功能验证;公开了利用启动子工程修饰其基因簇,构建异源表达工程菌,促进和提高萜类化合物生产中的应用;同时公开了利用E.coli平台验证基因功能,构建生产倍半萜的工程菌。本发明丰富了isodauc‑8‑en‑11‑ol的生物来源,也有助于为同源基因的功能鉴定提供参考。本发明有助于相应萜类化合物高产菌株的构建,也为新颖萜类化合物的组合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元件,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81167.6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12N15/31 , C12N15/55 , C12N1/21 , C07K14/36 , C12N9/78 , C12N15/70 , C12N15/74 , C12P17/16 , C12P17/18 , C12R1/19 , C12R1/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及生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链霉菌来源的调控因子、调控因子互作系统、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调控因子P1‑A32和P24‑A32均具有多效调控功能,在体外均表现与ActⅥ‑ORFA的互作活性,体内均与ActⅥ‑ORFA有重叠的调控靶点,可以形成2组多效调控系统(ActⅥ‑ORFA/P1‑A32、ActⅥ‑ORFA/P24‑A32)。在相应的缺失菌中,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这三个调控因子(ActⅥ‑ORFA、P1‑A32、P24‑A32)都可以调控多个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水平。它们的应用有望为大量生产天然活性产物提供调控元件,在药物的工业应用开发上具有重要价值。
-